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呂行動”中出現那麼多有實力的王侯,可為何非得等呂雉死後才動手?

前史今事


公元前180年,呂后病逝,陳平、周勃等元勳迅速誅滅了呂姓諸侯王,並秘密迎奉劉邦四子代王劉恆入京,廢黜了少帝,把劉恆推上了皇位。這一系列舉措,可謂乾淨利落,令人拍手稱快。顯而易見,即便是呂后在世,以陳平、周勃等人之力,要廢掉呂后及一班外戚,倒也並不費事。那麼,這些誅殺呂姓諸侯王元老們,為何非要把呂后熬死才動手呢?

古人云: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呂雉作為劉邦的明媒正娶的妻子,也是漢王朝建立的功勳,她的臨朝稱制合情合理,沒人能說三道四。劉邦死後,繼位的漢惠帝劉盈生性怯懦,又忌憚於母親的毒辣,故而心灰意冷,沉迷酒色,竟先呂后而去。

在漢惠帝尚在時,呂后已然是大權獨攬。當然,甚至劉邦在世時,呂雉也常常動用生殺大權,她連韓信都敢並且能夠誅殺,這足見其在漢王朝中的地位與影響。事實上,即便是劉邦,也對呂雉存有幾絲敬畏,不得不佩服她的手段。

漢朝的建立是一群人浴血廝殺出來的,而領頭的便是劉邦,女主人便是呂雉。劉邦死後,其兒子劉盈懦弱,由呂后把持朝政,倒也無可厚非。可以說,即便陳平、周勃具有誅殺呂后的實力,卻也沒有理由這麼做,否則便會招致天下人的聲討,無異於自尋死路。試問,大哥劉邦死了,小弟們把大嫂廢了,這事兒好說卻不好聽!

不過,呂后任用外戚,大封呂姓諸侯王,著實引發了老臣的不滿。所以,到呂后病逝後,她的那些親戚也就失去了靠山,自然成為了刀俎上的魚肉。呂姓諸侯是異姓王,非劉氏子孫,就憑這一點,他們便不可能長久下去。畢竟,劉邦曾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這個藉口算是硬到不能再硬了。

所以,當呂后一死,以陳平、周勃為首的大臣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呂產、呂祿等呂姓諸侯斬殺,將試圖把持朝政的外戚勢力清除,為以絕後患,他們還秘密迎立代王劉恆,謀劃廢黜誅殺親近呂氏的後少帝。陳平、周勃這夥人的做法可謂狠毒。

然而,由於喊著漢高祖劉邦的口號,這群老臣們的做法,倒也名正言順,讓人說不出什麼來。事實上,真正導致這場血案的,倒也不是什麼姓劉還是姓呂的問題,而是不同政治勢力間的博弈。作為軍功集團的老臣,漢王朝建立的股肱之臣,主持誅殺呂姓外戚,實則是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畢竟,打天下的時候自己在賣命,如今社會安穩了,卻要看著一幫無功而受祿的人坐享其成,又怎會安心呢?


夕陽下的晚楓


這件事只有在呂雉死了以後,因為呂雉在,諸侯和功臣集團的行為就是造反和以下犯上。而在呂雉死後,那就是平叛,誅殺亂臣賊子。也就是一個“合法”“不合法”的問題,誅呂行動必須符合封建法統和倫理道德,也就是說要在“輿論”上佔據主導地位。

呂雉,漢高祖劉邦的皇后,是中國封建時代第一個執政的女政治家,臨朝聽政十二年,因此被司馬遷列入帝王本紀,班固作漢書也承認此事,可見呂雉的地位是得到漢代的皇家認可。呂雉也就此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先列。劉邦死後,留下了兩大政治集團,一個是以宗室和地方諸侯王國為主的漢室宗親集團,第二個就是以開國功勳集團以及其子弟為首的功勳集團,兩大集團分歧大於合作,矛盾大於統一,所以劉邦為了平衡雙方利益才有白馬之盟,非劉姓不得封王,非軍功不得封侯。但呂雉聽政以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必然要重用本家人、而宗親和功勳兩大集團都得不到呂雉的信任。但呂雉的政治行為嚴重地侵害他們的政治和實際利益。《史記》記載:”四月甲辰,高祖崩長樂宮。四日不發喪。呂后與審食其謀曰:“諸將與帝為編戶民,今北面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顯然呂雉把功勳集團作為第一防範對象,也就是說,在防範功勳集團這個問題上,劉邦和呂雉是一致的。

