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汽車將點燃華為汽車概念!!!

催化事件:

華為進軍汽車終有定論、上海車展要放大招

4月18-25日,第十八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2019年上海車展)將正式開幕。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進入到實際應用階段,2019年上海車展也首次設置了未來出行展區。因而,兩年一度的上海車展將是一場汽車與科技的年度盛會,也將是關注這一輪汽車產業變革與突破的絕佳平臺。

受此消息影響,東風汽車,東風科技均以一字板開盤,無視大盤跳水,牢牢封死!已經不具備介入條件。那麼相關華為汽車概念的股票還有什麼值得參與,以下為個人看法,望各位大神多多賜教。進入主題:

北汽藍谷 600733 ,理由:

1,子公司北汽新能源與華為於2019年1月28日在北京簽署了《全面業務合作協議》。雙方依託各自優勢,聯合“開發面向下一代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技術”。雙方聯合設立了“1873戴姆森創新實驗室”。

2,

華為慕尼黑“買馬”汽車製造專家,“密謀”造車或成現實

2019-04-01 09:32:32 來源:匯能網據知情人士透露,華為歐洲產品管理部正在德國通過內推途徑大肆“買馬”汽車製造專家”,主要負責華為汽車行業解決方案規劃設計。要求有 4年以上汽車製造行業相關工作經驗,熟悉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趨勢對行業帶來的影響和變化,熟悉車廠流程以及車廠與Tier1、部件供應商之間的運作機制。

華為與汽車產業淵源已久。華為參股的威馬汽車旗下首臺新能源汽車EX5已經正式下線,而這款車也被“花粉”親切的稱作華為汽車。

業內人士表示,華為這一次並不甘心只扮演核心供應商的角色,而是打算藉助代工廠的力量,推出華為品牌的汽車產品。業內人士表示華為極有可能通過位於加拿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和整車代工商麥格納。麥格納服務的品牌包括寶馬、捷豹路虎、戴勒姆等,目前在全球擁有294家工廠、87個工程研發和銷售中心,未來兩年還會在歐洲和北美各建一座新廠

華為在國內汽車領域的也早有落子,如若迎合中國市場需求,也極有可能將直接在華購買工廠,或者攜手本土汽車生產商製造整車。資料顯示,華為已與北汽藍谷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從信息化到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多維度展開深度合作;比亞迪與華為簽約共研智能化合作協議;此外,重慶長安也與華為再籤戰略合作 “強強聯手”推進智能汽車發展。

華為加入汽車“混戰”將使汽車產業也將迎來良性變局。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廠商“彎道超車”的必由之路,華為在品控與智能化等多方面也將給汽車帶來更多的賦能。2017年,國內汽車銷量達到2894萬輛,連續9年全球銷量第一。截至2018年9月保有量2.35億輛,預計2019年後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汽車整車、維修服務、金融保險市場規模大約7萬億元,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

關於麥格納,北汽藍谷公告,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擬與麥格納愛爾蘭共同出資設立製造合資公司,打造高端純電動乘用車製造基地,項目建設規劃產能15萬輛/年,項目規劃投資金額約20億元。麥格納愛爾蘭是麥格納國際的關聯子公司,麥格納國際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世界500強企業,為全球最大的汽車供應商之一。

那麼,華為汽車如果國內藉助代工廠,北汽是不是值得期待一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