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有些科學家和數學家因發現了宇宙真諦而自殺,是真的嗎?

李禕濛



科學家和數學家的從事的工作雖然比普通人距離宇宙真諦更近,但是科學家和數學家也是人 ,而且還是人類裡比較聰明的那群人,智商高的人在心理方面想的也比普通人多,有時候煩惱和心理問題也會比普通人大,再加上天才往往都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所以科學家和數學家們的自殺原因往往是心理和生活上的打擊,而不是發現了宇宙的真諦。

前段時間自殺的著名物理學家張首晟是因為飽受抑鬱症的困擾才想不開的,和宇宙的真諦沒有什麼關係,而且科學家和數學家的自殺終究是極少數,而且都能找到原因,迄今為止並沒有哪位科學家和數學家被認為是發現宇宙真諦後受不了而自殺的。


人類的科學史才短短几百年,時至今日人類對宇宙的瞭解都十分有限,現在我們連宇宙的全貌都沒見過,宇宙真諦就更是聞所未聞了,一般認為理論物理學家距離宇宙真諦最近,因為廣義相對論這樣的理論可以完美預測整個宇宙,而物理學家們一直在試圖創立大統一理論,這樣一來宇宙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完全透明的了。

歷史上自殺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往往並不是最出色的,圖靈當年是因為同性戀而被閹割,之後想不開就自殺了,熱力學奠基人玻爾茲曼也因為抑鬱症自殺了。

宇宙的真諦是很不靠譜的說法,宇宙本身是沒有目地的,科學家們也只是去歸納總結宇宙規律而已,只要能掌握所有的宇宙規律,那麼宇宙將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來規矩,先來說下答案:物理學不存在?痴人做夢!

2018年12月1日,張首晟從美國斯坦福大學教學樓墜下,這位接觸“天使粒子”的科學家在美自殺去世,年僅55歲。

2003年7月17日,大衛·凱麗割脈身亡...

1988年4月27日,韋利尼·雷格斯沃夫...

1954年6月8日,阿蘭·圖靈...

1954年,欸德溫·阿姆斯特朗從十三樓躍下...

1806年,尼古拉斯·盧布朗...

1932年,喬治·伊斯曼...

1937年,華萊士·休莫·卡羅瑟斯...

......等等等等


我們這裡先以最崇高的敬意獻給這些去世的科學家,接下來我們來談論這個問題,我的答案套用了《三體》中的一句話:物理學不存在,這也是書中科學家自殺的原因,我認為很適合這個問題,題目中說科學家是發現了宇宙的真理才選擇...這完全是胡說八道。

科學家和我們平常人一樣,都是兩個肩膀支著一個腦袋,但與我們不同的是,這些科學家往往會陷入一個問題的漩渦,一個牛角尖,所以得抑鬱症的概率要比平常人要多很多倍,這也是科學家選擇自縊的主要原因 當然,還有其他比如生活、感情、經濟的等原因,但“發現宇宙真理”這種話,還是和《聖經》說去吧。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進行討論,如果喜歡請點上一攢


時間史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

科學家自殺,就是自殺了!

愛因斯坦死前曾燒燬大半資料,理由是不適合人使用!

但其實愛因斯坦真正發現的是自己(神性),自己本身就是最高科技!聯動,宇宙規律!

但如何跟人解釋呢?有些國家的人在排擠唯心主義!

所以不能說,只能自己悄悄離去!

也就是說,所有人所做的一切,僅僅限於體驗!成就物是人非,也都是體驗!

這就導致科學家苦心積慮的研究成為了花拳繡腿!真正的宇宙總部說,你只是在體驗研究而已!宇宙總管說,在這個世界,我想要什麼,想研究什麼,根本不需要你那麼費力!

所有人在外像中的掙扎都是體驗,實際上成就與否是內心決定的!

離開心有四步!第四步發生殘廢後再不醒悟,人強制復位重生,也就會發生死亡!

宇宙沒有你想的那麼笨,反而他更聰明!


走向越好


知道人為什麼生命有限嗎?知道人為什麼會生病嗎?知道人的精神,肉體和靈魂是可以分離的嗎?知道人死後會去哪裡嗎?太空宇宙和我們究竟是什麼關係?

