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總結230個信用卡和網貸案例,告訴你一個心酸事實,不醒不行

有人說,銀行永遠都只會錦上添花,決不會雪中送炭

。深刻體會這一點,才能把握好和銀行打交道的尺度。這就是為什麼銀行需要你提供自己的資產和流水證明,相應值越高,給你的信用卡額度就越大,而一旦你的信用出現問題,如:逾期,馬上會降低你的信用卡額度。銀行不是慈善機構,銀行管理最核心的工作就是風險控制,確保借款能夠收回來,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邏輯。

律師總結230個信用卡和網貸案例,告訴你一個心酸事實,不醒不行

信用卡和網貸一樣,都是放貸機構根據你提供的基礎信息,作出評估之後,對你的授信借款行為。

信用卡這個物種被髮明的初衷,本來是為免除現金購物帶來的繁鎖,但隨著人們需求的提升,以及銀行逐利的本性,不斷地改變它的定義,賦予它借記的功能,並承載著銀行滿滿的套路:

1、正常人都能理解,如果你只是隨借隨還,銀行肯定無利可圖。所以,銀行總是鼓勵你的大額消費,然後會非常熱心地鼓勵你分期還款,然後收取日息萬分之五,而且是複利;

2、分期之後如果逾期,這是銀行最喜歡的,因為又可以收取未還部分月5%的違約金(以前叫滯納金),如果你一直逾期,每次都沒有足額還款,行長恐怕嘴巴都要笑歪了,只要你最後能還清,你就是銀行信用卡部門的利潤貢獻大戶;

律師總結230個信用卡和網貸案例,告訴你一個心酸事實,不醒不行

3、如果是取現,行長也很喜歡,因為不但可以收取日息萬分之五,還可以收2%的手續費。

……

網貸就更加不要說了,心不黑的人做不了網貸。

那麼,問題來了:很多人在辦理信用卡或網貸業務的時候,出發點都是通過藉助放貸機構的幫助,緩解自己的財務緊張狀況,實際上能實現這個目的嗎?信用卡真的有用嗎?

我們通過調取以往客戶數據庫的訪談記錄,抽取230個進入法律程序的樣本案例進行分析,得出這樣的結果:以2年時間為限,只有3.6%的人認為使用信用卡有利於緩解自己的財務狀況;8.7%的人沒有感覺,既未緩解也未加劇;87.7%的人覺得用了信用卡之後壓力更大,財務狀況明顯惡化。

當然,這批樣本有一定的片面性。按總樣本的平均值計算:其群體都是中低收入者,平均年收入為5.45萬元,所持有的信用卡總額度在15萬元以下,平均信用卡持有數量為3.8張,平均年齡為26.8歲。

律師總結230個信用卡和網貸案例,告訴你一個心酸事實,不醒不行

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那結論就非常有意思了。這也是本文要講的重點:年齡越小,經濟基礎越差,對信用卡的依賴越大,造成的後果越嚴重

很多人在陽光燦爛的年齡,人生一開始即已謝幕。不要問我為什麼會這樣說,你要去問那些信用卡欠十幾萬元逾期一年多的人。

通俗地說,不管是信用卡還是網貸,其實是不適合30歲以下的人使用,這種行為都是在透支未來。

對於沒錢的人,不但不能緩解財務狀況,反而會讓情況更加惡化。

87.7%的人都掉坑裡了,你還要繼續嗎?

我給社會底層年輕朋友們的忠告是:剪掉你的信用卡,永遠不要碰網貸和高利貸!

如果您有這樣的決心,請在下方評論區立貼為證!

如果您的信用卡逾期金額超過5萬元,想獲取怎樣降低或免除違約金的操作方法,請在關注《國強說法》之後,發送私信,關鍵詞:違約金

律師總結230個信用卡和網貸案例,告訴你一個心酸事實,不醒不行

律師總結230個信用卡和網貸案例,告訴你一個心酸事實,不醒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