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疑歐派”勢力結盟要“改革”,歐盟的未來懸了?

距離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還有一月有餘,歐盟內的“疑歐派”終於出手了。

當地時間4月8日,意大利極右翼政黨聯盟黨、德國選擇黨、芬蘭人黨、丹麥人民黨在意大利米蘭宣佈結成聯盟,誓要改變歐盟內部的權力平衡。

這一聯盟被稱為“歐洲人民和國家聯盟”,他們希望在選舉後在歐洲議會內形成一個多數聯盟,以在歐洲事務中有更大的話語權。

據CNN,意大利副總理、內政部長兼聯盟黨主席薩爾維尼8日對記者表示,“對許多歐洲人來說,歐盟就是個噩夢”,“我們已經做好準備接管歐洲”。

薩爾維尼

德國選擇黨黨首莫伊藤(Jorg Meuthen)則表示,“我們想要改革歐盟和歐洲議會,不是摧毀他們——我們想要帶去巨大變化”。莫伊藤還表示,至少有10個政黨會參與這一聯盟。

莫伊藤

據BBC,根據歐洲議會規定,一個議會聯盟至少需包含來自7個以上歐盟國家的25名議員。

極右翼政黨崛起,“疑歐派”勢力壯大

自2014年起,歐洲的極右翼民粹主義勢力不斷崛起,在整個歐洲掀起右翼之風。

目前,匈牙利、波蘭、意大利、奧地利等國的執政黨都持疑歐態度,法國、德國的極右翼勢力也逐漸成為政壇主流。

截至2018年9月,歐盟中的民粹主義勢力分佈。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對歐洲議會選舉的預測,“疑歐派”政黨預計將在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大勝,贏得近1/3的席位。

意大利、德國、芬蘭、丹麥四國右翼政黨組成的“歐洲人民和國家聯盟”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個先兆。

據CNN,在8日的米蘭會議之前,薩爾維尼對意大利報紙《新聞報》表示,“我們享有同樣的目標、同樣的理想、同樣的價值觀。我們是天生的盟友”。

而他們同樣的目標、理想、價值觀是什麼呢?是正好與歐盟自由民主、多元合作等核心價值觀相反的反移民、反文化多元化等。

在新聞發佈會上,薩爾維尼稱,“我們將朝著一個新的歐洲夢而努力”,“我們將不同於那些統治歐洲數十年的力量,最終成為一個改變歐洲的力量。一些議題依然是相通的:管控邊界、打擊恐怖主義”。

莫伊藤則表示,新的聯盟意在團結歐洲議會內的“右翼民粹主義力量”,改革歐洲。莫伊藤稱,“如果我們希望延續我們豐富的遺產,那麼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歐洲堡壘”。

芬蘭人黨成員Olli Kotro補充稱,聯盟將“反對文化多元主義意識形態——它摧毀了歐洲”。丹麥人民黨成員Anders Vistisen則稱,“歐盟27國的國家身份處於危機之中”。

BBC稱,隨著民粹主義、反移民政黨在歐洲不斷崛起,5月的選舉可能會對歐盟這一最高立法機構產生巨大影響。不過,BBC也表示,雖然這幾個政黨都堅定反移民,但他們在其他經濟政策、外交政策上可能會存在一些差異。

中間派、建制派仍佔主流,但歐盟全球影響力或削弱

歐洲議會是歐盟的最高立法機構,直接由歐盟國家選民選出。

目前,歐洲議會共有751名議員,每個國家根據人口數量分派到一定數量的議員席位。人口最少、僅有約50萬人的馬耳他擁有6個席位,人口最多的德國則擁有96個席位。

歐洲議會每五年開展一次選舉,各成員國可根據本國的法律和傳統選出歐洲議會議員,但他們也必須遵守一些共同的規定,如比例代表制。

目前暫不能確定英國是否會參加此次選舉——若是英國“脫歐”延期至5月23日之後,他們將需要參加選舉;但若是英國在5月23日前“脫歐”,英國的73個歐洲議會席位將重新分配,而席位總數變為705。

據半島電視臺,歐洲議會內目前已經存在多個跨國家政黨聯盟,意大利聯盟黨目前就是反歐盟、民粹主義聯盟“歐洲國家和自由”(ENF)的一部分。此外,“自由歐洲和直接民主聯盟”等幾個聯盟也是“疑歐派”聯盟。

不過,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表示,雖然右翼勢力崛起不可避免,但中間派、建制派仍是歐洲議會中的主流,佔據約2/3的席位。這些主流力量將主導選出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理事會主席以及其他關鍵的歐盟官員。

然而,隨著右翼民粹主義在歐洲甚至全球範圍內不斷髮起挑戰,歐盟宣揚自由民主價值、推進全球合作的能力勢必會受到影響。

布魯金斯學會稱,未來幾年,歐盟的全球影響力將被削弱,耗時耗力處理歐洲大陸的內部政治分歧以及不斷出現的新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