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法國,德國外長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期間,提出建立多邊主義聯盟的提議?

須為


這是4月1日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德國外長馬斯本,共同提出的一項計劃:“多邊合作計劃”組織。計劃在今年九月召開的安理會會議期間,正式向聯大會議提交。主要內容:打擊全球單邊主義、極端主義,解決國家間不平衡現象和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支持多邊主義和聯合國集體行動。他們所表達的是:一、對美國單邊主義表達強烈不滿;二、突顯法德兩國的歐盟領導地位;三、國際合作仍是大方向。

一、對美國政策強烈不滿。

特朗普已經越來越偏離國際合作的大方向。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將單邊主義、極端主義推向頂峰。特朗普的系列退群、毀約造成了系列傷害。

撕毀《巴黎氣候協定》,將責任和義務拋之腦後;

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雙重標準評判別國的人權事務;

不顧多國反對,撕毀伊核協議,將伊朗推向戰爭邊緣;

單方面承認耶路撒冷地位,遷館耶路撒冷,挑動以巴流血衝突;

無恥地將敘利亞戈蘭高地領土“劃撥"為以色列領土,挑動中東仇恨;

發動貿易戰爭,再給歐盟增加110億美元“關稅";

亂扣帽子,給伊朗革命衛隊施加“恐怖組織"名單,開創將合法國家合法軍隊納入恐怖行列先例;

……。


美國的倒行逆施單邊主義極端政策行為,破壞了原有的國際秩序,美國的“美國優先"不僅損害了多國利益,也損害了美國盟友法德、歐盟的利益。這是法德共同發出代表“世界的聲音",對美國的單邊主義大聲說N0!並提出挑戰。

二、突顯兩國的歐洲大國地位。

德國總理默克爾頂住美國壓力,與俄羅斯合作,修建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反對美國對德國的軍費開支安排,按照自己的國情安排軍費支出計劃;G7會議,曝光所有國家首腦批評特朗普的鏡頭;5G建設中,獨立自主作出自己的選擇。


法國馬克龍公開批評特朗退出伊核協議,損壞歐洲利益;率先喊出建立“歐洲軍",獨立保衛歐洲,有脫離美國領導的北約之意;法德還商議建立聯合銀行,共同抵禦歐盟金融風險。

法德兩國在諸多問題上敢對美國亮劍,表達是法德兩國的大國思維與獨立個性,突顯在歐盟的領導地位,敢於挑戰美國的極端個人主義。



三、國際合作仍是大方向。

法國德國兩國外長提出的建立“多邊合作組織"計劃,得到日本、加拿大等國家的贊同和支持,很多國家也表現強烈興趣和關注。多邊合作是當前世界的潮流,是對美國單邊主義行為的抵制與批判,合則雙贏,鬥則互損。建立共同協作互助包容的國際間新型平臺,有助地區和國際間的共同進步,解決國際間發展不平衡的矛盾。


老狼48440790


4月1日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德國外長馬斯本合一提出“多邊主義國際聯盟”組織。計劃在今2019年九月召開的安理會會議期間,正式向聯大會議提交。主要內容是:支持以聯合國為框架的國際合作活動,支持多邊主義的國家合作,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打擊全球單邊主義、極端主義。法國德國之所以這麼大膽提出“多邊主義國際聯盟”,就是針對已經抬頭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提出的對症下藥的法國德國方案。


西方國家集會,特朗普總統在照相時刻的“孤立”

為什麼法國德國有這樣的勇氣?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提出該方案呢?

