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價值的路,你走對了嗎?

創造價值的路,你走對了嗎?

說到“價值”,是一個特別有聊頭的話題。什麼是價值?在很多場合都會聽到,既可以關涉比較抽象的領域,也可以落在很具象的領域,譬如一個八百塊的杯子較之一個八塊錢的杯子就更有價值。價值的內涵範圍很廣,運用的領域也很廣,這幾乎成為人們潛意識中的某種話語共識,自動達成了使用的自覺。不管懂不懂吧,但都會掛在嘴邊。

看看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會隱約感到“價值”的一些特點。譬如,價值是關於人的,人是創造價值的源點;還有,價值關乎人們如何更好地“在一起”,社會要穩定且發展,說到底還是要靠人和人的有序聯合,由此形成人的資源網絡,互相幫助,互相啟發,互相依靠;最後呢,人們共創出彼此成就又都覺得能夠令個體滿意和受益的產品與服務,即重新回到個人的主觀感受上,讓人們在一種集體氛圍中均切實地感受到“好”。

所以呢,我們是不是可以依據這些線索大概歸納一下“價值”的要素:人,關係,好的感受。人的層面,人要有價值感,人要結合自己的興趣、能力和習慣找到自己的社會定位,這是關鍵;關係層面,要形成人和人“在一起”的規則和秩序,此處又分不同的層面,譬如個人心理層面,這是修養問題,社會經驗層面,這是行為規範問題,諸如此類;感受層面,要好,要讓人們在一起實現一種集體的好,同時讓人們在彼此成就的系統格局中自己感受到好,如此又回到了人,所以,“好”跟人的主觀認知有關。

這就可以拉開今天的話題了。

創造價值的路,你走對了嗎?

當談到價值,起點和終點都在人,這裡指的就是個體存在的人,是人的一種比較主觀的感受和觀念,所以,價值成立的前提是,回到人自身,也就是從確立自身價值感開始,這叫做焦點在內。

一個確認了自身價值感的人,是比較有自信的人,所謂焦點在內,他較能夠從自身的實際出發,較能夠關注自身素養和能力的提升,較能夠確認自己的社會定位,明確內在身份和外在角色(請參看“身份和角色”一文)。其實,說到底,一切事情的核心都在人,人到位了,開心了,發揮所長了,才可能輕鬆高效地做成事情。

當說到對“人”本身這種源頭資源的開發,除了個人的興趣、能力和習慣,也跟他的認知有關(請參看有關思維方式的幾篇小文),跟一個人的境界、心胸、格局有關,也就是我們說的一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

所以一個能夠從自身出發、重在自我修養併兼顧自我興趣、能力和習慣的人,一句話吧,對自我確證程度比較高的人,才能真正創造價值。

相反的一種情況是,我們時常不從自己出發,做人做事的焦點都在外面,人云亦云啊,隨波逐流啊......蘇格拉底說,未經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而當一個人焦點在外,就可能比較缺乏對自我的認識和沉澱,總是因為關注外界、心隨境轉而自我精神與人格支離破碎,患得患失,遂而容易感到焦慮恐懼,這是一種跟“自信”相反的情況。

創造價值的路,你走對了嗎?

經常聽到有人找對象吧,你問他,你有什麼條件嗎?他的回答總是一些很常規的,比如學歷、長相、家庭背景......但你會發現,這些條件都是些跟自己無關的。有句話說,愛情中沒有對或錯,只有合適不合適。當你焦點還散落在外面,而甚至在找對象時都不考慮自己的真正需求時,就會明顯感到一種價值本源的喪失。所以才會有人說,哎呀,當對的人出現,什麼條條框框都沒了。這就對了,是因為真正眼前一亮、流星撞地球的感受衝開了你在精神層面的價值需求,這可不是別人告訴你的哦,也不是你自己從社會規條中下載的哦,而是,你自己確證自己(對啊,想來,進入並經營一段親密關係,是與自己關係最密切的事了,這個陣地都不堅守自己,那就更別談其他領域了)

而往往,我們會發現,焦點在外的人看似十分費力地想要得到好處(確實,也在進行價值追求。但,這本身符合價值規律嗎?能真的創造價值嗎?)但往往費力不討好,求了半天發現只是在數他人財寶——這好那好,可問題是,跟你有什麼關係呢?人家的好,適合你嗎,你能得到嗎?

所以,才說,焦點還是得收回自己,得考量自己的綜合品位,以及能力限度。往往吧,

焦點在內的人,比較明確自己人生的大方向,能自覺把注意力和生命力投注到對成果的達成上,對自己比較負責。而焦點在外的人呢,其實不太清楚自己要什麼,眼睛盯著別人看,但問題是,沒有責任意識啊,難道活著就是為了觀察和監控別人嗎?(我們時常開玩笑,別盯著我,我沒給你監督費啊,哈哈哈哈)而且,往往焦點在外的人,容易形成一種“勢利眼”的性格,對人對事的判斷大多根據外界的條件,而不在乎人或事物的本質。

小結一下,今天談了對價值的理解,需要充分考察人、關係和“好”的感受,因此呢,價值的起點和終點都在人,人才是創造價值的根源。人的價值怎麼體現,主要得把焦點放到人自己身上,充分認清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習慣,注重自我精神境界提升(也就是從根本上提升認知水平),找準社會定位,這樣才能一步一步利益社會,輕鬆高效出成果。焦點在外是一件費力不落好的事情,數他人財寶,結果自己得到了什麼呢?

注:本文主要觀點來自“鴻運家族”劉昱誠導師,以及同伴們的集體研討。歡迎關注“鴻運家族”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