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要想家業永續,一定要把私人財產與企業財產相隔離

企業家要想家業永續,一定要把私人財產與企業財產相隔離

你或許聽說過這句話:中國的企業家不是在監獄,就是在通往監獄的路上。

你可能覺得這句話有些誇張,但是,你放眼周圍,有多少企業家被判刑?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比較著名的,至少有上百位:年廣久、牟其中、楊斌、田文華、唐萬新、周小弟、李途純、蘭世立、黃光裕、黃宏生、顧雛軍、唐萬新、李途純、孫大午、吳英等等。

這些人都是中國的大牌企業家,當初他們都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不少人擔任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職務,還有20多人名列福布斯或胡潤百富榜,還有很多人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優秀民營企業家、三八紅旗手、風雲人物、傑出青年等榮譽。

除了這些大牌企業家之外,你再看看你身邊那些小有名氣的富商們,有多少曾經或者正在監獄服刑?有多少曾經輝煌一時現在卻負債累累東躲西藏?

這樣一批的優秀的企業家和富商,為什麼會一夜之間或被判刑入獄或傾家蕩產到處躲債?

細說起來,內裡的原因可能多種多樣,但是,有一條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這些企業家們,他們的家庭財富與企業財產之間缺少一道防火牆。也就是,這些企業家們,沒有把自己的私人財產與企業財產相隔離。

看到這裡,有的朋友或許會嗤之以鼻:嘁,我聘請的有法律顧問,我的法律顧問從來就沒這麼說過。

或許,你請的是企業法律顧問,他們沒有關注到你的私人財產;或許,你的法律顧問根本就不明白這一點。

你想想,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啥?現代企業制度是以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為依據,以規範和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的新型企業制度。

明白了嗎?公司制度是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的。啥是有限責任制度?簡單說來,就是公司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財產為限獨立對外承擔責任。有朋友如果還不明白,請閱讀我以前在本號發表的文章《什麼是法人?公司法人在法律上有什麼意義?》。

既然,股東對公司的責任是有限的,而公司的責任也是有限的和獨立的,在公司老闆(股東、企業家)和公司財產相隔離的情況下,公司老闆(股東、企業家)只要不是故意違法,一般是不會涉嫌犯罪的。

舉個例子:

案例1:張老闆擁有一幢商鋪大樓,主要從事服裝銷售店鋪出租管理生意,大約共有二百個經營小商鋪租賃出去,他每月都有穩定的租金收入現金流。為了少開發票不交稅,他便用女兒的名義在銀行開個帳戶,並通知部分不要發票的商戶將租金直接支付到女兒的銀行帳戶中,幾年累積下來,女兒的帳戶共收租金過千萬。

但張老闆沒想到,後來女兒女婿鬧離婚起訴到了法院,女婿向法官說妻子名下在銀行還有千萬存款,那是夫妻共同財產,堅決要求分割,而女兒告訴法官那是父親公司的錢,不是自己的收入。

如此一來,父親借用女兒帳戶收取企業往來經營款的行為被曝光在司法機關面前,如果法院向有關的司法機關發出司法建議書,或是女婿一氣之下到稅務機關舉報,那麼張老闆將面臨偷逃稅的刑事責任;如果這位張老闆是以公司的名義經營店鋪出租,還會涉嫌職務侵佔罪,同時,公司如果有債務沒有償還的話,張老闆還會面臨以其私人家庭財產與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的後果。

案例2

:企業老闆孫二聖計劃將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因資金不夠,便與妻子商議,將家庭所有的積蓄全部拿出來用於企業,同時還把企業的廠房並家庭僅有的兩套住宅一塊兒向銀行抵押貸款六千萬元。但是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後,流動資金仍然不足,最後導致資金鍊斷裂,無法繼續生產,而此時銀行借款到期,企業根本無法償還,這位孫老闆不但所有的投資拿不回來,企業的廠房及其家庭僅有的兩套住宅也被銀行拍賣,同時還欠不少工人工資無力支付,這位孫二聖只好外地討債,過年也不敢回來。

案例2所反映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我身邊就有很多,其中由名噪一時的民營企業家變成窮光蛋的也不在少數。

更讓人揪心的是,還有不少的企業老闆,仍在繼續走他前輩們已經走過的負債之路。你讓他請一位公司方面的專家為他把把關,他卻嗤之以鼻:嘁,我可不花那種冤錢!

除了上面的案例之外,企業財產和家庭財產不分的情況還有很多種表現,比如用企業資金購買家庭財產(尤其是不動產)、家族成員之間不同公司發生關聯交易、企業股東分紅為避稅採取股東借款的財務處理、企業虛假出資或抽逃註冊資本等等,這些現象,都有可能讓你一夜之間跌入深淵。

作為企業家,自己不知法不懂法沒關係,但是,如果自己不懂法,又不想花錢請法律顧問,那就成了盲人騎瞎馬,早晚會步入雷區。企業家創建一個企業,往往要付出一生的心血,千萬不要因為法律意識的淡薄、為了省幾萬塊錢的法律顧問費而不自覺地墜入違法犯罪的境地。無論做哪一個行業,首先應引入精通公司法律事務專家的意見,設立風險防範機制,理清私人財產與公司財產的界限,建立健全企業法律制度,理順流程,將合同引入企業內部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避免一般層面的法律風險的發生。

最後想說的是,無論我們的企業家們多麼忙碌,都應該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聽取精通公司法律事務專家(公司法律顧問)的意見,尤其是為家庭財富構築一道防火牆,以保障家業永續,財富傳承!同時,也確保你的企業永久、健康地發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