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折戟”天然草

作者丨馮小胖

4月6日,河南建業一封抗議函遞交中國足協引發行業熱議。

建業希望足協按照《2019中國足協超級聯賽規程》的要求,對由於主場場地問題造成比賽延期的武漢卓爾,判為主場方0-3負,以維護中超規則的嚴肅性。

抗議函背後,是河南建業前3輪2平1負僅積2分,即將踏入降級區的大背景;武漢也正在舉全省之力迎接軍運會,卓爾主場正是軍運會的比賽場地之一。

群雄“折戟”天然草

這封抗議函發出後,在國內足球行業引起了新一輪的話題發酵。一時間,中國足球在世界賽場上面對越南和泰國的“不自信”,除青訓、球員以及種種原因之外,似乎又擁有了一個可以“合法擺爛”的理由。

然而,中國足球賽事的“破草”事件早已不是業內新聞,筆者認為,硬件設施常年得到詬病卻無法得到及時解決的原因,也存在諸多可供探討之處。

草皮爛,難道也要怪足協?

抗議事件發生後,中國足球最大的“背鍋俠”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此次大家對足協不滿的原因,並非圍繞比賽場地的監管不到位,輿論指向大多是圍繞中國足協下發的《2019中國足協超級聯賽規程》第三章第十二條和第十三條:“場地達不到中超聯賽的要求屬於主場方責任,應判罰主場俱樂部該場比賽0∶3負。”的規定。

實際上,中超賽事改期的原因五花八門,安保問題、場館安全問題、賽事衝突甚至演唱會原因,均曾影響過中超的正式比賽,但直截了當地因為場地不達標而改期,還真是鮮少出現。

而此次抗議事件的主角河南建業,也曾經是中超出名的“菜地”主場擁有者。囂張的“專治各種不服”,也常常因為老邁的鄭州航海體育場的草皮,被業內戲稱“地面配合終結者”和“最佳第十二人”。

究其原因,中國南北地域的差距,往往是造就天然草生長差異性的主因。中超曾被媒體冠以“菜地”之名的幾大球場,有延吉市人民體育場、鄭州航海體育場,還有大連體育中心以及長春亞泰的主場經開體育場,基本全部位於中國的北方地區。就連曾經常年佔據中超頭把交椅的廣州恆大,也曾經斥巨資調整天河體育中心的排水系統,以免在南方的雨季中使足球變“水球”。即便是北京國安的工人體育場,也曾經因為草皮問題被吐槽過。

作為中超聯賽的管理機構,足協在根據規章制度進行場地的現場勘查和評分後,似乎也對每次開賽之前的草皮質量也略顯無能為力。

實際上作為業內人士也都清楚,天然草場地即便是根據地域差異,分別種植了相應的暖季型草或冷季型草,也會由於無法控制的溫度、天氣,甚至修剪和澆水的次數,而呈現出不同的場地樣貌。

為何群雄總是“折戟”於天然草?

實際上,足球賽事的草皮問題,並不是中國的專利。

群雄“折戟”天然草

2010年,巴薩就由於在當年夏天沒有更換草皮,導致賽季開始後不久,“佩刀”佩德羅便在諾坎普的草皮上滑倒受傷。2012年歐冠,巴薩曾將AC米蘭告上歐足聯,認為自己被對方主場的草皮“坑”了。儘管2014年夏天,聖西羅球場進行過改造,但這塊球場仍舊時不時“坑人”。

除了在場地上“崴腳”的足球運動員和俱樂部之外,中國曾經風光無兩的樂視體育在2016年於開賽前五小時,取消了原定在鳥巢舉行的曼聯與曼城的友誼賽,最終公佈的原因,正是因為鳥巢不堪下腳的破爛草皮。而這次賽事的取消,也被很多業內人士當做樂視體育“帝國崩坍”的起始點。

但是,其實如果時間能夠稍微充足一些,通過草皮移植等“燒錢”的方法,拯救一場高水準足球比賽,也並非不可能。

對於中國足球而言,拋去那些動輒就追溯到唐宋的蹴鞠,中國足球起步晚、底子薄的現狀是不可忽視的——即便有“將中超聯賽打造成世界第六大聯賽”的雄心壯志。

只是面對誰也逃不掉的草皮“困境”,中國的足球聯賽甚至足球產業與全球五大聯賽的差距,其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而未來一段時間內,草皮的質量,也將成為衡量中國足球產業各關聯方職業化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

當我們聊起草皮,我們是在聊什麼?

讓我們把視角重新回到剛剛發生不久的抗議事件上來。

比賽宣佈延期後,武漢卓爾主帥李鐵出面致歉,同時表示,球場出問題和武漢卓爾俱樂部沒有關係,“場地是承包出去的,不歸我們管啊!我們也是受害者。”並直接向相關單位討要說法。

群雄“折戟”天然草

圖為:李鐵微博截屏

然後眾矢之的下的武漢五環體育場運營商——武漢佳兆業文化體育有限公司,卻也緊急在網上公開發表聲明,表示“工作主要是配合各單位進行賽事保障,目前內場草坪不在我司運營與保養範圍內。”

反觀過去的中超菜地事件,甚至是樂視在鳥巢遭遇的問題,場館設施的維護責任均清晰明瞭。而到了今天,這場鬧劇的“主角”,居然依然遲遲未能露面,喧囂的各方似乎也不再在意這位主角究竟是誰了。

隨著建業、卓爾被各打“五十大板”,對場館運營方或者維護方的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一場看似爭議的爭議,在“皆大歡喜”中煙消雲散。

如果最終結果真的是這樣,那麼當我們聊起草皮,聊起“菜地”,聊起那曾經的一個個被國際足壇嘲笑的故事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聊些什麼呢?

對於體育運動而言,硬件設施和人才貯備,往往是衡量一項體育賽事未來發展前景的重要標準。無論是全民適用的人均場地面積,還是職業化體系的建設,群眾有意願參與某項運動,同時能夠為有意向的參與人群提供足夠的場地,才足以營造出量變引發質變的大環境,為建立更加完善的產業化體系鋪平道路。

如果將中國足球產業的發展類比為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提供合格的場地設施,只能算作解決一部分能夠“吃得起飯的人的溫飽問題”。而在這個最基礎的問題面前,我們不知道誰能夠來做好這頓飯,也不知道這碗飯究竟能不能入口,更別提是否可口了。

在這種場景下,行業未來如何,發展趨勢如何,都已經是奢談,更別提心心念的世界級賽事結果了。

2019年的清明假期,本應是綠草返青時節,而這把突如其來的“星星之火”,是否能夠為行業帶來一定的改變和衝擊,還是依然被掩蓋在恣意生長的雜草之中,無法得以窺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