第一,美國的一系列退群讓法國德國利益受損。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讓締結協議的各方難堪;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不說法國政府臉色難看,就是全人類的合法政府也感受到不負責任;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把歐洲置於導彈打擊之下;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組織,讓法國的德國感受缺乏正義。

第二,美國的一些具體政策措施,讓法國德國難以從命。


2017年美國高舉鋼鋁關稅大棒,讓核心盟國法國德國也不能倖免; 2018年11月日,美國豁免了伊朗進口石油的國家,但是法國德國也沒有列入。連續兩年的七國峰會和北約峰會,美國施壓增加軍費,把德國置於焦點以上;法國德國與俄羅斯合作興建的北溪2號項目,美國多次要求停建,但是美國絲毫不關心法國德國的能源問題。

第三,前面美國的波音公司出事,波音737被國際社會禁航,而法國又與最大客戶簽訂了300架空客合同,讓美國極為惱怒。美國為了打壓歐洲的空客公司,就提出歐盟補貼空客的問題,而且徵收110億美元的鉅額關稅,掀起美歐貿易的軒然大波。顯然是美國推行貿易單邊主義,割斷與世界大經濟體的聯繫,與世貿組織的規定格格不入。

第四,法國德國覺得歐洲的防務應該由歐洲人掌握,所以提出歐洲軍設想。歐盟的經濟必須走合作共贏的道路,必須聯合大多數國家,才能共同抵抗單邊主義帶來的損害。


錦繡中華一捧土


不知道是德法太飄了,還是美國邁不動刀了?

理解德法的用意,首先必須得對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要有深入瞭解。所謂單邊主義,在外交政策方面是指大國不顧其他國家的利益,僅從自身利益的角度,違反國際潮流,拒絕採取多國協商的方式,以自身力量推動符合本國利益的策略。

簡而言之,單邊主義就是大國的任性。在遇到對手時,大國不顧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反對,執行依靠自身實力,利用軍事、政治手段進行打壓的行為。典型的如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特朗普承認戈蘭高地主權歸屬以色列,都是國際組織極力反對的,是典型的單邊主義。



而多邊主義在外交方面,則體現在對於國際上的事件,採取多個國家協作,通過國際組織進行協商或者進一步動作。典型的如聯合國框架下,對於各地區事物做出的協定,在世貿組織下對於世界貿易問題進行裁定。

所以,多邊主義和單邊主義是一意孤行和齊心協力的區別。冷戰中,由於美蘇兩強爭霸,美國對外政策中多以北約的名義採取多邊主義行為。在冷戰後,美國出於對前蘇聯政治遺產的消化,在海灣戰爭中通過聯合國框架下實行。



在進入21世紀後,世界格局基本已經是美國一家獨大,沒有任何勢力可以挑戰,美國多次採取單邊主義的行為,比如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繞過聯合國對薩達姆政權作戰,在敘利亞問題上執意要求阿薩德下臺等。故法、德提議建立多邊主義聯盟,所針對的國家就不言而喻了。

當然,使法德決心建立多邊主義聯盟的關鍵是特朗普。至特朗普上任以來,頻頻採取單邊主義,在貿易問題上幾乎對全世界開戰,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不顧北約盟友的反對,屢次要求法德提高軍費比例,甚至揚言要退出北約。



特朗普的的執政思路,如果通通實現,將是人類自二戰後。世界格局的重大轉變。在人類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付出幾千萬人死亡代價的確定的國際準則,自由貿易、多邊協商等維繫世界和平的基礎被打破,將會對整個世界帶來極大的系統性風險。

所以對於依賴於目前的世界格局的國家,在特朗普治下的美國試圖退群之時,需要重新建立一套國際秩序,確保世界整體格局不惡化,同時可以在新的秩序內獲取更高的國際地位,實現國家進一步發展,這就是法德提議建立多邊主義聯盟的原因所在。



對於美國而言,當前的國際秩序仍然是美國是執牛耳者。特朗普的頻頻退群行為,更像是皇帝要造反,朝中大臣自然要反對。不同的是皇帝的內臣,更傾向於不造反,留在現有的國際秩序內。而皇帝的外臣,如法德兩國,更傾向於另起炤爐,聯合諸多大臣實行共和了。

不過特朗普的退群,主要是要挾,威逼世界各國給皇帝上供,並非真的要造反,是一種討價還價的手段。故美國並不會一意孤行下去。對於法德而言,建立多邊主義聯盟也同樣是試探,主要目的是在不上供的同時維持現有的國際秩序,不過倒是有不少國家想趁機拉皇帝下馬。



