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推進金融開放,全國首家合資保險資管公司預計上半年開業

2019年4月10日,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健在“上海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中央媒體主題採訪活動上透露,全國首家獲批的合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工銀安盛資管公司預計於今年上半年正式開業。3月28日,工銀安盛人壽資管公司接受了銀保監會的開業現場驗收,其他的開業準備工作正在進行。

工銀安盛人壽的前身為成立於1999年的“金盛人壽”,從成立之初總部就位於上海。2010年,中國工商銀行收購金盛人壽60%股權。2012年7月,工銀安盛人壽正式成立。目前,股東持股情況為中國工商銀行持股60%,法國AXA安盛集團持股27.5%,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持股12.5%。

“如果沒有資產管理和投資管理能力,保險公司的經營和發展非常困難。”馬健指出。為了順應保險行業資產管理發展趨勢,提升保險資金運用的專業化水平,提高資金運用效率,拓寬資金運用渠道,2015年2月,工銀安盛人壽正式向原保監會遞交成立工銀安盛人壽資管公司的申請。

事實上,保險資管公司牌照批籌一度停滯,直到2018年,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曾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公佈金融業對外開放時間表。同一年,銀保監會發布了15條新的開放措施,包括取消、放寬外資持股比例,放寬外資機構准入條件,優化外資機構監管規則等。

工銀安盛人壽成為第一家獲得保險業對外開放政策紅利的企業。2018年5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批准工銀安盛人壽發起籌建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這是中國首家獲批的合資保險資管公司。

獲批之後,工銀安盛資管落戶地址選擇了上海市老牌金融區——黃浦區。

“公司的前身註冊在上海,工銀安盛人壽也在上海,即將成立的資產公司也在上海,選擇上海確實有非常特殊的意義和考慮。”馬健透露。

他指出,上海是整個中國正在建設的國際金融中心,戰略定位高;上海開放度高,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也是從上海開始起步;上海基礎設施強,金融資源配置最強,“有很好的外部環境、合作伙伴和交易對手”。

馬健指出,上海的服務能力強。“上海高度重視對外開放,高度重視營商環境。上海各級政府給了我們充足的政策和安排,無論是前期和中國銀保監會的協調,還是選址。”

此外,上海金融行業人才聚集,對於金融企業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上海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包容,越來越重要。”馬健說。

作為工銀安盛人壽全資子公司,工銀安盛資產管理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億元,公司業務範圍包括受託管理委託人委託的人民幣、外幣資金;管理運用自有人民幣、外幣資金;開展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以及中國銀保監會和國務院其他部門批准的其他業務。

馬健指出,工銀安盛資管公司獲批成立後,將不斷培養自身的資產配置能力、投資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和業務創新能力,發揮大類資產配置優勢,專注於以保險資金為主的受託投資管理,持續提高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增強市場化、規範化運作程度。

獲批消息也讓工銀安盛人壽獲得了更廣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2018年上半年保費收入相對增長緩慢,下半年以後,我們的業務逐步攀高,尤其是今年。今年1月1號到現在,新增保費超過300億,75%的指標在一季度就完成了。”馬健表示。

他透露,開業驗收通過以後,接下來還有工商登記和稅務登記兩個環節,上海市金融辦對此非常關心,目前都有妥善安排。

工銀安盛人壽總裁吳茜表示,下一步將藉助保險資管公司成立的契機,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豐富服務國家戰略的手段:繼續發揮保險資金期限長、資金量大、穩定性強的優勢,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信託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私募股權基金等多樣化的方式服務於實體經濟和“一帶一路”戰略。

工銀安盛人資管將創設投資計劃,通過發行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等產品直接對接實體經濟項目融資,尤其是在《資管新規》發佈之後,為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和中國製造2025、地方重大項目和民生工程等提供長期的金融支持。

“我們將通過投資市場中知名、優質私募股權基金的形式積極參與成長型中小企業的投資,重點佈局包括醫療健康、高端製造、消費服務、互聯網、新技術等領域。”吳茜透露,工銀安盛同時還積極關注與“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的項目投資機會,努力促成相關項目的投資。

據報道,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3月23日在“2019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經濟峰會”上表示,銀保監會正在抓緊研究新一輪的開放措施,包括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進一步拓寬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經營範圍、進一步簡政放權和進一步優化監管規則等四方面。

目前,中國已有41家外資銀行法人、115家外國銀行分行、154家外國銀行代表處,同時有57家外資法人保險機構、14家外資保險中介機構、138家保險代表機構。

一直以來,上海都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和金融業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全國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家外資保險公司都是在上海設立。目前,外資金融機構已經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8年末,上海擁有各類持牌金融機構1605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佔比近30%,外資法人銀行、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外資保險公司均佔國內一半左右。

結合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實際,將推進金融機構、金融業務開放和上海金融市場建設、自貿試驗區改革聯動起來,上海市形成了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六個方面32條具體措施,並納入《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 加快建立開放性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簡稱“上海擴大開放100條”)中。

目前,已有17個項目落地,除了工銀安盛資管以外,還包括德國安聯集團獨資設立、註冊資本達到100億元人民幣的安聯(中國)保險集團,美國摩根大通持股51%的摩根大通證券,日本野村株式會社持股51%的野村東方國際證券,以及英國韋萊保險經紀公司獲批擴大經營範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