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漢族人口是土生人群還是闖關東以後繁衍生息的?

放學後的teatime


東北原住民都是少數民族,比如滿族,赫哲族,朝鮮族是隨日本開拓團進的東北。世居東北的滿族人隨著清軍入關,留在東北的並不多了,隨著“閒散滿洲”的遣返,黑龍江的雙城,拉林,阿城形成了護衛“金源”的八旗屯墾,因地廣人稀,就“跑馬佔荒”圈定屬地,滿族人不善農業,就招募關裡農戶耕種,這是闖關東之始。

清朝是對東北封鎖的,為保護肇興之地,禁止漢人進入,有漢人也是發配寧古塔為奴的,清末解除關禁,開始有漢族人到東北做生意,開荒。

最大規模進入東北是偽滿洲國時期和建國以後的基礎建設時期。日本佔領東北後,為解決用工短缺,就到關內高薪哄騙,使東北成為了侵華日軍的後勤基地。

建國後,東北工業佔全國的百分之八十,在抗美援朝後退役軍人就地安置在了北大荒,大小興安嶺等未開發地區,同時地少人多的關內青年也參加到東北的開放建設中來了。

東北的少數民族(土著)只佔極少的比例,所以說東北是一個靠移民得以發展的地區,和美國的人口構成形式差不多。

遼寧南部地區從古到今都是中原轄地,但是漢族世居不多,多為軍屯。滿族入關後就封禁了漢族人進入山海關,能進入的除了偷偷的進入沒有別的辦法。殘留還是有的,但是不多。

闖關東的途徑是海上和路上,海上從煙臺,青島乘船到大連,旅順。陸路過山海關,走古道安東,吉林,到牡丹江。走新道瀋陽,長春,哈爾濱。以挖參為目的的走老道,以經商為目的的走新道,乘火車。貧困的人家多推車步行闖關東,那時乘火車還是奢侈品。

東北的現代史就是一部移民史。



樂盡天真TJY


東北在清朝以前以及清朝時期,一直實行的是限制漢族人進入東北的政策。在當時那個年代,東北的漢族人是極少的,只有一些當地的土著人。東北當地的土著人,生育能力極低,導致東北地區的人口數量極少。


清末民初,由於內地常年戰亂,老百姓生活極為困苦。相對於內地,東北資源極為豐富,討生活容易一些。這就導致關內的山東、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人們,開始大規模往東北移民,這就是所謂的“闖關東”。“闖關東”前前後後持續了300多年,根據已有資料統計,宣統三年(1911年),東北共有1840萬人,約有1000萬人是由山東、河北、河南涌入的,其中又以山東數量最多,約佔70%~80%。

東北的漢族人,就是這樣形成的(當地土著人不是漢族人,是所謂的“胡人”,大家可以查詢)。這些闖關東移民到東北的漢族人以及他們的後代,就構成了現代東北漢族人的主體。至於東北當地的原生代漢族人,其數量是非常少的。


梅死了


東北漢族人口,95%以上,乃山東闖關東的漢族漢人後代!滿清入關時,因漢族人口眾多,清統治者擔心坐不穩江山;為給自己和滿族留條後路,如真被趕下臺,好有生存之地;發佈東北禁漢令,除原少量漢人及包括不隨入關的滿族等少數民族外,嚴禁關內漢人入關北遷!後來實馳的相當嚴酷,輕則重罰,重則滿門處斬;使到東北人口稀少,土地肥沃,物產礦產豐富,因久未開拓之故也!但是至清未民初時,清統治、管轄力削弱、消失,民國管轄力充許,加之地理因素及山東人多地少、饑荒、瘟疫、戰亂、外國掠奪連連,迫使以山東漢族百姓為主,大規模通過陸路、海路北遷東北三省!並經過長期的努力、奮發;終於站穩腳,生存下繁衍下來也!所以,現在東北漢人,大部分是當年闖關東的山東人的後代!(關:指長城,山海關)


