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綿竹醫院實施首例人工肝及血漿置換治療

四川在線消息(曾攀 記者 張漁)2019年4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綿竹醫院重症醫學科、感染科、內三科多科協作,為一肝功能衰竭患者順利實施了人工肝治療技術。

該患者於近期收治入重症醫學科,經檢查其轉氨酶及膽紅素異常升高,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及臨床症狀,考慮患者嚴重肝功能衰竭,病情相當危重。目前,肝功能衰竭患者尚無特效治療措施,患者病死率較高。為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重症醫學科在請相關科室會診並討論後,決定實施新技術——人工肝及血漿置換治療,積極爭取治療時間。

時間刻不容緩,在取得家屬知情同意後,多科室於4月9日上午在ICU病房內成功為患者實施了DPMAS(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持續血液濾過,這也是綿竹醫院實施的首例人工肝及血漿置換治療。

人工肝治療利用血液淨化技術暫時代替肝臟功能,使肝細胞得以恢復再生。近年已廣泛施行於肝衰竭及肝移植前患者。其主要分離出血液中血漿成分後,通過特定的灌流器對血漿中的代謝廢物、毒素及依靠肝臟代謝的物質(如膽紅素等)進行吸附,以達到清除上述物質的效果。針對急性肝衰竭患者,其肝臟已處於“休克”狀態,代謝產物及毒素的堆積,無疑加重了病情。人工肝的支持治療為重症肝炎患者爭分奪秒,贏取生機。

隨著此項技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綿竹醫院器官功能支持水平的提高,將為更多危重症肝病患者帶來生存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