但由於地方諸侯實力龐大。尤其是自己唯一的兒子漢惠帝駕崩以後。呂雉認為她的最大威脅已經轉化為漢室宗親集團。所以呂雉開始提拔陳平周勃等功勳集團。開始大肆屠殺宗室集團。打擊同姓王。改變地方諸侯封國,隨後開始大肆封呂氏為王,立酈侯呂臺為呂王,其後呂產、呂祿先後封王。呂后的行為不僅嚴重地違背了劉邦的遺言,也打破了政治平衡,也就是說同時得罪了宗親諸侯集團和功勳集團,但如果呂雉姓劉且是個男性的話,他的行為就是合理的,這叫加強皇權,日後文景二帝都是和呂雉一個路子,要不然也不會激起七國之亂,可惜。由於地位的不同,導致了失敗、呂雉在世之日。憑藉著呂雉高超的政治平衡術,以及呂雉的政治地位,使得兩大集團投鼠忌器。也不敢“造反抗上”。但呂雉一死平衡徹底打破。

公元前180年。呂雉剛剛薨世,宗室劉襄、劉章、與軍功集團周勃,兩大政治集團入宮發動政變,斬殺呂產、呂祿,結束了呂雉統治,史稱“諸呂之亂”。真正意義上發動政變的並非諸呂,而是宗室和功勳兩大集團,這段歷史不在於忠與奸,也不在於劉氏和呂氏,而是呂雉的行為奪取了宗室和功勳集團的實際利益,因而皇權必然受到清算,是對皇權的反擊。這是一個貴族政治最後一次表演。但隨著漢武帝上臺,貴族永遠退出了華夏政治舞臺,再也沒有貴族之說。尚未退場的時代,對於皇權勢力的必然反擊,而呂氏與劉氏的矛盾,只不過是最表相而已。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要知道呂后的地位,在漢朝的時候,除了劉邦之外沒人能比的,連劉邦都沒有動她,後面小子輩的人,劉邦的皇子皇孫們,誰敢在她面前說一個不字呢。

劉邦的皇子皇孫,即使整天裝孫子裝死人,呂后還看他們不順眼,想找他們事情,把他們給殺了呢?

在呂后看來劉邦的皇子皇孫活著,就是對她就是威脅,她喜歡用姓呂的人,不喜歡用姓劉的。即使這件事劉邦的皇子皇孫心知肚明,他們也不敢說任何事。

大家可能不知道,呂后有多狠,給你說一下被她殺的人,你就知道為什麼劉邦的兒子,孫子們不敢反抗她了?

韓信厲害吧,戰場上可以率領百萬之師的人,他就是被呂后殺死的。

還有彭越,彭越至少也算是一個英雄吧,他是被呂后給剁成了肉醬。然後這個肉醬還都分配到各個諸侯王那裡,讓諸侯王全部給喝了下去,以儆效尤的。

劉邦去世後,呂雉又把戚夫人給做成了人彘,手段之殘忍,正常人都難以想象。

你說這樣的呂后,誰敢在她面前耍威風呢?

劉邦去世後,呂后的兒子劉盈繼位當皇帝。其實這時候大漢王朝的實際掌權的人,就已經是呂后了。

再加上到了劉盈去世之後,所有的軍權都抓在了呂后手裡。當年給劉邦打江山的功臣派們和呂后的關係也不錯。

張良、陳平、蕭何、夏侯嬰、周勃等人,他們都和呂后交情不淺。

有這些功臣們站在呂后的後面,那個人敢出來單挑呂后呢?

他們唯恐呂后找他們的事,還來不及的。就不要說讓他們去找呂后的麻煩了。

劉邦總共有八個兒子,可以說劉邦的五個兒子的死,是和呂后有關的。

劉邦的長子劉肥,經常被呂后欺負,呂后一直去他的地盤上,瓜分他的土地,讓他年紀輕輕,三十多歲就給氣死了。

呂后的兒子,劉盈就是在看了戚夫人的慘狀之後,大病了一場, 好了之後,再也不理朝政的。然後整天沉溺於酒色之中,還不到二十五歲就去世了。

劉邦的兒子,劉如意、劉友和劉恢都是呂后直接或者間接的殺死的。

你看這樣的呂后,是不是沒有人敢去惹她呢?

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呂后就是一個殺人狂魔,得罪她之後,除了死路之外,什麼路都不能走。

所以,這也就是在他活著的時候,劉邦的皇子皇孫不敢亂來,只有等她死後,才討伐諸呂的原因。


漢史趣聞


反對其他答案,其他回答者,應該都沒有當過領導,不知政事!