我覺得人類的科技其實是被封鎖了,並不是說我們在研究這個東西,而是所有的科技都是已經存在的,而我們只是像螞蟻往山上爬一樣,只是爬了一點一點。為什麼科學家達到一定的成就之後就會瘋掉?江郎才盡,或者是自殺呀?因為他的大腦被封鎖了。

我記得有一個人說過,好像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有很多人做夢去過很多地方,有很多研究課題,在夢裡有很多靈感找到了答案。所以這就好像是在說,如果你達不到那個成就,那麼做夢也會讓你得到答案。而一旦你超越了你被規定的那個成就,那麼後果很嚴重,也許以後的研究都沒有結果,或者是生病了?或者是死亡啊,或者是精神變得有問題呀,就是你的大腦已經被鎖死,沒有再繼續研究的可能。

因為科技是需要延展和學習進化的,不可能今天剛會鑽木取火,茹毛飲血,明天就開宇宙飛船,時空穿梭!


剛子說車


因為發現“宇宙真諦”覺得人生不再有意義就自殺?這是真的在胡扯。儘管確實有不少科學家自殺的事件,但那更多的是因為個人心理問題,而不是發現了真諦。

宇宙的真諦不是簡簡單單就能瞭解到的,只能去深入去觀測,數學演算、實驗都只能從理論上說明一些事,要去驗證結論就需要去觀測探究,光指望腦子想,是不能知道宇宙的真諦的。人類科學發展史另一程度上可以說是觀測手段的發展,即便現在可以利用巨型望遠鏡觀測100多億光年的宇宙深處,但人類把握到的宇宙規律還不到宇宙的0.1%,所以即便是某一領域的大牛,也無法瞭解宇宙“真諦”。

德國化學家維克多·梅耶,在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領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痴心於化學研究,但這種生活可能比較枯燥,也可能會經歷很多失敗,在經歷過幾次精神崩潰之後,1897年他選擇服用氰化物自殺,死時年僅49歲。前蘇聯科學家韋利尼·雷格斯沃夫,在無機化學領域具有突出成就,在切爾諾貝利事件的原因調查中被輻射傷害,健康狀況急劇惡化,同時也由於對於自己的貢獻長期得不到肯定的抑鬱情緒,然後自殺了。

查查那些自殺的知名科學家,更多的是精神方面出了問題,也有現實和期望不符,前不久跳樓結束生命的美國華裔科學家張首晟也飽受抑鬱症困擾,就是沒有哪個是發現了“宇宙真諦”。


來看世界呀


我想至少有超過一半的頂級科學家、數學家精神有問題。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就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嚴重精神問題。其他還有非常多的例子。

我不贊成很多人說的這種問題是“無稽之談”的說法,如果列舉數據,我想科學成就與精神疾病是有關聯的。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為什麼有這種關聯呢?

按照智商理論,西方白種人的超級天才般的高智商人的數量方差要大於東方亞洲黃種人,雖然白種人平均智商不如黃種人。偏離平均數據的個體,基因上可能就已經“微變異”,變異帶來的,要麼精神上有問題,要麼身體上有問題。當然變異本身是進化的本質,然而歷史總是選擇那些能夠適應生存的留下來並傳播下去,這是一個相當長時間的過程,其間過程中的個體,就表現出與其他個體的不同了。

另外,我認為抽象意識本身就是海量感應意識的群體性相變,是”變態”的感應意識。微變異,是自然的進化法則,這才是生命的特徵。這些微變異的意識的主體,就是這些天才們承受著變異帶來的科學成就,也承受著身體上的痛苦。


探索貓


細數歷史上自殺的科學家,大多都是這幾個原因:心情抑鬱、不被認可、物理學突飛猛進,感到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長期勞累、身心俱疲、加上生活、情感等因素,最終促成了他們的自殺,以結束自己的一生。

天才艾倫菲斯特,他自殺的原因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生活上的困難,他自己有一個患有唐氏綜合徵的兒子需要照顧,加之在學術上感到力不從心,因為當時正處於量子力學迅猛發展時期,心力憔悴最終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天才玻爾茲曼,他自殺的原因也是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家境,他的父母、他的兒子都離開了他,另一個是學術上的爭論,他的理論不被當時物理學界認可,最終造成了自己心情抑鬱,無法排解,久而久之增加了自身厭世情緒,遂選擇了自殺。

