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大家好,我是服飾搭配師星少!很多朋友們說,品位是有錢人玩兒的,有錢人是需要歲月積累的,於是有些人認為品位這玩意,等自己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再談吧。所以有時候網上有些毒雞湯,說什麼男人越老越值錢,越老越高品位。直到我最近看到一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才明白越老越高品位的邏輯陷阱:給品位以歲月!我們國內四十歲的大叔多的是,你見到有幾個是可以稱得上品位的呢?但是如果避開這種陷阱,反而是給歲月以品位,結果卻截然不同。

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我在一次學習的時候,有兩位同學其實就是這兩種態度的典型。兩人都是40歲左右,其中一位應該說就是我們國內大多數人的一個縮影,中年油膩男,暫且稱之為旭吧。其實坦白來講,剛開始我很好奇,他是一位服裝工廠的老闆,為什麼會來學習一個時尚的課程,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他搞錯課程了,以為是教服裝製版專業的,但是學費都交了那就學嘛。另一位同學呢,之前也不是做時尚行業的,說出來他的背景是有點驚人的,暫且稱他為東吧。

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他離過三次婚,留給第一任老婆8家酒吧,留給第二任老婆10家酒店,自己剩下的所有積蓄留給了第三任老婆。第三任老婆不想揹負讓東身出戶的罵名,於是還給他打了一筆錢。我們當中有一名特單純的女孩子張口就問,這筆錢夠你花多久呢,這名同學的回答:一輩子。。。突然感覺有錢人的生活確實是在我們認知範圍外的。

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其實兩者是有共同點的,都是年近40,都實現了財務自由。但是不同點在於,一個人的外表低於高於的年齡,一個是低於自己的年齡。對於旭的生活經歷,我想可能與我們國內大多數中年男子大同小異,拼命賺錢,其他都是浮雲,但是東的經歷確實有所不同的。在之後與東的相處之中瞭解到,他其實也是白手起家,賺錢確實也很辛苦,也很傷神,但是他還是會給自己留出來一部分時間享受生活。從24歲開始,他就很注重保養,甚至說養生,他堅持健身,注重面部保養,注重髮型,注重著裝。很多人說一個人拼命賺錢的時候,哪有時間顧這些。但是,我們狼狽的拼命,不就是為了有品位的餘生嗎?沒有結果的拼命,都是耍流氓。

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逆齡男神陳傳多曾說過一句話:人是不可能逆齡生長的,但是可以凍齡生長。二十幾歲以品位對待自己,那麼餘生將高品位度過。我知道,二十幾歲的我們,經濟有限,捉襟見肘。但是,品位也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屬,有錢之後有有錢之後的品位,經濟有限有經濟有限的品位,各有其方式的。東在24歲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也不能說其沒有品位的吧。品位體現在人的方方面面,但是最直觀的也還是在著裝吧。對於著裝的好壞,每個人的審美不同,自然沒有固定標準。但是如果說一週七天不重樣,至少是可以作為一個看得見的標準吧。當你有錢的時候,可以直接買七套好衣服來彰顯自己的品位,但是當你沒錢的時候,不需要買七套衣服同樣是可以做到不重樣的,只差一個方法而已。

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星期一,穿出你認為最有品位的那套服裝,點亮接下來一週的激情。

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星期二,更換其中的一件,換換心情,就先更換了外套吧。

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星期三,就是要不一樣,更換褲子吧。

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星期四,更換內搭吧。

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有沒有發現,星期二到星期三都是以星期一最有品味的一套為基礎,只更換了其中的一件呢?接下來星期五,還是以它為基礎更換其中的兩件,效果同樣會完全不同呢。比如同時更換內搭與褲子。星期六更換內搭與外套,星期日更換外套與褲子,皆可出來。

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不僅如此,除了這七天之外,還多出來一種形象不重樣,那就是三件全換。

給歲月以品位,是男人的極致

八天的不重樣,但是卻只用了六件衣服就做到了。所以即使二十幾歲經濟有限,也是可以有經濟有限的品位的。不要等到四十歲才想起來品位,那時候已經晚了。給歲月以品位,不要給品位以歲月。凍齡+品位,是可以實現的。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