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本學期最後——表白所有小盆友

寫在本學期最後——表白所有小盆友

親愛的大家:

昨天已經考完,“寧大之昶”的更新本學期也就暫告一段落了。還有三分之二的同學作品來不及編輯刊載了,我都會仔細看,放心。

這個學期,給我的驚喜實在太多,一切感激迴向你們所有人!

記得從第二週開始,就開始通過大家的來稿互動起來,從未間斷。從你們點滴的用心中,我自己覺得,這不僅僅是個“作業”,因為一個“對境”,你們也在大學生活伊始,開始用全新的眼光看到自己。

對了,本學期尤其感謝Y和L兩位學長,用你們的才情和熱情給學弟學妹打了個樣。

正如,我也通過和你們的對境,不斷成長,更明白“責任”的分量。每每貪玩懈怠,一種“不敢辜負”的心如劍懸空,想來,沒有一件事如這件堅持得那麼好。

什麼叫“對境”?就是意識到自己不是單獨存在的一個人,“我”在關係中被定義,這就是“倫理”兩字最核心的內涵,就是“在一起”。我們或者相對於父母,是孩子,或者相對於社會,是一個有機構成細胞......諸如此類,我們有太多角色。

不過,比“角色”更深層次的,是我們的“身份”,從這個角度說回來,我們又始終是“一個人”,是一個“大寫的人”,是從我們獨立自主的意識出發,全然決定自己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去如英雄一般擔當,最大程度實現自身價值,而此處的自身價值,正是作為“類”的價值。

我們在課上提過一個詞叫作“實體”,實體是應然狀態的現實化,當你在這個個體身上實現了“類”的價值,你便獲得了“人類精神”,成為實體。是不是聽上去有點魔幻?哈哈哈哈,說真。

身份的找尋和認同可能會是貫通人生的功課,伴隨著對“價值”認識的立體化,要活出來,不僅是知道而已。我們不太可能一次性就知道自己是誰,所以,“認識你自己”何其難哉!但我們在不同角色中學習,試錯或者試對,場景永變,但對“身份”的認識,卻越來越接近通透,從而越來越具有永恆的意義。

本學期,看到大家關注的主題很豐富,也有的主題,似乎沒有出現他人,而是和自己在一起,或者和自然在一起,這當然也是一種“對境”。什麼叫“相對”,就是你獨有一個“我”意識,有我便有它,只是此處,你把自己對象化,把自然對象化。

對象化,最終也是通過對象看到“我”,這便是所謂的“心理投射”。好比我們照鏡子,沒有“它”的影射,我們暫時看不到自己,所以,任何人、事、物,皆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譬如當你想要抱怨什麼,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不是這個“對境”引發了你的某些情緒和觀念?問題在外界?還是在自心?怎麼學習觀察、寧靜、寬容、理解......每個境的當下臨在,就是最好的機會。

這是一個全然回到內在的路徑,謂之反省。

以上,說到“角色扮演”和“照鏡子”,前者是通過“事”來磨鍊心性,積累經驗,鍛造能力,後者是通過不斷反躬內省來看到自己本來面目,越來越貼近自然本真的自己。在一定的解釋框架內,前者謂之“倫理”,後者謂之“道德”。

倫理,主要是第三人稱視角,道德,主要是第一人稱視角。或者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倫理的,要有距離感,道德的,要有代入感。人嘛,在人生舞臺上始終既是編導,又是演員,編導要搞清人活著的維度、定位、故事脈絡,演員要帶感地真心出演,演什麼就是什麼。

這門課呢,既是一門課又不是,這門課的學習對象是“人生”,那就是一輩子冷暖自知的事。

最後,就本人本學期的各種不足向你們道歉,也不是每次課都表現好,也不是全然知道我們價值對接的點......也有緊張面癱的時候,也有不自信而自損功力的時候,也有一言堂的時候......唉,你們的包容、理解和信任是我的解藥,也是良藥。

假期快樂!春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