天才化學家維克托·梅耶,由於工作過度,加上對於自己的過高期許,久而久之患上了神經衰弱,神經受損的他經常吃一些安眠藥,常常面臨著精神崩潰的侵擾,卻還總是在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繼續投身高強度的化學實驗,他的神經已經筋疲力竭,最終他選擇了服下氰化物自殺。

天才也是人,也有咱們普通人五味雜陳的情感,而且,他們所承擔的壓力有時還要比我們還大,精神抑鬱是這些天才們常有的症狀,如果長期得不到排解,就釀成了最終選擇自殺的悲哀結局。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科幻船塢


有可能,深有感觸,對他們來說越他麼高智商越接近這種狀態,智力頂高的只喜歡看紀實片,精神食糧只能靠自己創造,別人給不了,太低級通俗,而且高處不勝寒找不到與其他人的共同語言,所以他們會試圖找到同類能有共同語言和能被瞭解的人,在孤獨和解空一切時他會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死亡充滿了誘惑,況且它的大腦正在飛速運轉意識幾乎無處不在,文藝中的矛盾糾葛戰鬥諷刺挖苦嘲笑會使之遭到切膚之痛的打擊,因為那時他(意識)就在那,似乎無處不在,他的對話能力被無限放大,而且會被打的昏昏惡惡,一轉身就能忘掉一件剛才轉身前的事,幾近瀕死,若是心理素質不夠強大,求生毅志不是極強,會很輕易的毫不猶豫的選擇自殺,2016年到年前我受了三年罪,似乎才恢復到2016年之前的狀態,忘了告訴你們最要命的是你在那種狀態中連旁邊至親的家人都不瞭解你在經歷什麼?而你還不能說,說了絕對會被送進精神病院,就是在那種狀態下我才有瞭如今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學問和見解,感覺那時智商恨不得跑到了一兩萬加,簡直像個神,我看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有些在頭條都不能說,沒那狀態了又沒法證明。我是個普通人,智商一般般,沒有好記性,猶其不擅長記幾月幾號星期幾,那些屁事,😊而且經歷那些個屁事使我看到了一些與世界很同頻的人,而且還發現了一些新的知識,😄也算是補償了,還給你們率先趟了一趟路,😥可惜沒人付錢給我幹這事,也沒誰能為我的這些遭遇買單😒


依偎法海嫁許仙


沒有人會發現事實,否則就是神了。大家想一想人類和動物有什麼區別?野生動物在大草原上無憂無慮的生活,沒有人類打擾,有一切的自由,但是弱肉強食,那一天就被別的動物吃掉。有一天人類給動物蓋好遮風擋雨的房子,準備好草料,把動物都吸引過來,讓動物住大房子吃草料,但是動物必須為人類工作,每天工作8-12個小時,換取吃草料和住房子的資格。各種動物都來到了這裡替人類打工,這裡就變成了一個城市。貪婪的人類為了榨取更多的利潤,就讓房子和草料漲價,動物們每天的工資只夠吃喝,沒有多餘的錢住房子,就只好和人類簽訂合同,就是沒有自由,必須為人類工作一輩子,死了之後身體也必須被人類吃掉。大家說草原上的動物好還是城市的動物好?這些動物只不過換了一種生活方式,哪一個動物能看開人類的險惡用心,這裡的動物和人類就是現在的我們和統治者(規則制定者活著是神),我們在這一個圈子裡根本看不到什麼東西來利用我們改造地球,就像動物看不到人類一樣。如果有個別的動物明白人類的險惡用心,動物會不會自殺?如果真有這樣的動物,人類就會說,這些動物精神有問題,我們和這些動物何其相似。


虎子135842526


很顯然,這種想法沒有根據,因此是不正確的。

為什麼?還是先讓我們瞭解一下二百年來那些不幸結束自己生命的科學家們的離世原因,同時也為了再次追憶和緬懷他們為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

1806年1月16日法國化學家和外科醫生尼古拉斯·盧布朗朝頭部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63歲。自殺原因:無力籌措資金經營拿破倫政府歸還給他的工廠。主要成就:史上首次利用海鹽和硫酸作為原材料批量生產蘇打(碳酸鈉)。

