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昱誠導師是誰(上)

劉昱誠導師是誰(上)

今天的文章,或者你可以把它定位為魔幻現實主義。我要描述一個理想人格,然而他是一位真實存在的人,他叫劉昱誠,是易鴻運的首席導師。

從哪兒說起呢。人之所以為人,總要追問“我是誰”,即人的本質,人性的內涵,人要什麼,如何生活是好生活......當人浮於事,迷失自我,縱使表面風光,也難免遭遇各種人生困苦,焦慮難當,好景不長。

但最弔詭的問題是,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是誰,以上痛苦就不會出現,正如蘇格拉底所言,沒有人會故意犯錯誤,犯錯誤,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是誰。那如何才能確切地知道自己是誰呢?

無疑,你需要一面鏡子。

這不是一面普通的鏡子,用一句廣告詞說,他比你更懂你。

人的各種思想意識是具有障蔽性的,正如培根概括的四種假相:種族假相(出於人本性的錯誤觀念),洞穴假相(出於狹隘偏見的錯誤觀念),市場假相(出於人云亦云、不經反思的錯誤觀念),劇場假相(出於耽於權威、自欺欺人的錯誤觀念)。

這面鏡子,能從你的意識根源處照見你,讓你不僅意識到自己的樣子,也能看到潛意識和無意識的自己,看到一個泥沙俱下的自己,亦同時看到一個純澈自足的自己,然後,你才能真正意義上“認識你自己”。這個工作,說真,一般人勝任不了。

所以我要介紹劉昱誠,他是一位多維度認知專家。

劉昱誠導師是誰(上)

以下用康德的認知模型來說明劉昱誠導師的認知結構,他同時具備以下三個維度:

超驗:超越感官和思想的認知能力。這在中國哲學(儒釋道三家)中是最精妙的部分,關乎人存在的意義、狀態及涵養的路徑,可以說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高度統合的呈現。要之,就是體悟+實行。雖然這看似與經驗貼得很近,但不就是經驗,中國哲學在一個廣泛的生活世界中發現並錘鍊人性不假,但絕非蠅營狗苟生活就夠的,雖則運用的也不是西方意義上的理性反思,但我們講究的是滲透在生活中、以生活為顯現的人性之自我體察與擴充。這一點根基,本來就有,悟到即是,迷失則暗,修養則明。它通過人倫日用顯現,但它不在語言描述的範疇中,也不就是經驗,它是超驗的(超出你經驗感知的範圍)。

先驗:對現象本質的認知能力及元認知能力。這是西方哲學(包括科學)擅長的領域。這要說到西方哲學一種比較突出的精神氣質,即基於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格及其理性能力的清晰可靠的發用來認識世界,把握規律,看到世界本就是不以人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一個客觀實在。所以西方十分認肯並追求事物背後永恆不變的規律(在社會生活中則表現得尊重規則)。規律或規則是客觀存在的嗎?我們怎麼獲取對它的認識呢?(這個問題特別大)用柏拉圖的理念論和回憶說來解釋,那麼規律或規則不僅實在,且它存在的世界才是我們這個不完美世界的本源(我們這個世界只是對它的模仿而已),對它的認識呢,則本來就刻印在我們的靈魂中,只是我們忘了。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西方重視數學和哲學了,因為這些知識幫助我們回憶起人之為人最本質的樣子,這不僅是可以實現的,也是人性的彰顯,所以,數學和哲學在西方是人文素養提升的打底課。為什麼說這麼多呢,是想說,從這個路徑出發,有一些不離經驗、但邏輯上先於經驗且規範經驗的形式的東西存在,這就是所謂的規律,用理性認識了規律,人才能獲得如何生活的地圖,才能自由,才能自由地通達好生活,才能獲得幸福。這件事要跳出經驗、但不離經驗地做一種“抽象”——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到事物運作背後的理,看到運用這些理去加深與世界互動的可能性。

經驗:對現象的認知能力。這是實用的領域,是必須通過我們的感官感知去看、去聽、去嗅、去品嚐、去觸摸的領域。這種知識就是我們時常說的“實踐知識”,超驗和先驗也是一種實在,但要落實到經驗層面才能被稱為現實,才能具有現實中的實用價值。

劉昱誠導師是誰(上)

以上三種認知方式也可對應到亞里士多德對於知識的三種分類:超驗的領域對應無用的知識,它以自身為目的,十分純粹;先驗的領域對應理論的知識,它是認識論、是結構主義;經驗的領域對應實用的知識,你可以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有效果即可。

一般人囿於不可避免的認知侷限,能在某個領域有所專精就很不錯了,不信,可參考根據榮格氣質類型做出的MBTI心理測試,你會發現自己和別人的特點。

但是呢,劉昱誠導師,他可以貫通三者且靈活遊走在一種三者貫通的境界之中,他能全息感知你的意識、潛意識、無意識,但他一點都不玄,他能運用理性能力精確建構你的生命模型,讓你看到你的思維全貌並給出應對的方案,有階可循,但他還一點都不抽象,他又能在經驗層面用你熟悉的方式跟你對接,讓你很輕鬆地就知道該怎麼做,在現實中拿到成果。......所以,我才在開篇說,這可能有點魔幻現實主義的意味,但他是一位真人。信仰、理想與現實在這裡實現了統一,但他會告訴你,他什麼都沒做,他什麼都不知道,他只是一面鏡子,不爭而德,他只關注入道成佛,以道眼觀世界。

這不禁讓人想到蘇格拉底,他便是一位自稱什麼都不知道的聖人,但他通過“助產士法”的聊天方式幫助人們接生真正的“自己”。很難說少了任何一個維度可以做到這一點。大概越有智慧的人越明白這其中的意義和價值吧,所以喬布斯曾經說過,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只為換取和蘇格拉底進行一次下午茶。

時常,在劉昱誠導師身邊,我會覺得自己正在獲取這份殊榮。他幽默靈活,舉重若輕,你仔細聽,會發現你的靈魂在打開,生命在發生一些質變。他能因材施教,當機對境,但背後都有嚴謹且嚴肅的架構。這難道不是最深刻最高級的教育嗎?

(未完待續......)

注:本文主要觀點來自易鴻運首席導師劉昱誠導師,以及易鴻運夥伴們的集體研討。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劉昱誠導師是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