大義名分?!劉邦和天下諸侯大臣立誓,“非劉姓為王,天下共擊之”呂后在世,封了很多呂姓王,早沒有大義名分了,但是呂后活著!

第一,其實類比一下,你們想想結束文革清洗四人幫是什麼時候?為什麼要等那個人死後才能清洗四人幫結束文革?之前那些忠肝義膽有實力的領導們怎麼不清洗?

第二,很多人以為,有實力就是有實力,有軍權就是有軍權,皇帝可以為所欲為!

其實是錯誤的,當你管理幾十個人的時候,你就明白,不是這樣,你想讓人聽你的。令行禁止,憑什麼?假如你從大學老師突然被任命為市長,你怎麼保證下面局長區長縣長執行你的每一個命令?靠獎罰?你想讓天天大家七點前就到單位,要靠罰,但是你想讓人努力把一週工作三天完成,要靠獎,但是獎罰就夠了嗎?大家一起磨洋工遲到法不責重怎麼辦?要立威要有鐵桿手下,立威就是俗稱新官上任三把火,讓大家知道我有權力對你們獎罰我有能力領導你們我敢獎罰你們,核心鐵桿手下,需要時間,恩威並用籠絡出來,恐嚇出來,你要依靠鐵桿威懾非鐵桿,再威懾外圍,

當然做領導管理人還有很多,我不細說了

第三,權力,軍權,實力,是什麼?本質是人心

人的心被你籠絡也罷威嚇也罷,被你征服,你就擁有了權力,所謂權力是人心歸你,你才有權力,而非你有權力人心歸服,權力如果是職位帶來的,皇帝是職位最高的;歷史上傀儡皇帝有多少個!為什麼皇帝成為傀儡,因為沒有軍權,也就是暴力機器,為什麼士兵聽太后的,權臣的,甚至太監的,不聽皇帝的?士兵也不是太監權臣親戚?是因為太監權臣太后管理的好,歸攏了鐵桿人心又用鐵桿掌握大多數人心,剩下不服的因為人少也被迫接受領導,我們常說的羽翼豐滿就是這個意思,你想飛昇高位,就要有羽翼!

第三,呂后非常厲害,歷史上玩死韓信彭越等等,好領導,天下人心具服

第四,至於其他答主說的大義名分,就是塊破布而已!

第五,軍權,呂后死後,呂家人掌握全部首都的武裝力量,有什麼用?周勃進軍營,輕鬆帶兵出來,士兵的心在哪,兵權才在哪裡!



東北虎男323


呂后把持朝政多年,大肆殘害劉氏子孫,可滿朝文武王公大臣們卻是敢怒不敢言,甚至呂后打破了劉邦訂下的白馬之盟,眾大臣也沒說什麼,任憑呂后肆意妄為。

第一個原因是呂雉的地位,呂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第一位皇太后,只有皇帝跟皇后的印信才能稱作“璽”,後世為了防止後宮亂政削弱了皇后的權利,但在漢初皇后的權利很大,僅次於皇帝,所以漢朝外戚干政現象很猖獗,所以在呂后活著的時候沒人敢跟她叫板。

第二是因為呂后陰狠毒辣的性格,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繼位,但大事還是呂后做主,呂后第一件事不是對國事下什麼政策,而是把戚夫人抓起來殘忍的做成人彘,還讓惠帝跟百官前去參觀,結果惠帝看見變成人彘的戚夫人嚇了一大跳,一病不起,其他大臣看了戚夫人的模樣也沒好到哪去,都被呂后的殘忍鎮住了,更不要說是反對呂后了。

第三劉邦兒子們的軟弱,劉邦一開始有八個兒子,除了嫡長子繼承帝位之外,其他幾個兒子都被封為很有實力的諸侯王,尤其是跟曹寡婦生的大兒子劉肥擁有七十多座城池,可是劉肥被呂后一杯毒酒嚇的先是割地求饒,又自降輩分認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為母親,劉邦其他的兒子像劉友劉恢等人也都死於呂后之手,漢惠帝對呂后也是唯唯諾諾不敢反抗,所以正是劉邦兒子們的軟弱無能助長了呂后的氣焰。

第四,呂后把軍權牢牢握在自己的手裡,這幫大臣就算是有反呂之心也無反呂之力,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呂后禍亂朝綱,偶爾在底下搞點小動作。

所以綜上幾點,只能在呂雉死後這幫人才敢對呂家進行清洗。


SHEIKEI


西漢王朝有幾股力量,分別是劉邦,呂后,呂氏,漢初功臣,諸侯王,漢惠帝劉盈及他的兒子們。為什麼劉邦不能廢掉劉盈,而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呂后是皇后,劉盈是嫡子。

其實呂后並不是單純的皇后,她是劉邦還是亭長的髮妻,跟劉邦及他的朋友們一樣,都是出自豐沛地區,可以這樣說,是來自豐沛的這一群人打下了天下,建立了漢朝,當然還包括張良、韓信等其他地方加入的人。

地緣上面的原因是很重要的,正如明朝的朱元璋主要靠淮西勳貴打下的天下,三國的曹操是靠潁川謀士與譙沛武將打下的天下,唐朝的李淵是靠關隴貴族打的天下。眾功臣包括為什麼反對戚夫人與劉如意呢?

