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雞的祕密:這個時代,雞都看臉

看似粗鄙的雞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要聰明得多。


關於雞的秘密:這個時代,雞都看臉


一隻紅原雞在印度的卡納老虎自然保護區裡踱著步子。大約8000年前,家養雞從這種雞進化而來。

攝影:ROY TOFT,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我們都知道,在黑暗的冬日裡,一縷光彌足珍貴。對於雞而言,也是這樣。

今天的問題來自Danielle Smith:“為什麼雞需要照好幾個小時的光才會下蛋?”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請教了幾位家禽專業人士。

要有光

佐治亞大學的家禽科學家Claudia Dunkley告訴我們,母雞屬於“光刺激”類動物,這意味著它們需要光才能下蛋。

在自然光或人造光的照射下,12個小時後,母雞的下丘腦會釋放出一種生殖激素,刺激產蛋。這種生殖激素,即促性腺激素,和啟動人類生殖週期的激素是一樣的。

Dunkley表示,在冬季,隨著白天變短,“待在光照時間不足的屋子裡的雞將會停止下蛋”。

母雞不需要與公雞交配就能下蛋,並用這些蛋孵小雞。母雞每24小時可以產下一枚蛋。

奇怪的是,雞蛋的顏色有時會與雞耳垂的顏色一致。

肯塔基大學的家禽科學家Jacqueline Jacob說:“一般而言,白色耳垂的母雞下的蛋,蛋殼也是白色的,紅色品種的蛋殼則是棕色的。”


關於雞的秘密:這個時代,雞都看臉


羅得島紅雞一種很常見的家雞。

攝影:GLASSHOUSE IMAGES, ALAMY

我不笨

作為一種馴養的動物,雞的祖先是紅原雞,它們生活在約8000年前的東南亞地區。

由於雞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進化,每天都需要尋找食物,所以“(它們)在某些事物上的認知變得很複雜也就不足為奇”,比如空間定位,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家禽科學家Richard Blatchford說。

例如,在試驗中,即使距離發生了變化,受過訓練的雞仍可以辨別出食物的絕對距離和相對距離。

Blatchford補充道:“長期以來,我們一直用雞來研究動物認知。”

雞的認知

Dunkley告訴我們,比如,雞最多可以認出30只其他的雞,小雞在孵化後24小時至36小時內,就會記住雞媽媽的樣貌。

一項研究顯示,雞會“記住”紅色三角形的樣子,即便其中一部分被遮住,這說明雞的腦海中會想象部分隱藏的物體。

不僅如此,雞還會根據人臉進行分辨、識別,而且它們顯然偏愛漂亮的人。

2002年的一篇論文發現,雞和人對某些人臉的偏好是一致的,“非常關注對稱等特點”,Blatchford說,這是潛意識裡吸引力的衡量標準之一。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訓練了四隻母雞,並記錄了它們對普通女性照片的反應,以及兩隻公雞對普通男性照片的反應。

接著,研究團隊向雞展示了帶有誇張的男性和女性特徵的照片。

那些顯示對稱臉部的屏幕,雞啄的次數更多。這項實驗的試驗對象還有14個人,結果顯示,雞和人的偏好一樣。

這項研究僅測試了少量的雞和人,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但實驗結果卻告訴我們,對於對稱的偏好很有可能根植於神經系統,而與文化影響不一定有關係。

好吧,還有什麼比雞看了你一眼,拍著翅膀離去更丟臉的事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