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隸書和篆書用什麼筆最好

毛筆從筆鋒來說,有長鋒和短鋒毛筆。從筆毫的彈性來說有硬毫和軟毫,還有“兼毫”的,屬於軟硬適中的。

毛筆用什麼毫,怎麼選擇,確實也是書法家喜歡議論的一個話題。

我個人認為:初學書法,最好選兼毫毛筆,軟硬適度。

如果有了把握用筆的基本技法以後,再決定什麼筆也不遲。

​所以,學習篆書,也不要認為就需要如何特定的什麼筆。

那麼,學習隸書和篆書的毛筆,需要區別嗎?

寫隸書和篆書用什麼筆最好
鄧石如的隸書。

這個問題,好像沒有嚴格的必然性。

我多次說過,每一個人的肌肉反射敏感度的不一樣的。

所以,每一個人的毛筆選擇總是有差別的。

這個問題,又涉及與寫字本身沒有關係的肌肉反射。

古代沒有研究過這個問題,現代書法家,也沒有從個體肌肉記憶差異的角度研究過,所以,我就給大家說說,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毛筆問題。

為什麼有人喜歡軟毫毛筆,有人喜歡硬毫毛筆?

​我們一般的回答是自己的習慣,或者個性。

實際上,問題就出在肌肉反射,即肌肉記憶。

寫隸書和篆書用什麼筆最好
漢代早期的簡牘隸書。

我們每一個人的肌肉敏感度,是有差別的。

具體來說,有的人,肌肉彈性靈敏,有人沒有那樣靈敏,這就是差別。

這些差別反應在用毛筆方面,直接的擇筆就結果是,哪些肌肉靈敏的人,容易駕馭硬毫毛筆。

肌肉反射延遲的人,就喜歡選擇軟毫的毛筆。

這是什麼道理呢?首先,毛筆是毫硬的,那麼,相對使用起來反映要慢一點。

而肌肉反映靈敏的人,正好合適。也就是說,由於肌肉靈敏,就能補充毛筆不太靈敏的問題。

寫隸書和篆書用什麼筆最好
吳昌碩的篆書。

相反,如果肌肉反射本來就不太靈敏,再使用一支靈敏度不高的毛筆,那就增加了寫字的敏感度。

從寫字來看,那些流暢的書法,就是肌肉反射靈敏的人寫的。而筆畫剛建的書法,一般都是肌肉反射遲緩的。

所以,肌肉反映不夠靈敏的,就選擇軟毫毛筆,比較合理。

軟毫毛筆毫軟,所以,靈敏度就高一些。

​如果瞭解這一點,我想,寫字用什麼筆的問題,應該不是問題。

話又回到大家說的,擇筆,還是按照自己的舒適度,也就是與自己的肌肉靈敏度匹配就可以了。

寫隸書和篆書用什麼筆最好
吳昌碩的篆書對聯。

也許有人會說,篆書用筆變化不大,用硬毫筆。隸書用筆變化大,用軟毫。我覺得,這在習慣上說得通,從理論上是說不通的。

比如,寫篆書軟毫硬毫都可以,隸書也一樣。所以,這是一個與自己肌肉記憶匹配問題。

​那麼,肌肉匹配是不是應該硬道理?我個人認為,這只是一般的解釋。藝術,就是一個普遍性和特例分不清的事情事情。

最終藝術要看實踐。初級階段的要求和高級階段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再說,有人軟毫硬毫使用都挺好,而有的人,就一輩子喜歡軟毫或者硬毫。

寫隸書和篆書用什麼筆最好
伊秉綬的隸書對聯。

這裡我們只是給大家提供一種參考,一個思考,具體的實踐,最有說服力。

畢竟,書法是很個性化的實踐。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只是起步階段,可能我們都有一個迷惑的階段,但願這是一次解惑之談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