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玩轉信息時代嗎?

你能玩轉信息時代嗎?

100年前,我們就算構想出當今這樣的信息社會,也覺得是科幻。而我們現在就活在過去的科幻之中,當下也不足為奇。

時代發展帶著更多人認知升級,反過來說,人們的認知繼續升級,又會創造出新的時代。那就有人問了,時代發展背後最本質的推動力是認知,那怎樣的認知才能推進時代、創造歷史呢?

這個問題略有點盜取天機的感覺,就如當年人們建巴別塔為了上通天際、然而被上帝從文化上區隔開遂而落空一樣,當你問認知和時代的根本關係,背後隱藏著的衝動是,想獲取一張人類整全的認知地圖,能夠在架構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平步青雲,玩轉人生。

一般人達不到也並不意味著不可能,讓我們想想看,這需要何等的能力?最概括地說,需要文化整合的能力,宗教的、哲學的......中國的,西方的......

你能玩轉信息時代嗎?

今天給出一個框架:唯識、唯心、唯物(請跳出對字面意義的刻板印象)

唯識:萬事萬物,包括它們內在的規律,都是心識的顯化,我們只能說“心識”不是什麼,而不能說它是什麼,因為它顯化萬有,但決不是萬有,任何描述對它都是一種規定,遂而也就不是了。只有在心識上有極高領悟甚至證得的人,才有可能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他們會說,不,其實連“真相”本身也不存在,我們只能逼近而不能達到,因為任何“有”都是對絕對“無”的限制),普通人確實沒有全觀的能力,只能盲人摸象般地從自己的視角來看世界。

唯心:這裡講的意思是對“無中生有”的規律的把握。正如上帝用六天造了這個世界,一定也遵循了一定的規律和流程。一旦人們獲得了一個“意識”,便不可避免地開始了生命的各種創造,但創造是有序的,得明白是什麼“序”,才能有序,否則叫“作”。

唯物:有了看似最玄奧的唯識,有了看似最抽象的唯心,最後還是要落在行動上,要以成果為導向。不乏很多理想青年都擁有著完美的構想,但一做起來發現不想、不會或者有某種“肌無力”,反正就是做不成。

好吧,我們說回重點,玩轉信息時代,關鍵在人的認知。認知包括唯識、唯心、唯物三個層面,最好是貫通(當然,你知道的,我想說這很難,只看到文字相就以為懂了的,還是玩不轉)。

另一個重點是,如果以上三者真的能貫通,那“信息”也將重新被定義,你可以重新規劃你的人生,創造更美好的時代。唯心和唯物將在唯識的統攝力下實現一種統合,一切存在都是最廣義而言的“信息”,或用“能量”來解釋。或許我們明天就將活在一個“心聯網”的時代,這聽上去,是不是又像一個未來已來的幻想呢?

注:本文主要觀點來自易鴻運首席導師劉昱誠導師,以及易鴻運夥伴們的集體研討。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你能玩轉信息時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