1897年8月7日,德國著名化學家維克多·梅耶服用氰化物自殺,時年49歲。自殺原因:過度工作導致神經系統受到極大損傷,靠吃安眼藥維持工作,晚年病情最終發展至精神崩潰而無法自制。主要成就:作為一名天賦過人的化學家,他對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領域都做出過重大貢獻。1872年發明烷基碘和亞硝酸銀合成生成硝基烷方法;1875年提出伯、仲、叔硝基烷類化合物的識別法;1892年發現碘氧基化合物,同年還發現鄰位取代的苯甲酸衍生物的酯化原理;1894發現碘鎓化合物;另外他還出版過大量的化學研究專著;一生最大的成就也許是他發明的用於測量蒸汽密度的維克多·梅耶儀。

1906年9月5日,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和哲學家路德維希·玻爾茲曼在度假時租住的屋子裡自殺。身亡原因:長期的過勞工作和持久的論戰使他的心理備受煎熬,罹患狂躁抑鬱症。在他的“原子論"與奧斯特瓦爾德的“唯能論”的曠日持久的爭論中孤軍奮戰,心理備受折磨,痛苦與日俱增且無法排遣。1900年曾自殺未成,以後又在教授哲學課程時對自身能力信心不足。晚年疾病纏身,62歲時雙目幾乎完全失明,劇烈頭痛、坐臥不安、情緒絕望。自視甚高與極端不自信的性格、過度的工作、持久和激烈的爭論以及由此導致的心理和身體疾病最終催垮了他。主要成就:發展了通過原子解釋預測物質的物理性質的統計力學,從統計意義的角度對熱力學第二定律進行了闡釋;將麥克斯韋速度分佈律推廣到保守力場從而推導出玻爾茲曼分佈律;創建了玻爾茲曼方程,推導出熱輻射定律,即斯忒藩-波爾茲曼定律;堅定捍衛了原子論。

1932年3月14日美國柯達公司創建者,膠捲發明人喬治·伊斯曼向胸部開槍自殺,時年77歲。自殺原因:持續的脊柱劇痛導致抑鬱。主要成就:研製出卷式感光膠捲,即“伊士曼膠捲”,發明乳塗敷機及轟動世界的便攜式的家用照相機。

1933年9月25日奧地利數學家、物理學家保羅·埃倫費斯特在安排好其他子女後,射殺了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小兒子,然後自殺,時年53歲。自殺原因:嚴重抑鬱症。主要成就:提出絕熱不變量概念;在量子物理學包括相變理論和埃倫費斯特理論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

1937年4月29日美國化學家華萊士·休謨·卡羅瑟斯在美國費城一家飯店的房間裡飲用了摻有氰化鉀的檸檬汁而自殺身亡。自殺原因:卡羅瑟斯生活一直消極、精神抑鬱。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但未獲獎及他喜歡的孿生姐姐去世給了他最沉重的打擊。主要成就:發明世界上第一種合成纖維聚酰胺66,即尼龍。

1941年6月1日,德國神經生理學家漢斯·貝格爾上吊自殺,時年68歲。自殺原因:長期的臨床抑鬱症和嚴重的皮膚感染。主要成就:世界首次發現α人腦電波,並且第一次描述了癲癇病對大腦的影響。

1954年1月31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學教授,調頻廣播技術的發明者埃德溫·阿姆斯特朗跳樓自盡,時年63歲。自殺原因:身陷捍衛調頻專利權的專利糾紛及病魔纏身。主要成就:發明超外差式接收機、頻率調製技術,解決了無線電收音機的天線和噪音問題。

1954年6月8日英國二十世紀偉大的數學家、邏輯學家、計算機科學之父、譯碼專家艾倫·麥席森·圖靈在吃下一個含有氰化物的蘋果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41歲。自殺原因:因同性戀遭受18個月的監禁和藥物閹割,最終不堪忍受恥辱與懲罰帶來的痛苦選擇自殺。主要成就:在科學特別是在數理邏輯和計算機科學方面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他的研究成果為現代計算機技術打下了重要基礎。他第一次把計算和自動機即“圖靈機”聯繫起來,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把"圖靈機"的“停機問題”作為研究許多判定問題的基礎;解決了兩個著名的判定問題,提出帶有外部信息源的圖靈機概念,並由此導出“圖靈可歸約”及"相對遞歸"的概念;在二戰中從事密碼破譯工作和電子計算機的研發,在自動計算機中採用了二進制概念;提出著名的“圖靈測試",為後來的人工智能科學提供了開創性設想;發表著名論文《形態發生的化學基礎》。

