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舉薦新太子,佟國維為什麼對太子落井下石,要為老八集團拉選票?

青燈問史


誰都知道佟國維“佟半朝”的能量和水平,除了佟國維深厚的皇族背景和實力外,佟國維本身的才幹也很非凡,能夠做到康熙王朝上書房首席大臣的位置,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不可謂不厲害,像這樣的人,在職場上可謂混的風生水起,常伴康熙皇帝的左右,對時局和康熙的心思也是研磨得透徹和深入。

太子胤礽是當了四十年的太子,在於康熙產生嫌隙之前,康熙對於胤礽也是給予了厚望的。胤礽的母親死得很早,康熙與胤礽母親赫舍裡感情也十分要好,所以,將胤礽立為太子,除了是對赫舍裡的一個交代外,同時也是因為政治的需要。康熙是一個長壽皇帝,做了六十一年皇帝,但是對於皇子們的教育從來沒有什麼偏廢,對胤礽尤其如此。胤礽也是康熙自己一手帶大的,雖然他缺少母愛,但是康熙在他身上下的心血也是最多的。所以,八大山莊事件後,康熙對於廢太子一事,其實心有不甘。

對於這一點,佟國維不可能不知,作為上書房的首席大臣,對於太子胤礽,佟國維為何在舉薦新太子期間,對他落井下石,而望風梯榮,投向的老八集團呢?

有人說,明明是康熙和佟國維設局要打擊八爺黨啊。在這裡要注意,康熙的確是和佟國維吃了一頓飯設下“雙簧計”,但是是在康熙眼見推舉八爺為太子的人太多太多之後才做出讓佟國維退休,並以此讓隆科多上位作為交換條件的,並非一開始佟國維就在和康熙設局,而居中聯絡扇風的,正是佟國維。換句話說,是佟國維投靠八爺黨在先,康熙藉此敲打八爺黨在後,所以,只言康熙與佟國維演“雙簧”打擊八爺黨是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那麼,佟國維明知道康熙第一次廢胤礽心有不甘,為什麼不像張廷玉、胤禛和十三爺一樣輔助太子胤礽,而要投靠老八呢?這其中是有歷史原因的。

一是康熙在很多場合表達了對太子胤礽的不滿。這一點,康熙實則是恨鐵不成鋼,作為皇帝,一言一行自然是大多數臣下猜度和望風的風向標,雖說佟國維不像其他臣下那樣沒有主見,但是多少也會受到一些影響,這是不可避免的。從他一個“等”字,就可以看出,佟國維並非缺乏政治見地,誠如張廷玉所言,他確實是忘了“君子不黨”的教訓。那麼,下面一點,就是主要和關鍵的了。

二是佟國維對太子胤礽有舊恨。其實佟國維罵張廷玉是“奸臣”並非子虛烏有,因為張廷玉說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說“君子不黨”,佟國維佟半朝已經為康熙所忌憚,成為朝廷裡的“佟黨”,康熙之所以不動“佟黨”,除了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無暇顧及之外,還有就是佟國維是與康熙兩任皇后的關係,他常懷寬仁之心,是希望佟國維自身有所醒悟。

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你看過《康熙王朝》就很好理解了,朋黨之爭的明珠和索額圖朋黨,是被康熙廢掉了的,佟國維和明珠索額圖又有何不同呢?所以,康熙並不想因此打擊面過大,引發朝廷地震。

在這裡,有一個巨大的結與太子胤礽有關,那就是康熙四十年,索額圖妄圖通過刺殺康熙,提前讓太子胤礽上位的事(想想這樣的事情康熙都沒有追究胤礽,廢太子當然也不是那麼簡單和容易的)。

在這一場風波之中,佟國維的哥哥佟國綱陷入政治漩渦,死於征討噶爾丹的戰場上,這件事是否與太子胤礽有關,歷史上沒有記載,但是二月河原著《雍正皇帝》卻有所提及,說是佟國綱就是被索額圖坑害而死,所以,從這點來看,佟國維對太子胤礽估計沒有什麼好感,加之康熙對胤礽產生嫌隙,一言一行敲打太子,使得他把目光瞄向了老八胤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