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蜷縮貓耳洞一年, 全身多處腐爛, 越軍聞風喪膽, 稱其“活殭屍”

他蜷縮貓耳洞一年, 全身多處腐爛, 越軍聞風喪膽, 稱其“活殭屍”

熟悉對越反擊戰這段歷史的人,對貓耳洞一定不會陌生。貓耳洞是一種與貓耳朵形狀相似的防炮洞、防空洞,由於空間狹小,大部分的貓耳洞只能供單兵或2-3人使用,而在中越邊境上的貓耳洞,由於氣候等原因,居住環境是相當惡劣的。

他蜷縮貓耳洞一年, 全身多處腐爛, 越軍聞風喪膽, 稱其“活殭屍”

這裡的貓耳洞洞內溫度比洞外要高20度左右,加之當地氣候潮溼,蚊蟲鼠蟻眾多,士兵在貓耳洞內往往站也不是,睡也不能,只能以蜷縮的方式生活,所以,戰士們長久待在洞內的話,如果身上有傷的,就很容易造成傷口腐爛。

他蜷縮貓耳洞一年, 全身多處腐爛, 越軍聞風喪膽, 稱其“活殭屍”

而在對越反擊戰中,有一位解放軍戰士,他當時就在前線的貓耳洞蜷縮生活了一年,導致身體多處腐爛,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他竟然堅守住了陣地,他的大名令越軍聞風喪膽,越軍甚至給他起了個外號“活殭屍”。


此人名叫楊啟良,1983年參軍,成為步兵第1師第2團第3連戰士,參軍後的楊啟良於1984年開赴前線,參加兩山輪戰。楊啟良當時負責堅守的是166高地西側的無名高地,無名高地雖然戰略價值沒有166高地大,但卻是166高地的屏障,此地守不住,會給166高地的防守增加很大壓力,而楊啟良加上他本人,只有4個人可用,他們分別是班長楊啟良,戰士黃超、吳天平、孔祥寶。

1984年3月9日晚,越軍以一個連的兵力向我軍駐守的166高地發動進攻,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越軍始終未能攻克166高地,數輪進攻均無果而返,傷亡慘重。為了拿下166高地側翼,越軍集中優勢兵力,轉而進攻楊啟良防守的無名高地。

越軍對無名高地發起車輪戰,都被楊啟良等4人打退,但是除了楊啟良外,另外三名戰士也不同程度的負傷,陣地上最後只剩下楊啟良一個人還在頑強抵抗。楊啟良雖然孤身一身,但絲毫沒有被越軍的陣地嚇到,反而越戰越勇,讓越軍氣的牙癢癢。

未能正面攻克無名高地的越軍又一次集結兵力,從166高地和168高地中間的峽谷地帶秘密隱蔽進攻無名高地,被楊啟良識破後,隨即通知我方炮兵,大喊:“向我開炮”,在炮兵的火力覆蓋下,越軍再一次被打退,孤身作戰4個小時後,楊啟良守住了無名高地,共打退越軍4輪進攻,擊斃18名越軍,被譽為是解放軍活著的“王成”。

他蜷縮貓耳洞一年, 全身多處腐爛, 越軍聞風喪膽, 稱其“活殭屍”

此戰,楊啟良不僅僅在軍事上打敗了越軍,更讓很多越軍士兵有了陰影,都知道無名高地上有個狠角色,對楊啟良心生敬畏。

此後,楊啟良在無名高地駐守了一年,期間他只能以這個昏暗潮溼,蚊蟲肆虐的貓耳洞為家,在這一年裡,他沒有條件洗一次澡,換一件衣服,之前身上留下的傷口,在這樣的環境中,發炎化膿,身體多處腐爛。

即使條件如此艱苦,在楊啟良駐守的這一年裡,越軍始終未能從他的槍口下得到一點戰果。由於楊啟良在兩山輪戰中的出色表現,戰後,他被授予對越反擊戰“一等功臣”榮譽稱號。

他蜷縮貓耳洞一年, 全身多處腐爛, 越軍聞風喪膽, 稱其“活殭屍”

在10年對越反擊戰及其兩山輪戰期間,還有眾多像楊啟良這樣的戰鬥英雄、無名英雄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才為我們換來今天的和平,對於功臣、英雄,真的希望所有人該好好記住他們,一個沒有英雄的國度是註定不會有希望的。

他蜷縮貓耳洞一年, 全身多處腐爛, 越軍聞風喪膽, 稱其“活殭屍”1996年,楊啟良轉業到工商系統工作。去年3月份,開發區消費者協會成立,他當選為消協秘書長。昔日的戰鬥英雄,如今成了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老孃舅”,承擔起了受理消費投訴、調解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