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訪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董鳳妮

強化服務理念 促進全民健康

——訪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董鳳妮


2019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之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和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也是我市衛生健康系統機構改革、轉變職能,履行新職責、展示新作為的開局之年。那麼,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將如何在“改革創新、奮發有為”的時代大潮中謀劃推進健康臨汾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的醫療保健服務?記者日前採訪了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董鳳妮。

董鳳妮告訴記者,2019年全市衛生健康系統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健康臨汾建設這條主線,強化一項保證:將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把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作為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深化3項改革:鞏固完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持續深化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確保機構改革各項工作有效銜接;實施3大工程:全面實施醫療質量提升工程、持續實施人才強衛工程、紮實開展健康扶貧工程;加強3個建設:加強法治監管體系建設、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著力推動健康環境建設;提升4項能力:大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快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穩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婦幼健康和醫養結合服務能力。

這其中,“看病難、看病貴”是老百姓最為關注的問題。如何突破這一瓶頸?董鳳妮表示,這就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建立形成政府辦醫體制,紮實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繼續鞏固深化醫改成果。具體做法:一是有序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要以構建新型醫聯體格局為著力點,本著“就近、管用、互利”的原則,逐步推進醫聯體建設向緊密型集團方向發展,由市級醫院牽頭,重點發展緊密型醫療集團,明確功能定位,實行醫療集團網格化協作,增強三級醫院防治結合職責,轉變行業監管方式,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同質化水平。要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著力點,建立健康“守門人”制度。把重點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簽約服務做實做深做細,加大家庭醫生能力提升、服務規範培訓,加強簽約服務考核,完善綜合激勵政策,落實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經費和簽約居民付費等分擔機制。上級醫院要給家庭醫生留一定數量的專家號、預約號,調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積極性,提升簽約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要以規範各級診療職責為著力點,合理劃分和落實各級醫療機構診療職責,暢通雙向轉診尤其是向下轉診通道機制,明確標準和流程,細化單病種分級管理要求,確保大醫院轉得出、社區接得住、家庭進得去。要以完善日間服務為著力點,在全市三級醫院全部開展“日間手術”的基礎上,擴大服務範圍,主動調整門診病種結構,逐步擴大日間手術病種範圍,減少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佔比,提升擇期手術比例,縮短平均住院日和手術等待時間,形成當日入院、隔日出院、方便患者的就診模式。二是強化“三醫聯動”,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加快完善全民醫保制度。試點引入商業保險等社會力量參與醫保經辦服務,鼓勵發展補充醫療保險,逐步建立與基本醫保相銜接的多層次、差異化的醫療保障制度。

認真做好“一站式”服務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城市公立醫院全面推開臨床路徑管理和按病種付費改革,在縣級醫療集團推行醫保按人頭總額預算打包付費方式,進一步擴大病種付費的病種數量和出院患者覆蓋率。大力推進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建設。推進醫保管理系統、醫療機構管理系統與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運用信息化手段,規範診療用藥行為,嚴格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切實加強綜合監管制度建設。加大對衛生健康服務全行業、全領域、全過程的事中、事後監管力度,形成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治理格局,營造良好的衛生與健康發展環境。

在全面推進健康臨汾的建設中,健康扶貧工作備受社會關注。董鳳妮表示,全市將繼續紮實開展健康扶貧工程,全面推進“健康扶貧三年攻堅行動”。一是創新方式暢通救治渠道。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保障範圍。進一步落實“三保險三救助”政策,鞏固兜底保障政策成效,確保貧困人口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綜合保障比例平均達到90%以上。擴大救治病種覆蓋面,將兒童腫瘤和塵肺病等病種納入我市農村貧困患者大病救治範圍。組建醫療義診團隊,以深度貧困縣為重點,採取集中診治和入戶診治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巡迴義診、送醫送藥活動。二是關口前移實施精準服務。以健康促進為中心,落實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大病重病就診、治療和康復有效銜接,慢病預防、治療和管理有效銜接,總體實現大病救治及時、慢病綜合防控、中醫服務延伸。持續推進“雙簽約”“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等便民惠民措施,持續提升家庭醫生團隊和鄉村幹部團隊“雙簽約”服務質量,因人因戶落實幫扶措施,因人因病精準管理。三是健全機制提升服務能力。加大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投入,利用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城市醫聯體、對口支援等載體和手段,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到貧困地區醫療機構,增強貧困地區醫療服務能力。

董鳳妮最後表示,新起點開啟新徵程,全市衛生系統將不忘初心,堅定信念,提高政治站位,突出重點任務,強化責任擔當,銳意改革創新,為建設健康臨汾、增進全市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臨汾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