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成績三分來自教、七分來自管中的管應該怎樣去管?

孝行農村


概念描述

首先類似的說法有很多“三分教,七分練”、“三分愛,七分管”、“三分教七分”等。

題主所說的“三分教七分管”,來自於農業用於“三分種,七分管”,意思是說想有好的收成,就應該“種”下優良的種子,然後要對種子進行養護管理,比如澆水、施肥、除草等,這樣才能獲得豐收。

常規解讀

很多人對這裡管的理解為對學生或者班級的管理。

因為很多學生並不知道學習重要性,並沒有學習的自覺性等,通過學校和老師的管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高效的學習,從而取得好的成績。

另外還有一些不太實用的理論性的解讀。

我的理解

雖然很多諺語,有很多的科學成分,但是不要生搬硬套。

比如“三分教,七分練”也是挺有道理。教給學生,學生上課能“聽懂”,但是聽懂不等於掌握,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師講課的時候學生反映是都聽懂了,但是做題還錯的原因。如果不練習,就無法檢驗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真正能靈活運用,就無法鞏固知識。

“三分教,七分管”我的理解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多文章寫的看似很好,但是沒有實際作用。很多老師口號喊得很好,“三分教,七分管”甚至都能寫出一篇文章發表,但是教學依然是因循守舊,以前自己老師怎麼教自己的,別的老師怎麼教學生的,自己就怎麼教。顯然這並不能讓老師教的更好。

我認為核心是老師自身要多思考,傳授給學生更高效的學習方法。比如拿英語來說,很多老師下一節課聽寫上一節的單詞,每節課都如此,看似也沒問題,很多老師都這麼做。其實問題很大,很多學生都是上課前一天晚上突擊,應付完默寫就完事。然後期中期末前都忘的差不多,再突擊。導致單詞記得非常不牢固,而且非常痛苦。如果老師能夠傳授給學生遺忘規律記憶法,而且為什麼非得強迫當場記住呢?其實不強迫立馬記住,反覆記憶,帶到句子裡記憶等等效果更好。讓學生反覆翻看詞彙,重點翻看不會的詞彙,然後聽寫的時候隨機聽寫效果可能會好很多。

再比如完形填空,很多學生做完,就完了,最多抄上去讀讀,其實作用不大。不應該抄上去,應該蓋住答案回憶,這樣空的地方單詞是通過思考提取的,印象非常深刻。

再比如老師讓學生做錯題集,但是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老師,老師只檢查錯題集有沒有寫,潛意識裡認為寫了就不會錯,寫的認真就是學的認真,就錯的少。其實並非如此,很多學生只是為了應付作業,寫了錯題集並沒有認真的去看,沒有反思為什麼會錯,這樣錯題集就是一種形式,對學習沒有很大幫助,很多學生錯的還會錯。錯題集反覆看的重要性遠比多積累更重要,寫了不看和沒寫區別不是很大。

其他題型和學科也都類似。

老師如果不能轉變思想,學生如果不能主動總結方法,那麼這些多半隻是口號和雞湯,沒有太大意義。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評論或私信我。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伸出您的小手點個讚唄!也歡迎評論補充和交流,也歡迎關注我,您的鼓勵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明明如月學長


你這句話來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吧!

一個管理得好的班級,學生成績一定也要好些,所以說管得好,也是學生成績好起來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要說怎麼管,我個人覺得真不怎麼好說,教無定法!面對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管理方法肯定也要因人而異,有的學生喜歡戴高帽子,有的學生很內向,有的學生心理成熟的早等等。那我們做老師的在管理學生時,做到公平對待和評價每個孩子,讓孩子們覺得老師愛他們,那即使你很嚴厲,學生也會愛戴你,親其師信其道,學生願意學了,成績自然就好了。以上說的主要針對小學和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因為我沒有教過高中及以上)。

其次,家庭管理也很重要,家校聯合得好就更完美了。總之,教育沒有固定的模板,也不能亂搞實驗,更不能簡單粗暴!用心管理!

