我國5.6億農民,大豆、大米卻都要買外國的,成第一糧食進口大國

糧食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說,我們都能明白。作為人口大國和農業大國的中國,糧食在我國佔有重要的地位。

我國5.6億農民,大豆、大米卻都要買外國的,成第一糧食進口大國

中國數億農民比不過美國280萬人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在我國,鄉村人口達到了5.6億,佔全國總人數40%以上,按理說,中國那麼多農民,種出來的糧食完全夠中國人吃。但是很多人會發現,我國的糧食居然需要進口。

而美國從事農業人口只有280萬,佔美國總人口數的2%,但是,美國確確實實是一個糧食出口大國。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為什麼我國是農業大國,甚至耕地面積都佔全世界的7%,這麼多的農業人口為什麼還是比不過美國的280萬農民?

我國5.6億農民,大豆、大米卻都要買外國的,成第一糧食進口大國

我國大豆產量不能自給自足

現在我國的糧食,包括小麥、玉米、水稻、棉花和大豆等都是依靠進口的。很多人覺得,像是小麥、玉米和水稻進口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豆為什麼要進口呢?其實我國使用大豆的頻率是非常高的,比如我們喝的豆漿,用的豆油,吃的各種豆製品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但是作為農業大國中國,對於大豆的使用也是排在第一的。我國每年的都會使用9000萬噸左右的大豆,但是我國每年的量產只有1000萬噸。進口大豆完全是因為我國的產量不夠我們的日常使用。

我國5.6億農民,大豆、大米卻都要買外國的,成第一糧食進口大國

我國大米產量2億噸,國人消費1.8億噸

還有國門現在使用的很多水稻也是進口的。很多人表示,南方人愛吃米,在秦嶺以南,只要家裡有田,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在種植水稻,但是就是這樣,我國每年進口的大米的數量基數也非常大。

根據數據,我國每年進口的大米竟然累計達181.6萬噸,其中近400噸是的“越光米”。我國明明是世界水稻產量第一的國家,且我國每年的大米產量高達2億噸,國內的消耗量在1.8億噸左右,按理說,自給自足是完全夠用的,為何要進口呢?

我國5.6億農民,大豆、大米卻都要買外國的,成第一糧食進口大國

為何要進口日本大米?

有人說那是因為現在我國糧食短缺,需要從日本進口大米,來彌補現在國內糧食短缺的現狀。但是很多人對這一說法進行了反駁,進口日本的“越光米”也僅僅是因為“越光米”的品質相對於國內的一些大米品種比較好,很多做高端餐飲的餐廳使用的就是從日本進口過來的“越光米”。

因為國內對於糧食,很多地方都是重視量,卻忽視了品質,所以國內的大米很難建立像日本“越光米”那樣的品牌。

我國5.6億農民,大豆、大米卻都要買外國的,成第一糧食進口大國

美國成糧食出口大國

根據公開的數據來看,現在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是美國,這幾年糧食的出口的總量超過了一億噸,約佔全球糧食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豆和玉米。其次是俄羅斯和烏克蘭。

很多人表示,糧食對一個國家如此重要,那為什麼美國敢這樣大量出口糧食?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之所以敢大量出口糧食,最大的一個原因是美國的人口遠遠要少於我國,糧食戰略儲備也要小的多。在耕種技術方面,美國是絕對領先的,大塊的平原、高效率的機械集成化農業足以保證本國所需,世界上也就只有美國一家敢出口糧食億噸以上了。

我國5.6億農民,大豆、大米卻都要買外國的,成第一糧食進口大國

美國為何賠錢也要把糧食出口到中國?

美國是糧食出口大國,中國是糧食進口大國,這似乎有點超出人們的認知範圍。而且,根據現在的狀態的來看,美國賠錢也要把糧食出口到中國!

其實我們都知道美國的土地資源十分豐富,美國面積是我國東北平原的四倍,種植大量的農作物不在話下。美國正是利用了這點,大面積的種植農作物,但是美國的人口遠沒有中國的人口多,大量的農作物根本消化不了,所以美國不得不選擇將這些農作物都賣出去。

我國5.6億農民,大豆、大米卻都要買外國的,成第一糧食進口大國

還有就是美國的生產力高眾所周知,很多農作物根本是不需要人工去做的,大部分都是用機器代替人工,這樣下來,雖然前期的投入比較大,但是到後面的時候,總體成本就會比較低,因此美國即便是低價出售這些農作物的話,根本就不用猶豫,並且農民們都是有補貼,有了這些補貼,也不怕吃虧,低價出售糧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拿下更大的國際市場,賺取更多的利益,不得不說美國也是將自身的優勢發揮的淋淋盡職啊!

對於中國是全球糧食進口大國,而美國是全球糧食出口大國,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