他們真的擔心,劉邦廢長立幼,於國有害,有傷國本嗎?這個固然會有一點,但說真的,也沒多大影響,比如漢武帝也是立幼子為帝,但這樣的結果就是皇后變成了戚夫人,而後面劉如意變成了皇帝。

而戚夫人與劉如意,如果變成了皇帝,而他們並不是豐沛之人,而是山東定陶之人,他們可能就會重用非豐沛之人,而來對付豐沛之人。

所以,我們看劉盈繼位之後,呂后掌權之後,功臣列侯們基本沒有受影響,官職與爵位基本沒有什麼變化,而列侯們也不管什麼白馬之盟,呂后的家人們要當將軍的,要封王的,他們通通都支持。

真正受影響的,其實是劉邦的眾兒子們,除了很沒有存在感的代王,還有呂后撫養長大的淮南王,其他的基本都被呂后給殺死了,而其他的諸侯王,呂后也用聯姻的方式,加強了彼此的聯繫。

這個也就是呂后在的時候,他們沒有動手的原因,因為根本沒有必要。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為什麼史記只有《呂后本紀》而沒有惠帝本紀,因為呂后的治國能力是很強的,呂后是事實上的皇帝,而且是有實權的皇帝。

而對這樣的呂后,不管眾諸侯王,還是眾列侯們,只有順從,根本就沒有任何想法起來反抗。正如,秦始皇在的時候,沒有人起來造反,而秦始皇一死,天下皆反,畢竟柿子都要挑軟的捏。


歷史簡單說


“誅呂行動”中出現那麼多有實力的王侯,可為何非的等呂雉死後才下手?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為什麼有“誅呂行動”?

劉邦稱帝以後,晚年白馬之盟約定“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劉邦感到異姓王威脅到了自己的統治,因此決心剪除異姓王。先後誅殺韓信,彭越、英布、韓王信、臧荼、盧綰等諸侯王,當然也包括後來的呂氏!


劉邦死後,呂雉大權獨攬。假如呂雉只是為呂家人謀些大官職,給些大利益或許就不會出現“誅呂行動”。然而,呂雉居然想讓呂家代替劉家,大肆封呂姓為諸侯王。這可就讓劉氏諸侯和大臣不能忍了,哪怕你是劉邦正妻。因此就出現了所謂的“誅呂行動”。

好了,娜迦可以正面回答問題了。

只要呂雉活著,沒有人敢提“誅呂行動”!

呂雉的資歷太老了。老到把劉邦給熬死了,老到比朝中任何一位大臣的資歷都要高,哪怕是右丞相王陵、左丞相陳平,降侯周勃等人遇見呂雉也要跪下唱征服(玩笑)。

更何況,呂雉還是名正言順的劉邦正妻,堂堂大漢帝國的皇太后。

王侯再有實力又怎樣,不見戰神韓信之死仍然歷歷在目!

呂雉的執政手段太高了。高到劉邦也害怕呂氏做大,設立白馬之盟;高到政敵戚夫人變人彘慘死;高到戰神韓信也死在呂雉腳下!



呂氏集團其實就以呂雉為首的一棵蒼天大樹,樹倒猢猻散。

只有呂雉死了,才有可能把政權從呂氏書中奪回,如劉氏所願,呂雉死後,呂氏無一人能撐起大局,片刻之間呂氏灰飛煙滅,一切又回到了正軌!

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個都在等呂雉死後,再清算呂氏的原因!

幫娜迦點點關注吧!


娜迦style


呂雉作為漢高祖劉邦的合法皇后,作為漢惠帝劉盈的親生母親,作為大漢皇朝的皇太后,她是合法存在的,她的權威是不可動搖的。劉氏諸侯王在太后生前不敢發動叛亂的主要原因只有三點:其一、呂雉是合法的皇太后,起兵反呂就是反叛漢朝,師出無名;其二、呂雉掌握著漢朝精銳中央軍,起兵反呂失敗的可能性十分大;其三、呂雉政治能力突出,權謀手段高超,諸王對於擊敗呂雉是沒有把握的!