萬馬奔騰223980062


在明朝中葉,就有關內漢族人移居東北。其中有三種人在建州最受尊重,其一是對時局洞若觀火,懂政治經濟民情的漢族知識分子,這部分人絕大多數是發表評論時冒犯了明朝當權者的利益,受到打壓迫害,舉家跑到建州,其中一部分人自己跑出去了,被朝廷認定為叛逆,家裡人收到迫害,這種人苦大仇深,報復起故國不擇手段,范文程兄弟就是這類人。

第二類人是關內的工匠。

第三類人是商人。

沒有這三類人,滿族人的社會形態就會停留在原始部族社會,對中原王朝夠不成威脅。


孟行者1


遼寧西部南部很早就屬於漢文化圈且有多個王朝有較長時間的統治,遼寧西部考古犮現的玉豬龍是中華第一龍,發現的骨笛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還能吹奏現代的歌曲。到明朝後期,漢族和滿族的交界線在撫順遼陽那一帶,經多次激烈而殘酷的大戰,滿清統治了三海關以北的東北廣大地區。

第一次移民大潮出現在清朝後期,統治者放開所謂龍興之地的封禁,大批量來自山東河北等地的漢人大量湧入東北,到張作霖統治時期已達近兩千萬人,第二次移民高潮此時期出現,張氏父子的政策是:只要人過來,給地,給農具種子等優惠政策,到九一八事變偽滿時期,東北人口已達三千萬,所謂五族:滿蒙漢朝日,二戰後鬼子族清零。新中國初期的工業大發展又迊來大批的全國各地的建設者。

現在東北人口較多的民族是漢滿蒙朝等,漢族人口占百分之八十多,按比例不如關內的許多省份。無論什麼民族都是中華民族,都應團結奮進建設和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


遼瀋之星


東北地區西漢就開始移民了,因為東北當時比較苦寒大部分都是屯田戍邊的軍人及家屬東漢末由於內地戰亂放棄遼東早期移民的漢人就融入當地民族。唐末由於戰亂又有大批漢人移民東北,再加上契丹遼國剛建立又需要先進的文化和技術東北地區又有大量漢人移民以至於遼後期契丹族被完全漢化。遼國滅亡後,金國延續遼國漢人政策又有大批漢人移民東北同樣金國後期被完全漢化,元滅金國後東北漢文化基本保留下來為明朝收復東北打下了基礎。清朝建立後驅趕了一部分漢人但大部分都保留下來以至於清中期東北都基本說漢語了。東北由於人口較少土地肥沃,民國時期滿人沒了特權大批漢人又開始移民東北。


會飛的貓187646192


原住民沒有漢族



溪水西流日


如果客觀來說,東北的人口的確是闖關東的多,因為東北本來就地大人少,加上最早不讓關內的人出關,後來闖關東很多山東人來到了東北生活,那個時候東北人沒有排外,是黑土地的糧食救助了他們。

雖然我的祖籍是山東,爺爺也是山東人,但是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山東人,最多老祖宗是山東人,因為是黑土地的糧食和松花江的水養育了我,我在黑土地出生,也在這裡長大,所以我很愛自己的家鄉,我就是東北人。


Superweek周


遼寧自古就是漢地,直到明末遼東遼西遼北也都有大量漢人。黑龍江以前應該沒什麼原住漢人,山東人佔比應該是最高的,不過我也認識不少黑龍江人是祖籍遼寧的。至少我身邊,祖籍山東的算不上多。至於闖關東那些電視劇,一定程度上是醜化東北的一部分。

補充一句,1860年闖關東大潮之前東北也有1300w人口,後來1931年有3100w,理論上1300w人自然繁殖70年達到2000w以上應該不是問題。


Aupluus


本不想說,看到很多錯誤觀點,簡單的就自己知識講兩句。東北漢人曾經遍佈包括俄羅斯。漢朝,漢民族村落遺址很多,明大量官員墓地都留在東北。斯古通盜用滿族,從西伯利亞進入漢人區,不斷燒殺搶掠,大量漢民融合和逃亡。等侵吞東北後,努爾哈赤怕當地漢民反抗,排漢,屠漢。像羅剎一樣驅逐漢民。並把東北稱為祖地。禁地。客觀上為以後羅剎吞併百萬東北領土消滅了反抗人口。等清政府大勢已去,漢民又重新闖關東,就近為人知。時至今日北京還用韃虜祭天,令人髮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