所以不是法德太飄,也不是美國拿不到刀,只是雙方互相試探底線達到新的高度,這也就給了其他國家很大的戰略窗口 。夕惕若多次強調,特朗普的執政會讓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力下降,法德就來了這麼一出。




L夕惕若


3月26日,巴黎那場罕見的高峰會議實際已經透露法德的決心和意志。中國國家元首與法國總統、德國總理與歐盟主席四方聯動,標誌著一個新機制的雛形。

4月初,法德外長在赴華盛頓參加北約70年外長會議行程中,加上紐約聯合國一站,在安理會提出建立多邊主義聯盟......

如何評價來自歐盟核心大國的呼聲?

第一,顯示法德兩國首腦“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眾所周知,默克爾的政治生涯已在基民盟大會中確定,她將最遲於2022年告別政壇;無獨有偶,馬克龍總統任期5年,於2022年春季面臨大選考驗,在“黃背心”動亂、治國不順的背景下,能否連任是個問題。執政生涯有限,政治家自有其緊迫感。去今兩年,兩人在歐洲聯合的態度和行動上互動更多,支持更大,以便留下寶貴政治遺產,“多邊主義聯盟”當是其一。

第二,特朗普“美國優先”的特立獨行“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逼迫歐洲自主以維護自身利益

特朗普系列退約行動有:氣候公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TPP、伊核協議等;最近又在中東大唱“獨角戲”:單方面宣佈撤軍敘利亞,支持以色列對耶路撒冷和戈蘭高地擁有完整主權,4月8日宣佈伊朗革命衛隊為恐怖組織;施壓與獨斷:在北約各級會議上逼迫德國等漲軍費,竟放言要把巴西拉入北約......所有這一切均不向盟友事先溝通、徵詢意見。在他眼裡,美國一切都能做主,盟友只是小夥伴,唯有聽令執行。

特朗普的“沒譜”行動危害遠超小布什“單邊主義”,逼迫歐洲採取行動,當下英國脫歐成“拖歐”,法德只能共同撐起大旗,抵抗特朗普。

第三,凸顯歐盟乃至歐洲在世界的地位與作用

當前安全領域以美俄對立、軍備升級為特徵,經貿領域以美中貿易糾紛談判為全球最矚目,在中東,區域強國鬧得不可開交,而歐洲似有被邊緣化的危險,法德此番倡議“多邊主義”,就是爭取把各方納入該框架內,平等協商,共同協調國際事務,顯示歐洲的不可或缺與重要地位。


ruixuezhaofeng


德法外長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期間,提出了建立多邊主義聯盟的提議,並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德法這種與美國自特朗普上臺以後表現出頻頻退群的姿態形成鮮明對比,是德法敢於違背美國盟主的意願?還是德法試圖組隊建立新的國際體系的努力行為?



很明顯這兩種因素都有,美國自特朗普上臺以來,頻頻退出多個國際,完全不顧及歐洲盟友的關切和利益,更是在貿易和防禦上頻頻對歐盟發難,甚至在媒體採訪中直言不諱的認為歐盟是敵人!



因此,歐州與美國即使維持貌合神離的盟友關係也難以為繼,但要分道揚鑣也並非易事,只能有一種方式,那就是維持相對親密的狀態的同時,德法利用美國在國際體系上頻繁退群架構,以德法為首或者重要參與方的新的國際體系!表面上是德法反對美國的單邊利己主義!實際上德法是趁美國收縮戰略的時機,擴展自己的影響力!



從獲得實際戰略利益角度來看,德法實際上是歡迎或者期待美國走向單邊主義的,只有美國主張和實行單邊主義,全球多邊主義才會缺少主導角色,才是有志於引領全球多邊主義的國家或者組織的戰略契機!



可以預見,德法提出的建立國際多邊主義聯盟的構思,只是德法謀求成為國際體系重要角色的一個步驟,後續德法還會有更多的以德法為首的新的國際戰略構想!


涇水書生


不知有啥用處?


照影吹笙


針對美國威脅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