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歲半寶寶一不順他心就哭,怎麼辦?

小小青草愛大地


對於這種情況,父母需要採取合理的措施,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特殊時期。具體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行為

因為這些是孩子在特殊時期的表現,所以,父母需要抱有一顆寬容的心,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用武力。說教始終是教育孩子的最理想方式,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只要在雙方都心平氣和的情緒下,對孩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會達到讓孩子心服口服的教育目的。

第二、父母需要堅持原則

對於孩子的無理取鬧,父母必須在孩子面前表明自己的堅定立場,讓孩子明白哭鬧並不是滿足意願、達到目的的合理方式;同時告訴孩子,表達想法和意願的最好方式就是有話好好說,只有合理有效地溝通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和理解。這樣不僅能制止孩子哭鬧的行為,還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父母需要給予孩子關愛

孩子的哭鬧也是表達內心的不安全感的一種方式,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如果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孩子、擁抱孩子、誇讚孩子、鼓勵孩子,孩子會變得自信而開朗,父母也能更多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從而淡化雙方的對抗情緒。

第四、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權

這個時期的孩子萌發了自主意識,只要不是違背原則的行為,父母需要鼓勵和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自己去實踐、摸索、總結,父母只要在旁密切觀察,規避風險就可以了。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轉化矛盾,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探索實踐,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意識。

第五、父母需要掌握一點小技巧

對付叛逆的孩子,父母可以冷處理,讓孩子安靜反思;可以鎖定新目標,讓孩子轉移注意力;可以說反話,讓孩子做正確的選擇;可以合理示弱,讓孩子積極表現。總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視情況靈活運用各種小技巧,完美避開與孩子的無關緊要的對抗。

總之,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特殊,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愛心、包容心和責任心,才能幫助孩子完美度過叛逆期,快樂健康地成長起來!


良師益友談育兒


不請自來,最近剛好做了大量的兒童情緒表達和調節方面的功課,希望能夠幫上一點忙。

孩子一不順心就哭,可能是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情緒教養導致的。

情緒教養,是一種內在的情緒模式,比情緒管理要更加深層和穩定。

有人會質疑,孩子那麼小,能進行情緒教養嗎?回答是肯定的,孩子一歲之內,其實就能聽懂父母在講什麼。

當孩子遇到讓自己產生情緒的事情時,父母很容易進入一個誤區,我要快幫孩子解決這件事,是我們害怕孩子哭,甚至有人討厭孩子哭,並且幫孩子解決問題,是最快的方法,而孩子一般都不會買賬。

現在說說如何對孩子進行情緒教養吧?

首先: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庭,相愛的父母。

父母對情緒的處理方式,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有相愛的父母,有能好好處理衝突夫妻關係的父母,對於孩子來講,是經歷了處理情緒的整個過程。

這個過程中,孩子會習得很多東西。

如果父母對於情緒表達是理智的,客觀的,孩子大腦會自動記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管父母學歷多高,倘若情緒教養不好,很難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這是情緒教養的打底,非常重要。

其次:花時間教孩子情緒表達,情緒理解和情緒調節。

情緒表達,其實就是不要用胡鬧的方式,而是要用說的方式來告訴父母。比如說:媽媽今天過生日收到了生日禮物,我好開心。類似這樣的表達,孩子會學到原來情緒是由來由的,有情景,之後才會有情緒。

情緒理解,要給自己的情緒命名,並能夠說出自己有這種情緒時候的感受。

之前看過一本繪本,說的是一個小兔子非常生氣,她媽媽不讓她穿高跟鞋,不讓她吃零食,不讓她出去亂跑,最後肚子裡的氣太多了,鼓鼓的,都快要爆炸了。

讓孩子看有關情緒的繪本,能夠教孩子學會這一步。

情緒調節,孩子有情緒時候,作什麼能夠迅速消氣。

上面這隻小兔子,最後是媽媽抱著她,她就沒有脾氣了。

我家孩子,吃一點自己喜歡的東西能夠快速消氣。

最後,父母不要無緣無故發脾氣,給孩子做榜樣。

照顧孩子,很容易累,累的時候,很容易啟動情緒自動反應模式。

比如我發現自己的自動模式是,只要孩子早上我叫他起床,一直不起來,我就會怒火中燒。其實我也不知道我童年經歷了什麼,但這一點就是容易惹到我。

偶爾我也會大發雷霆,威脅或是揍他一下。但多數時候,我會深吸一口氣,再想別的方法叫他起來。


對於孩子的情緒教養的學習,真的特別重要,如果兒童時期做好基礎工作,之後會免去很多麻煩,於是花點時間,絕對值得。


最近買了一個不錯的課程,做了詳細的幕布筆記,如果有需要,留言告訴我,我會給你們髮結構筆記。

之所以對情緒方面如此關注,其實也正是因為我經常會遇見跟自己或是孩子相關的情緒問題,希望用心的回答,能夠幫助一些父母。


陽光小房子zxf


二歲半寶寶一不順他心就哭,籠統的說就是慣的。以前哭了就有人抱,哭了就有人勸,哭了無理的要求就能實現。現在一不順他心不哭才怪呢。二歲多的寶寶他們聰明的很,他們會察言觀色,他們能通過你的表情及說話的語氣來判斷他們是否需要哭來解決.對於孩子的哭鬧應該怎麼解決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才看待:

