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今年底前學校食堂基本完成“明廚亮灶”

四川:今年底前學校食堂基本完成“明廚亮灶”

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2019-04-09 07:53:20

日前,2019年全省中小學食品安全暨後勤保障工作現場會在綿竹市召開。會議要求,今年底前,全省學校食堂要基本完成“明廚亮灶”。

確保學校食堂全部持證經營

會議要求,要確保學校食堂全部持證經營,管理及從業人員全部持證上崗,切實加強學校從供餐單位訂餐等外購食品管理。要重點清理未取得辦園許可的民辦幼兒園食堂。學校應加強民主管理,在食品採購、食堂管理、供餐單位選擇等重大事項上,應聽取學生、家長、教職工意見,保障師生家長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有條件的地方或者學校,應當實行大宗食品公開招標、集中定點採購制度。

建立健全並嚴格落實晨檢及健康管理、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臺賬記錄、信息公開、安全自查、安全保衛、應急管理和突發事故報告等日常管理制度。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家長陪餐制度。

各地要把食堂、廁所作為重點和薄弱環節,納入規劃重點建設,使義務教育學校後勤達到規定等級要求。有條件的學校,要在食堂安裝監控攝像裝置,實現食品製作過程實時監控,優先在食品庫房、烹飪間、備餐間、專間、留樣間、餐具飲具清洗消毒間等重點場所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要確保2019年全省學校食堂基本完成“明廚亮灶”工作,並加快“滅C”行動,使70%以上的學校食堂量化分級達到B級(良好)以上。對已完成“明廚亮灶”、量化分級定級管理水平提升等工作的學校,要及時開展“回頭看”督查。

加強校園超市(小賣部)規範化管理

作業本、校服、床上用品等學生用品是特殊產品,質量是否過關、安全是否有保障,關係著廣大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會議要求,各地、各校要積極推廣防近視作業本等符合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學生用品,堅持陽光操作,嚴格執行公開招標採購程序。要積極配合質監部門,做好校服及床上用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工作,杜絕“三無產品”“黑心棉”等不合格產品進入校園。

同時,加強中小學校園超市(小賣部)規範化管理。截至2018年底,全省有校園超市(小賣部)2600多個,各地、各校要嚴格執行《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中關於“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並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的規定,切實加強管理,保障青少年學生的營養健康。

搞好“廁所革命”不走樣

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會議要求,各地、各校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統籌規劃,發揚“釘釘子”精神,採取有針對性的舉措,整治頑疾陋習,切實推動學校“廁所革命”。

根據2018年教育事業統計初報數據,納入統計的我省1.8萬餘所中小學校中,有衛生廁所的1.4萬餘所,非衛生廁所的有3400餘所。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工作經費保障、督查考核、典型經驗推廣、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加強管理和宣傳教育,將學校廁所作為學生德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重要陣地,扭轉廁所“髒亂差”的印象,讓學校廁所成為新時代整潔文明的窗口,推進學校“廁所革命”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基本實現到2020年,各級各類學校廁所設施齊全、廁位佈局合理、滿足使用需要、廁所潔淨衛生的目標。◎編後

中小學生處於成長髮育期,飲食安全非常重要,不僅要嚴格把控學校食堂飯菜質量,也要防止充斥著三無小食品的小賣部對學生的飲食健康埋下隱患。現場會強調的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建立陪餐制度、安裝監控裝置、校內一般不設置小賣部等要求,強化了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的校內監管和社會共治,讓學生吃得好、吃得安全,讓家長看得到、放下心。學校廁所的衛生狀況同樣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我省還有3400餘所學校未建成衛生廁所,亟待各地、各校努力落實。特別是農村學校使用衛生廁所,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推動全社會提高衛生意識和健康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