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和作用,各自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孩子?

天地間的囚鳥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任何一方缺席都存在教育缺失。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作用和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由於父母的角色不同,性格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和任務都有所差異,重要的是,父母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以不同的方式共同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那麼,爸爸和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各自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孩子?

首先,爸爸可以用特有的號召力影響孩子。父親是孩子來到人間見到的第一個男人形象,是力量的代表,是強大的依靠,父親的形象在孩子眼裡一般都是高大、勇敢、無所不能的,是年幼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經常有爸爸陪伴的孩子,不但童年生活的很快樂,生活的很完美,人生也往往得以圓滿。父愛關係著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在他們的成長中,缺少父愛就如缺鈣。爸爸的陪伴,能給孩子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科學研究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要比女性帶大的孩子高,在學校裡的學習成績也會更好,走向社會也比較容易成功。缺乏爸爸的照顧,經常由媽媽帶大的孩子,性格往往很柔弱,依賴性也比較強,和同伴在一起遊戲時常常缺乏號召力。所以,也就不敢對別人發號施令,而且人際關係上也會有許多不足,不太會調節衝動情緒。因此,作為父親,要利用自己身上感召力的特質,多陪伴孩子,多帶孩子做運動、去博物館、看電影等等。

其次,母親溫柔、感性,帶給孩子安全和歸屬感。俗話說:媽在家在。可見母親在孩子眼中、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母親的個性和素養,會深深地影響自己的孩子,一個心地善良、性格溫和、通情達理的母親既在生活中會無微不至的照顧自己的孩子,同時又會用智慧和高情商去引導孩子朝著家長所希望的方向去發展,所以作家鄭淵潔曾經這樣說過:孩子的成長,成也母親,敗也母親!

3.一個好的家庭,大多是母親負責養育孩子,父親負責培養孩子的各種品質,比如堅強、勇敢、冒險、探索、挑戰、驗證等等。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單一的過程,不可能複製。父母要照顧商量,合理分工,共同合作,寬嚴並濟,因勢利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健康發展!


幼教手記


這個問題很大,有很多方面可以談。

今天挑兩個小點談一下。

1.父親的安全感

我不認路,孩子才三歲,每次和我在一起充滿了焦慮感。

迫不得已孩子自己認路,媽媽,走這邊。

媽媽,原路返回,不要走新路,會走錯。

和他爸爸在一起,他就安心的跟著走,當一個小孩。

我經常和他說,走錯路也沒什麼,看到的風景也不一樣。

他還是很焦慮,怕我把我們倆都帶丟掉。

這就是孩子在母親不擅長的事情上沒有安全感。

比如方向感,比如運動,比如體力。

父親的無所不能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自信,開朗,大氣。



2.母親的心裡安慰

同理,當孩子遇到什麼委屈,情緒上很難過的時候,他會選擇我。

我會安慰他,我知道你很難受,我也很生氣,下次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父親一般就會粗暴的說,男子漢,哭什麼哭。

母親的溫柔和安慰給孩子情緒上很大的安慰。

孩子會知道,不管他怎麼調皮搗蛋,媽媽怎麼訓斥他,卻依然會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3.一個健康的家庭需要父母雙方共同的付出

所以,父母佔的比例都很重,孩子需要學習到父母身上不同的特質,得到不同的安全感。

單親家庭為什麼那麼難,就是又當爹,又當媽。

而很多技能不是學習就能達到的。


周南筠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

如果爸爸愛孩子的話,那就愛她的媽媽,如果媽媽愛她的孩子的話,那就好好愛自己。在這樣的關係裡,孩子學會了三種愛,第一,在媽媽身上學會愛自己;第二,在爸爸愛媽媽的關係裡學會了給予愛;第三,在媽媽身上學會了接受愛。

這世上,唯有無條件的愛才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在0-6歲這個階段,奠定了我們生命的底色。

專注0-6歲幼兒150蒙氏數學教育,歡迎瞭解。


蒙媽荊荊


爸爸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作用,地位就不談了,因為優秀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沒有地位高低之分,但要合理的建立你在孩子面前的威信。0-3歲爸爸媽媽要細心呵護照料,建立親子間的親密關係;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最佳時期,這期間爸爸媽媽不光要做到優質的陪伴,同時還需要給孩子立規矩,告訴孩子什麼事情可以什麼事情不可以;7-12歲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爸爸媽媽要引導孩子怎樣讀書怎樣學習,要制定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計劃;12歲之後孩子就開始有叛逆期了,這個階段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過於嘮叨,要理解、尊重和體諒孩子,一定要把他當做一個大人來相處,要懂得合理地和孩子溝通。

只要爸爸媽媽在以上幾個重要階段把孩子教育好了,等孩子長大了自然而然會很好地融入社會,爸爸媽媽也就不會為成人後的孩子各種操碎心!

教育孩子任重而道遠💪🏻,希望每位爸爸媽媽都能認真對待!


touch


心理學上說,關係就是一切。

我們的幸福來源於建立的關係,我們的痛苦也來源於關係。


3歲之前,孩子與媽媽之間的關係為孩子的安全感奠定基礎,

過程中爸爸的存在逐漸顯現,是孩子打開與世界建立關係的藉口,

之後孩子才會更加順利在幼兒園開始與更大的社會建立關係。

逐漸同伴對孩子的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孩子的成長中,爸爸媽媽都發揮了不同的作用,並且在不同階段也各自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需要力量的時候,需要爸爸,需要細節的時候需要媽媽,等等,這個要根據每個家庭的氛圍來定,但無論怎樣,都既要給孩子愛也要給孩子自由。


什麼是愛與自由?

愛很好理解,但自由是什麼,自由是不過分的愛,一般在我們的家庭中,好像管我們最多的是媽媽,穿不穿秋褲要管,喝完一口湯再要去喝一口湯要管,等等很多小的事情,讓孩子比較沒有自我的空間,爸爸也是如此,掌握愛與自由的原則,在相處中很多事情就很容易解決了。


青青藤教育


媽媽主要負責衣食住行,爸爸呢,以教導為主,一般孩子都比較親近爸爸,爸爸分析問題時,會比媽媽理智。媽媽和爸爸是統一戰線的,唯一目的就是帶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