1988年4月27日前蘇聯科學院士、卓有成就的無機化學家韋利尼·雷格斯沃夫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自殺原因:在負責調查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時遭到輻射,之後健康狀況急劇惡化,同時也因工作不獲承認而患抑鬱症。主要成就:不詳。

2003年7月17日,英國生物戰專家、世界最著名的研究伊拉克前生化武器項目的權威人士大衛·克里斯多夫·凱利在牛津郡散步時吞下29片止痛藥並割開手腕去世,時年59歲。自殺原因:被迫捲入英國政府對伊拉克戰爭的誠實性爭論,身心遭受來自國會的巨大壓力。

2018年5月10日澳大利亞生態學家和植物學家大衛·古德爾在瑞士醫師協助下離開人世。自殺原因:因年老和健康惡化厭世。主要成就:撰寫30卷的《世界生態系統》鉅著。

2018年12月1日世界著名華裔物理學家,"天使粒子"發現者張首晟自殺身亡,時年55歲。自殺原因:長期受抑鬱症折磨。主要成就:在量子霍爾效應、高溫超導體、自旋霍爾效應和拓撲絕緣體等許多領域都作出了重要的基礎性貢獻。開創了拓撲絕緣體研究;理論上預言“量子自旋霍爾效應”並與德國科學家合作進行實驗驗證研究;理論預言“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並與中國科學家合作進行實驗驗證研究;2017年張首晟及其團隊發現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這一發現證明了存在一種比量子還小的單位,對目前和將來的量子理論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從以上前12個不幸事件中明顯可以看出,工作過度、個人性格、理論爭論、專利糾紛、健康惡化、家庭原因等因素或單獨影響,或某些因素組合,最終導致這些英才悲觀厭世,自我了結生命,他們的死真的與發現宇宙真諦沒有一點關係。他們為人類留下的寶貴科學財富讓我們如仰望高山,他們以自殺離世又讓後人唏噓不已,莫不深切惋惜!

至於張首晟先生的離世,坊間頗多猜測,陰謀論有之,投資失敗論有之,某個重大獎項失之交臂論有之,等等。但一位曾接近張首晟教授人士向鈦媒體透露,張先生選擇自殺的真正原因或是因為學術生涯遇阻和無緣諾貝爾獎。2018年11月,即張首晟教授去世一個月前,"基礎物理學突破獎"公佈,除張首晟外,在拓撲絕緣體研究領域的兩位重要合作伙伴Charles L.Kane 和 Eugene Mele 均攬得此獎。消息人士透露,“這件事給張教授本人帶來了莫大的打擊”,因為他很可能與一直渴望的諾貝爾獎失之交臂。雖然張教授對拓撲絕緣體的研究是發現"天使粒子"的基礎,而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天使粒子”發現者的可能性也很大,但作為論文第四作者的張教授卻不太可能獲得諾獎,因為四人同時在同一項目獲獎在諾獎歷史上尚未見到。據知情人士透露,張教授得知其未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後心情低落,學校同事前往安慰,但最終未能阻止其自殺。由此我相信張教授也並非因發現了"天使粒子",找到了宇宙真諦而悲觀厭世。

在我看來,在所有科學家中,物理學家尤其研究微觀粒子的物理學家和研究天體的宇宙物理學家可能最接近發現宇宙的真諦,但是他們均活至天壽。

應該說,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居里夫人、普朗克、特斯拉和哈伯等應是世界上所有科學家中最瞭解宇宙真諦的大科學家,但他們卻未因厭世而自殺,更不想攀上帝這門高親。

但即使他們也不敢說他們找到了宇宙的真諦,他們的發現和發明也只是在無邊無際的科學大海的海灘上撿到了幾個貝殼而已。

從近現代粒子物理的研究和天文發現中我們可以看到,粒子從沒有最小,只有更小,宇宙沒有最大,只有更大,人類對宇宙真諦的探索永運不會終止,甚至可以說,我們將永遠無法找到宇宙真諦的全部。宇宙之外是大宇宙,宇宙之內是小宇宙,舊宇宙滅亡,新宇宙誕生……此過程無窮匱也!

普通百姓因各種挫折、各種因素了結自己的生命,為什麼科學家就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