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初期的黨員條件(從黨的一大至六大)

1921年7月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綱領》,這是黨史上關於黨的建設的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文獻。其第四條規定:“凡承認本黨黨綱和政策,並願意成為忠實的黨員者,經黨員一人介紹,不分性別、不分國籍,都可以接收為黨員,成為我們的同志。但是在加入我們的隊伍以前,必須與那些與我們的綱領背道而馳的黨派和集團斷絕一切關係即可。”綱領中的這些規定突出了黨員必須對黨忠誠和堅決擁護黨綱的原則。由於建黨工作得到列寧領導的第三國際的幫助,所以建黨初期對黨員國籍未做限制,這一規定一直延續到黨的六大,它體現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也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對世界革命的支持態度,具有明顯的國際主義特徵,是中共早期發展黨員的一個特殊現象。

1922年中共二大討論通過的黨章,第一次詳盡規定黨員條件和入黨手續。二大黨章中關於黨員條件突出了黨員必須加入黨的一個組織,開始注意和強調黨員的義務和權利。黨章第四條規定:“各級組織,為本黨組織系統,訓練黨員及黨員活動之基本單位,凡黨員皆必須加入。”列寧認為所有共產黨員都應該參加黨的一個組織,遵守紀律和接受教育,二大黨章堅持了列寧的建黨思想,表明中國共產黨是有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隊伍。二大黨章沒有分項寫明黨員義務和權利,但規定黨員有服從黨的決議、遵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按期繳納黨費等義務,在履行義務的同時黨員享有抗議權、議事發言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以及參加黨的會議的權利。二大黨章第二十二條規定:“凡黨員若不經中央執行委員會之特許,不得加入一切政治的黨派。其前已隸屬一切政治的黨派者,加入本黨時,若不經特許,應正式宣告脫離。”第二十三條規定:“凡黨員若不經中央執行委員會之特許,不得為任何資本階級的國家之政務官。”第二十五條規定:“凡黨員有犯左列各項之一者,該地方執行委員會必須開除之:(一)言論行動有違背本黨宣言、章程及大會、各執行委員會之議決案;(二)無故連續二次不到會;(三)欠繳黨費三個月;(四)無故連續四個星期不為本黨服務;(五)經中央執委會命令其停止出席、留黨察看期滿而不改悟;(六)洩露黨的秘密。”這些規定為黨在當時嚴酷的環境中生存發展提供了保障,其所凸顯的都是對組織的服從和忠誠。對黨員忠誠於組織的規定從二大一直延續到現在,是黨員條件內在的、核心的根本要求。同時,在強調組織歸屬的基礎上,黨還結合實際進行了一些特殊規定,如在第二十六條規定:“失業及在獄黨員均免繳黨費。”體現了黨組織對黨員生活的關懷。

1923年中共三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第一次規定了新黨員候補期(後改稱預備期)及候補黨員和正式黨員的權利和義務。其中第二條規定“候補期勞動者三個月,非勞動者六個月”。“候補黨員只能參加小組會議,只有發言權與選舉權,但其義務與正式黨員同”。第四條規定允許黨員“自請出黨”(即自行脫黨),顯示出當時黨員個人政治傾向的選擇權已得到尊重。黨的三大還通過了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決議,同時也明確規定在黨員加入國民黨時,黨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這一點與黨的一大黨綱所規定的不承認黨員雙重黨派身份有所不同,它體現了共產國際關於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合作的指示,更符合列寧關於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無產階級可以和資產階級暫時妥協與合作的策略思想。緣於當時中國的革命力量遠不如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強大,同國民黨合作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進行革命,是黨對形勢進行正確判斷所作出的決定。國共合作促進了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工農運動,有利於共產黨走上更廣闊的政治舞臺並得到鍛鍊和發展。

1927年中共五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首次明確了入黨者的年齡必須滿18週歲。

1928年在莫斯科舉行的中共六大通過的黨章特別強調了共產國際的領導,其第二章規定:“凡承認共產國際和本黨黨綱及黨章,加入黨的組織之一,在其中積極工作,服從共產國際和本黨一切決議案且經常繳納黨費者,均得為本黨黨員。”六大通過的黨章規定黨員有做入黨介紹人的權利,但“介紹人應對被介紹者負責,如遇有介紹者不確實時,則應受黨紀之制裁,以至於開除黨籍”。黨章同時規定了黨員有上訴權——“開除黨員須由該支部黨員大會通過”。“不服從開除決議者,可以上訴至最高黨的機關”。

從建黨初期六次代表大會對黨員條件的修改來看,黨員條件在不斷地修訂和完善,這種修訂工作與中共早期革命鬥爭的綱領、目標等發展方向一致,並且緊密聯繫實際,體現了黨員的命運與黨的事業發展的一致性,同時也反映出當時革命鬥爭的殘酷性和複雜性。這一時期黨員條件最為凸顯的是黨員對黨必須忠誠和服從的組織意識。忠誠於組織的原則是馬列主義建黨理論的核心內容,它對於保障組織的團結統一和戰鬥力有重要意義。建黨初期,中共一直受到共產國際的幫助和影響,因此一直強調承認和服從共產國際等內容,黨員條件中未加國籍限制也體現了這一特徵。這種狀況反映了建黨初期黨對共產國際的依賴性特點,由此也對黨的早期革命造成過一些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