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新手機,為什麼不保密?

原始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3611.html

OPPO新手機,為什麼不保密?

​就在數小時之前,OPPO發佈了全新的Reno手機。

OPPO新手機,為什麼不保密?

​OPPO Reno外觀

全面屏、高通驍龍855、UFS2.1、4800萬像素三攝、10倍混合光變、HiRes、杜比全景聲、雙頻GPS、銅管液冷散熱、橫向線性馬達等等,曾被各大手機廠商炫耀過的手機技術性名詞,幾乎全部出現在了這臺手機上面。

毫不意外地,這臺已經被OPPO副總裁沈義人一個半月多次文字圖片劇透的新手機(2月24日宣佈有新系列,3月11日開始透露細節,一個半月還是不算MWC展示原型機的情況下),終於出現在了眾人面前。各種細節就跟沈義人和之前網上劇透的一模一樣。

為什麼在這個向來十分看重新品保密的手機圈裡,會出現這麼奇葩的新品發佈方式?OPPO這樣做不是在提前釋放新品給消費者帶來的驚喜嗎?

其實原因也不復雜——消費者對於這些配置信息其實已經“麻木”了,因為這些曾被當做大創新的組成部分,在整個手機行業中已經變得愈發常見。換句話說,已經構不成品牌產品之間的差異度了,說實話,現在還有多少人買手機死盯配置不放?

當然,這並不是說OPPO Reno配置沒亮點。恰恰相反,Reno和Reno十倍變焦版的配置都“可圈可點”:驍龍710、驍龍855的高低搭配、十倍變焦版強大的拍照能力、兩個版本均相當出色的屏幕素質和外觀設計等等。但以上這些都不再是重點,真正重要的是OPPO在發佈會上說了什麼之前沒說的。

最終上臺的任務肯定還是交給了OPPO副總裁沈義人:

“Reno系列是OPPO手機第二個十年的起點之作,擁有全新的產品理念、設計以及溝通方式。我們想借助這個起點,在軟件體驗、硬件創新、互聯網產品以及終端服務等多個環節,去嘗試更多變化,嘗試為全球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

沈義人演講中的一張背景PPT最能概括OPPO本次發佈會的主題——“在變與不變中進化。”

沈義人演講中的一張背景PPT最能概括OPPO本次發佈會的主題——“在變與不變中進化。”

OPPO新手機,為什麼不保密?

不管怎麼說,OPPO好歹是破了手機行業產品發佈的慣例。這一做法只能用想避免大家只把目光聚焦在產品上來解釋,我們倒不妨配合一把,再來看看產品之外的一些東西。

手機行業永不停息

既然要拋開產品細節,其實能聊的東西就多了,首先自然是行業。

雖然看起來這次Reno在正式發佈會之前提前大量信息的做法是OPPO自己決定的,但是背後的確有著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狀況。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全球手機市場的進一步飽和。

OPPO新手機,為什麼不保密?

​根據行業內諮詢機構IHS Markit的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的銷售量裡面,只有Q1、Q3同比增幅為正數,Q2、Q4均為負數,Q4實際下滑比率達到了6%。

這樣的市場變化主要是因為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進步,後來的產品性能、調整、優化越來越好。那些之前沒有用上智能手機,甚至2年甚至3年換一次新手機的用戶已經越來越少,整個手機市場的競爭正在從增量完全切換到存量。

存量市場競爭同時意味著更加殘酷的拼殺,對於廠商來說首要的事情自然是做出差異性,讓消費者能夠在一眾產品中做出選擇。這一個要求看起來似乎不難,但在共用同一個SoC平臺的安卓生態中,實現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這其實是最能考驗OPPO戰略選擇能力的時候。好在OPPO有一個傳統優勢可以堅持,那就是出色的拍照能力,這個OPPO從功能機時代就開始主攻的能力,在全新的Reno上再次得到了提升——10倍混合光變。

OPPO新手機,為什麼不保密?

​OPPO Reno10倍混合光變拍照效果

這一拍照技術的創新之處不僅在於可以拍到更遠的地方,而且可以便攜地用一部手機滿足更廣泛的拍照需求:廣角合照、靜物寫真、長焦打鳥均將不在話下。這也使OPPO成為當前和華為唯二具備高倍變焦技術能力的品牌。資料顯示,OPPO目前在中國、美國、歐洲、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已經為10倍技術佈局了53組共計107件專利。

“美感度是未來領導力的首要部分,在當前時代下所有人都有更多的差異化和更多的不同,而最能夠把萬千差異聚成共識的,就只有美。因為不管什麼時代、不管什麼地區,人類對美的共同追求是完全一致的。”

北大教授陳春花在近期一篇討論未來領導力的文章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不謀而合,OPPO的一個重要的戰略就體現在對視覺審美的高標準追求 ——在OPPO的產品上,美感度被濃縮於完美全面屏和屏幕顯示效果的追求上。比如去年“剪掉劉海”的Find X,真正“完美全面屏”的代表,儘管“全面屏”的概念是iPhone X所創造的。顯然,OPPO在Reno上也沒有放棄對“完美全面屏”的進一步追求,通過應用全新的旋轉伸縮前攝,OPPO將Reno的屏佔比也做到了93.1%。同時,正面和背面玻璃全部保持未開孔,攝像頭部分也難得做到不凸起。