春秋、戰國、秦漢時代出徵打仗十分講究師出有名,以逆攻順,以卑擊尊都是不正確的。呂后還活著,她就是漢朝的代表,她代表的就是正統,各地諸侯王名義上還是漢朝的諸侯王,他們的責任與義務是鎮守封地,聽從中央政府的調遣。如果他們出兵攻擊呂后,那麼就是以逆攻順,以卑擊尊,其結果就是師出無名,不會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呂后死了,漢朝的正統自然是少帝,而不是諸呂氏王;劉氏諸侯王出兵討諸呂,是維護漢朝正統,是正義行為,會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呂后是一個十分厲害的政治家,大家不要以為呂后只會製作人彘,只會誅殺劉氏宗親,其實呂后的政治才幹是十分出眾的。呂雉還是平民時,就帶著一雙兒女在田地裡耕種,她深知百姓生活不易,因此她執政後採用無為而治的國策,讓天下百姓修養生休,百姓是感激這位太后的。劉邦在世之時,還經常征伐四方,平定異姓諸侯王,天下還在動刀兵,呂后上臺後天下基本無戰事。呂后跟朱元璋一樣,朝堂權力鬥爭十分殘酷無情,但是跟百姓無關,百姓還是在好好過日子。

呂后不僅善於治國,還有高深的權力手腕,嫻熟的帝王之術,帝國功勳集團,劉氏宗親集團在呂后手下都不能飛揚跋扈!呂后先後誅殺了大漢戰神韓信、趙王劉如意等人,她得罪功勳集團與宗親集團!但是呂后還是將這些功勳與宗親玩弄於股掌之間,平衡他們之間的利益衝突,成為兩集團都不敢惹的權威人物!最後呂后掌握了漢朝精銳中央軍,這支軍隊才是她權力的來源,任何敢於挑戰呂后權威的人,都會被處死,諸侯起兵反抗也打不嬴漢朝中央軍!


大秦鐵鷹劍士


呂雉一死,平衡打破,所以,實力強大的劉氏王侯動手了……

漢初,漢朝勢力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劉氏王室,二是功勳集團,三是諸侯王。

後來,諸侯反叛,異性王被滅,劉邦分封劉姓諸侯王,齊國大地給了庶長子劉肥,趙國給了劉如意。


劉邦死後,劉盈繼位,呂雉殺劉如意,削齊國勢力,其他一切如按照劉邦交代的行事,三股勢力平衡,司馬遷評價道:“政不出房戶 ,天下晏然。”

但劉盈死了……

劉盈一死,一,惠帝的兒子年幼,劉氏王室勢力變弱;二,諸侯王血緣關係漸遠了,支持王室的意願漸漸薄弱,內心有些蠢蠢欲動。

怎麼辦?

張良兒子,十五歲的侍中張闢疆站出來說話了,說出了呂雉的遠憂近慮,打算讓呂臺、呂產、呂祿統領南北軍。


(呂碌)

他們是呂澤、呂釋之之後,早年,跟著劉邦打天下,功勳集團同意了,接著呂雉又調整勢力,使之維持平衡。一,封呂姓人為王為侯;二,重用審食其,待在丞相位置上;三,讓呂碌的女兒嫁朱虛侯。

諸侯王、功勳集團肯定心有不滿,但不敢動手,呂雉手握大權,尤其是軍權,其次,是合法性,三是三方勢力大致平衡,四是呂雉的輩分高,又跟隨劉邦打天下,立天下,威信高,能威懾。

呂雉一死,皇帝依舊年少,呂氏家族勢力當權,這就是形成了強大的呂氏外戚集團,和劉氏諸侯王就出現了矛盾,齊王劉襄動手了,劉章也是……


功臣集團雖弱,但穩,劉襄一動,採用戰爭。而他們也動,採取政變,奪取先機,來個挑選皇帝候選人,討價還價。

漢文帝上位了……


史小二記


不奇怪啊!那些王侯將相有實力,但是也沒有呂后有實力吧。

漢初的外戚勢力,是以呂雉為首的朝班,不光強大還具有凝聚力。

所以並不容易對付!



但是呂后一死,對外戚勢力來說失去了主心骨。

蛇無頭不行,兵無將不動!

此時此刻出手才能事半功倍!

何況呂后的死,對外戚來說乃是大事,可以說觸不及防。

這時候出手那是趁其病要其命!我要是他們也是這個時間動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