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热闹的南京夫子庙庙会,小老百姓买了个头饰喜不自禁


中国人向有“北有天桥,南有夫子庙”之说,夫子庙是南京悠久历史的市集,集历史、宗教、建筑、文化、艺术、民俗、饮食、商业于一体。政治上有改朝换代,权力有起起伏伏,但夫子庙的繁华却是超越时代的,彷彿是向往繁华的永恒人性的象征,更有甚者,即使北京的天桥已完然没落的今日,夫子庙却是一年比一年光彩夺目,秦淮河畔的盛景较之当年,毫不逊色。

游人如织。古典戏剧《桃花扇》描写秦淮河畔:“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这是一出刻画南明兴亡的历史剧,以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大时代中人性的善恶,其中秦淮河畔迷醉对照家国之沦亡,感人肺腑。

小贩叫卖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灯饰是秦淮河的盛景之一,明代盛行灯船,穿行河上的船无论大小,均悬挂著彩灯,凡游秦淮河必乘灯船,只见夜里彩灯穿行于楼宇之间,如梦似幻,令人流连忘返。


前方可见传统明清建筑,对照著四处悬挂的彩灯,堪为充满古意的街景。1985年以后,夫子庙地区重建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白鹭洲、中华门、以及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皆重新规划,许多商店、小吃店门面都改建成明清风格,以恢复传统的繁荣景象

一名小贩提着灯笼沿街叫卖,灯笼造型较为简单,应是南京近郊农民利用农闲制作而成,利用元宵节来城市里赚点钱。



舞狮,有著卡通化的喜剧造型,尽管舞起来缺乏雄赳赳的气派,却逗趣一足,设计者也算是别出心裁。

一家彩灯商贩在角落桌椅扎彩灯,这是一项传统民俗工艺,过去农民多能掌握这项技能,利用农闲扎彩灯送到城市贩卖,不过造型精致、体积大的彩灯却需要高超的工艺,只有专门的工匠师傅才有制作的本事。这张照片纪录了商贩扎彩灯的工作情形,十分珍贵。

鸟贩在店里展示各种珍贵的鸟类,供顾客选择。尽管在民俗休闲活动,南京不似北京存在一个遛鸟文化,但养鸟、赏鸟亦众,夫子庙一带就有多家鸟店,供爱好者挑选。

奇珍异兽展示场,上面打出广告画“南洋新到动物团金花大蟒”,以招来客人。游客只要付钱买票就可满足好奇心。说来巧合,这类似巨蟒怪物,或天生畸形的兽类,或甚畸形人招揽客人买票观看的戏法中外 皆然,而且自古代就有,多半是附随著马戏班游走村落展示,或许,利用人性的窥视心理牟利,是不分东西的。


水仙花贩卖,传统中国人过年,客厅会摆上水仙或金桔,以求吉祥。夫子庙一带有多家花店,鲜花露天摆放,无形间也使得市集变得鲜艳多彩。

一名妇女买了一件小花饰,走出市集时还低头细看,嘴角不禁露出笑意,似乎显示浓厚年节气氛中的一丝幸福感。无论世道如何变化,小老百姓内心所求不过是日常食衣住行的小节罢了

一个外国家庭开着发亮的名贵轿车到夫子庙逛街,中间的女孩手上拿著一支刚买的彩灯,引起路人侧目。南京是首都,驻有大批的外国使领馆和商社,存在一个外国社区,夫子庙灯会期间常见洋人也来此感受过年的热闹。

一名旧书店的老板与一名顾客讲价。夫子庙也有旧货市集,包括古董和旧书,有些版本古籍具有珍贵的价值,一些文化人常来这里找东西,凭着有文化底子的慧眼,有时也有重大的文物发现。尤其南京为六朝古都,流落民间的古董文物十分丰富。

掷圈圈游戏,这也是常见的园游会游戏,其微妙处在于利用人性中接受挑战与冒险一搏的心理。如果商家将这些物品直接销量,可能乏人问津,可是如果加上掷圈圈的游戏,顾客便产生某种“赢”的刺激感,即使落空也会带来惊呼与欢笑,因此顾客看到的并非是礼品的价值,而是付钱购买或得或失的小小刺激,照片中的两位女士打从心里的笑容即说明这种游戏的诱人之处


几位游客吹起肥皂泡泡,亮晶晶的小圆球飘浮空中,犹如时代的幻影,尽管政治上有改朝换代,但追求热闹繁华似为人性所向,夫子庙五颜六色的光彩是超越时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