這個時候我們再倒回來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OPPO願意把那麼多硬件參數提前公佈出來了。因為它們真的不再像之前那麼重要。

有趣的是,兩年多以前,OPPO創始人陳明永就曾在《經濟觀察報》發佈了一篇署名文章。文章的核心觀點很簡單——手機行業的未來,將不再是拼配置,而是要以用戶價值為出發點,更好地去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

懂節奏的OPPO

若以2008年作為OPPO進軍手機的時點計算,2019年剛好是OPPO開啟第二個十年征程的開端。在之前十年征程中,OPPO已經交上了一份相當出彩的答卷。其中最亮眼的,莫過於幾次關鍵的戰略選擇。

第一次是把握住了智能手機的關鍵功能需求。2009年,OPPO正式進入手機行業的第二年,智能機浪潮驟然開始興起,大部分消費者還從未接觸過這一新物種。2011年下半年,OPPO的第一款智能機X903發佈。當時的OPPO就直接找出了用戶自拍這一需求,直接在那個前置攝像頭普遍只有30萬像素的年代,將自己的手機提升到了200萬像素,最終銷售效果水到渠成。

第二次是把握住了關鍵的線下渠道佈局建設。到了2013年前後,智能手機市場又進入了激烈的營銷能力比拼中去。在當時互聯網浪潮的影響下,絕大部分智能手機廠商都認為線上市場才是未來,但偏偏OPPO卻堅持了下來,而是認為要保持自己的線下渠道優勢。

第三次則是精確把握住了用戶的核心需求。16年取代iPhone成為單品年銷量冠軍的R9,因為使用聯發科P10平臺在網上招來很多負面評論。但很少有人注意的是,這款手機是最早一批支持微信指紋支付的產品,而對於更多普通消費者來說,這個功能帶來的體驗價值改變,要比處理器配置實在得多。OPPO的快速充電技術-VOOC閃充也有同樣的市場效果。

以上這些踩對了時間節點的關鍵舉措,最終讓OPPO在第一個十年交出了一張矚目的答卷。在第二張十年考卷開始之前,OPPO其實已經開始有所準備。

早在2017年,就有媒體報道OPPO內部的研發工程師已經超過3000名,足足是小米的兩倍。龐大的研發團隊在源源不斷為OPPO創造價值,截止2019年3月,OPPO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35000件,發明專利授權數量超過9,000件。在《2018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TOP10企業榜單》中,OPPO憑藉2345件專利授權躋身第三,也是榜單中唯一一家純手機研發製造商。

但陳明永對於這樣的研發力量仍不滿意,在“2018 OPPO科技展”上,他就公開宣佈OPPO 2019年的研發資金要2018年的40億提升到100億元。而在本次Reno發佈會之後的客戶答謝會上,陳明永又更新了一個小目標——要在逐步把研發團隊擴大到10000人以上,全面提升OPPO的科技實力。

除了終端本身的硬件技術以外,OPPO還積極投身前沿技術預研。5G方面,OPPO不僅參與到標準研究工作,還標準組織3GPP提交了超過2000篇的文檔。而AI方面,OPPO面向5G+萬物互融時代的智能助理Breeno。它不僅打通了OPPO的硬件、軟件和服務平臺,還構建了一套融合全系統能力的技術框架。可以通過感知技術和自然交互模態的融合,最終夠更好地理解⽤戶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全新發布的OPPO Reno中,就已經搭載了智能助理Breeno。

在注重軟硬件實體的同時,OPPO還很重視在文化層面與消費者形成共鳴。

在發佈會上正式發佈Reno之前,沈義人先發布了OPPO的新Logo,作為品牌升級的一個標誌。OPPO也專門發佈了一條名為“OPPO演繹法(OPPOLENCE)”的視頻,通過OPPO和年輕表演者讓視頻裡面簡潔、單調的空間變得富於變化和趣味。這其實體現了OPPO自身的思考——科技美感應該有人,而且充滿活力、趣味和無限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OPPO的新品牌形象中也包含了專屬的新字體-OPPO Sans,成為為數不多擁有專屬品牌字體的中國品牌之一。雖然很多消費者對字體的感知並不直觀,但在品牌視覺上的統一化和標準化,是一個公司成為品牌的關鍵一步。

下個10年,OPPO劍指何方?

最後一個問題是:未來OPPO應該去往何方?

2019年1月18日,OPPO 2019年萬人年會召開,陳明永提出全新發展基調——“擁抱變革”,同時為OPPO設立了三個主要目標:深耕手機業務、佈局IoT、實現軟件工程重大突破。

最前沿軟硬件結合,獨立產品線發佈的OPPO Reno顯然屬於第一項。考慮到今年即將在中國展開的5G商用化,已經用上了驍龍855平臺的Reno在瑞士也推出5G版,這甚至可能成為OPPO未來在5G市場中的主力產品。

除了5G以外,IoT對於OPPO來說肯定也是個機會,但關鍵還是在於怎麼切入,以及如何尋找到那一塊屬於OPPO的蛋糕。最後的軟件就更好理解了,一是手機硬件還在不斷地趨同,二是軟件將最終決定消費者的產品使用體驗。

過去十年,OPPO的確做對了很多選擇;下一個十年,屬於擁有敏銳洞察和有勇氣的廠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