個人實際工作的一點感悟,大家批評指正!




德智勤誠睦造


學生成績三分教,七分管,主要是指小學生和初中生的,這些學生年齡尚小,學習目的不明確,不會像高中生或者成年人知道為什麼學習,自制能力有限,需要家長老師的“管”,這個話裡主要是指老師的“管”。這個“管”,是管教管理之意。具體指:

1、課堂紀律管理。教師上課一定要注意課堂教學的聽說寫等節奏變化,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要隨時注意學生聽課紀律,提醒走神的學生。喜歡做小動作、隨便說話的孩子很多,如果教師只顧自己講課了,有些孩子就會遊離課堂,聽課作業都沒有多大效果。優秀教師的課堂就是一大將軍帶領下的部隊,全面步調一致還高效率,這就是平時管理嚴格的結果。

2、作業管教。作業要求高,出錯及時指出來及時修改,出錯多的指導講解。管理教育要跟上。

總之,就是對學生要求高些,管理跟上,批評表揚要做好,這個“管”就是費心勞神費力的瑣碎的事情。


花自香17


“管”—— 自由

嗅到了十足的控制慾,雖說初衷為學生好,但,求放過!

“管”——管制?捆綁?禁錮?

首先,為什麼會有“教”呢?

出生本就一紙無字,俗話也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以得“教”,教學生——什麼該做,什麼不改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必做,需要怎麼做,怎麼做最好……

那要是學生都聽得進入,那才是出了鬼了,那也必然沒有了“管”

在座的都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往後的時光,是不是都籠罩在一種必須做和不讓做的氛圍中?是不是始終“管”總比“教”多了又多呢?是不是一邊理智覺得被管得對另一邊魔鬼又在拼命地掙扎和反抗這種“管”?

“莫管老子,老子愛咋咋地”

這句話無數次魔鬼地一次又一次地在我腦中閃現,一次又一次咬牙地被理智強壓下去,因為潛意識裡良心覺得畢竟最終目的是為我們好!真的嗎?

於是,惡性循環……

作為學生的我,呼籲“自由”——

沒有懷疑老師始終是為我們成績著想的初衷,沒有很強烈地反應對學校和家長對自己控制的不滿,也沒有故意引領惡性思想方向,僅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管”—— 適度自由

  1. 尊重學生的選擇。是,大人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飯都多,大人世界比我們成熟複雜多得多,大人知道許許多多我們不知道的事兒,相信大人總不會害自己!但是,也麻煩大人適度尊重和結合一下孩子自己的想法,畢竟最瞭解自身的無非孩子本身!
  2. 方式上。新時代,沒有恐怖的監獄和可憐的牢囚,人與人之間卻有一層又一層牢不可摧的思想隔閡,如果大人還總是藉著為孩子好的理由拿著皮鞭抽一下孩子走一下,總有一天會人仰馬翻!我們不抵制“管”,我們抵制的是大人“管”的方式而已!
  3. 請求平等!“管”必然有管理者和被管者,這是不是就體現出了兩個“階級”,大人管小孩已經是潛意識了,好像大人就應該對孩子嘮嘮叨叨、管裡管外,孩子就應該唯唯諾諾,做一個大人的乖孩子,然而,“你生了我,不代表我就得屈服於你,也不代表我就屬於你”我們難道不能平等交流嘛,是我們孩子聽不懂好話兒還是大人們根本就不想與我們好好交談?我覺得我們都需要反思一下!
“三分來自教,七分來自管”這話不假,是得教,是得管,教有教的方式,管有管的方法,“自由”也是一種“管”法兒!孤獨的教育領域創作者——胖胖兒不吃醋愛生活~愛隨記~愛分享~你的關注,我的w+


胖胖兒不吃醋


沒有統一答案。

孩子千差萬別。有的是“不打不成才”。有的是需要經常鼓勵、激勵。有的需放養,有的需圈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