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主力軍

企業是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主力軍

改革開放40年來,企業成為主要的創新力量,我國眾多龍頭企業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領域牽頭突破了一大批關鍵技術,許多創新企業近年來在人工智能、消費電子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國際領先的成果。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說:“中國積極營造公平市場氛圍,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天高任鳥飛的廣闊空間,電子信息企業由此煥發勃勃生機。”

在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中國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家峰會上,王志軍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平均研發投入從40年前的不足1%大幅度提高到5%,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平均研發達到了7%,超過了國際平均水平;

2018年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強中,電子信息企業佔了六席,華為、中興、TCL、華星光電等企業在國際專利申請排名中位居前列,企業牽頭和參與制定了四千多項電子信息行業的標準;

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以不足全行業0.5%的企業數量,創造了26%的收入,27%的利潤和28%的稅金。

王志軍表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能夠實現歷史性的跨越,重要原因就是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體系。跨國企業來華投資,有利推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建設,華為、聯想、海信、TCL、大疆等一大批中國企業開始了全球化佈局,與國外企業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助力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進一步形成跨國界全方位多層次的互利共贏局面。

王志軍說:“改革開放40年來,各家企業和各位企業家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將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電子信息領域將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前,國內外電子信息產業都面臨著複雜多變的發展環境,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新形勢對企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王志軍建議,在充分認識、研究並企業發展戰略落實到位的同時,要加快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快速獲取數字化能力,提高數字化應用效率,搶佔經濟轉型發展先機要注重知識產權和標準運用,將核心技術轉化為知識產權以及標準,構築企業核心價值防護體系,並加強國際企業知識產權合作,共同推進國內外標準制定,深化知識產權運營和標準應用推廣,不斷完善企業生態圈。

圍繞著“創新驅動發展、智慧賦能未來”這一主題,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全面展示了數字家庭、智慧城市、新型顯示、人工智能、智能製造、車聯網、物聯網、集成電路等領域的作為,其中的25個專業展區,集中展示了信息技術領域創新發展成果。

中科網(208.com.cn)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和區域科技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