如果不是原則上的事情,孩子想做的事情就讓他做嘛,也就是”順“

比如孩子喜歡跳泥坑,你可以讓他穿上靴子,盡情跳嘛。不要怕把衣服弄髒,比如大半夜他睡醒了,非讓你講故事,那就講唄。當然做為父母可能會比較辛苦。眯著眼睛打著哈欠給孩子認真的講。千萬不要一開始說不行,他一鬧,就妥協。

承諾給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如果一時做不到一定要道歉,並定好實現的時間。

原則上的問題,即便孩子再哭再鬧也絕不能妥協。

如果是孩子無理取鬧,不要管他,讓他鬧吧,你可以選擇離開,經過幾次,當他知道自己哭鬧無用時,以後也就不會稍不如意就哭了。

我是蟲媽,讓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吧!


蟲媽育兒


估計是延遲滿足做得不太好。簡單說就是,要滿足孩子,但是需要讓他等一等。

現在家庭都是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圍繞著一個孩子轉,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寶貝,越發精明。知道哭鬧的時候,就有人來幫忙解決問題。從現在開始,可以慢慢鍛鍊,當孩子提出要求,不要立刻滿足。如果哭鬧,可以嘗試跟孩子講道理,或者分散一下注意力。

如果延遲滿足能力發展不足,如邊做作業邊看電視、上課時東張西望做小動作、放學後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進入青春期後,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執,遇到挫折容易心煩意亂,遇到壓力就退縮不前或不知所措。


婷婷婷521


每個媽媽都經過過對自己孩子無理取鬧的大哭感到很無奈,甚至焦躁的時候。送一個理解的愛心給你。

看了前面樓上的回答,很多都在說:不要慣著孩子,要慢點給孩子滿足。我覺得有一定道理。現在我們的寶寶一般都只有一個,家裡老人父母都嬌慣著,是容易產生任性乖張的行為。

不過,我覺得,孩子哭鬧,作為父母,我們還是要客觀地去分析。

首先,孩子如果總是哭鬧,要檢查一下自己的育兒方式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孩子習慣了用哭來獲取他想要的東西。如果長期以來,你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滿足模式就是這樣的,那你可以嘗試著做一下調整。比如說,像有些家長說的“延緩滿足孩子的時間”,甚至,有些不合理的訴求,可以採用跟孩子講道理、溝通的方式,當然,要用孩子聽得明白的方式去講述哦。

其次,如果你和孩子的溝通方式沒有問題,那就要真得重視一下了:是不是孩子真得感覺到哪裡不舒服了?是不是有些地方我們作為家長的沒有注意到?要多留心觀察一下孩子。兩歲半的孩子,很多語言表達還不是很流暢,無法跟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家長要多一些耐心。

再次,你最近是不是陪伴孩子少了?或者家裡有什麼重大變動影響了你對孩子的陪伴?孩子想用這種方式索取你對他的愛?不要過分小瞧這些小不點察言觀色的能力,他們因為自己處於弱勢狀態,對大人的關愛、陪伴會感受很明顯。有的時候,甚至家長因為工作或其他事情顯示出來的焦慮,雖然家長在盡力掩飾,孩子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如果這樣的話,家長要首先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多給孩子一些關注,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人魚媽媽教育


2歲多的孩子,是會開始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的,所以,當他哭的時候,大人的反應很重要,不要有太大太豐富的表情,其次,告訴他,哭是沒有用的,只有你先不哭,我們才能交談,然後你就輕輕離開,做自己的事情,眼睛還是要關注他的安全,當然,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等他慢慢不哭了,就先給他一個擁抱,然後問他怎麼了,為什麼哭,他說出原因後,你就告訴他,哭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他可以怎樣怎樣,這些都需要家長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引導,當然家庭其他成員也要配合


小鹿糖果瑤瑤


中國人養的孩子都喜歡哭,因為太喜歡抱孩子哄孩子,所以小孩子知道不高興就哭會獲得回報。就這麼簡單。


友益多


你有這個困惑,那一定是孩子一哭就滿足他對不對?為什麼動不動就哭?哭好使啊!哭能解決問題啊!所以建議你,原則是你制定的,是不是滿足他,跟他哭不哭無關。他哭就讓他哭去。當他知道哭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自然就不哭了。


書海馭波


你問下送子觀音那能不能退貨吧。言歸正傳:首先你得知道他為什麼不順心,比如是他的目的沒達到,用哭讓你們妥協來達到他的目的。還是因為堆得積木倒了,不順心而哭。前者肯定是要堅決不妥協的,讓他知道,有些事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不能吃就是不能吃哭也是沒有用的。而如果是後者那麼就要好好引導他,告訴他怎麼堆,用什麼方法才能又高而且不倒。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他不順心的原因,而後對症治療


蒙奇Dgourma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