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說起胡氏家族,就不得不提安徽績溪,績溪是胡氏家族的風水寶地。唐代,績溪出了個散騎大將軍胡宓,宋代,出了個以兩劾秦檜而名垂青史的監察御史胡舜陟,明代出過奕世尚書胡富、胡宗憲,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開文、紅頂商人胡雪巖,近代出了著名學者胡適當代,就連近代,也出了很多名人……這一個個名字,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胡姓家族錦繡添彩。清末光是胡姓祠堂績溪全縣就有30座。而最有名的莫過於位於龍川村的胡氏祠堂。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徽州自古文風昌盛,徽文化底蘊深厚,在皖南績溪有諸多的古村落散落在徽州的青山秀水間。東聳龍鬚山,緊挨登源河的有一個船形的古村落,一條水街蜿蜒曲折的從村中穿過,兩岸白牆黑瓦,飛簷翹角,古意盎然。這裡不僅山水清麗,而且人才薈萃,這就是徽州有名的進士村龍川村。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龍川村位於安徽績溪,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綿長的歷史文化淵源,形成了其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龍川村在明代時期,曾經出過十多個進士,其中最著名的有兩位,一位是明成化十四年的戊戌科進士胡富,他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的戶部尚書,還有一位比胡富晚了六十年,是明朝嘉靖十七年的戊戌科進士胡宗憲,也是官至太子少保。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沿著水街一路行來,清澈的溪水可以看見無數的小魚遊弋,兩岸是韻味悠長的徽派古建築,龍川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晉時期,東晉散騎常侍胡焱,也就是胡姓家族的始祖,當時在鎮守歙州,因為喜歡龍川這裡的風水勝蹟,於鹹康三年(公元337年)舉家遷於此地。走在龍川村悠長的石板路上,隨處可見售賣小兒書的攤位,紅頂商人胡雪巖,近代著名學者胡適,都是胡姓家族的驕傲。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位於村東的龍鬚山,因盛產造紙原料龍鬚草而得名。在村子裡有一個澄心堂宣紙作坊,可以體驗一下中國傳統的造紙術,看細碎的紙漿演變成一張上好的宣紙,這個過程神奇而美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聰明智慧。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宗祠是古徽州聚族統宗,維護宗族的建宗法制的產物。村子裡的胡氏宗祠,木刻花雕都很特別,值得細細觀摩。宗祠的木雕基本分佈門樓、正廳落地窗門、梁勾梁託和後進窗門等4大部門,均以龍鳳吉祥、歷史戲文、山水花鳥、優美境地等畫面為立意構圖。花雕採用浮雕、鏤空雕和線刻相結合的技藝手法,圖案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精美的木雕蘊含了美好的寓意,也是徽州人對未來生活的期許和寄託。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徽州人天賦勤勞,淳樸務實, 有一種積極的入世精神,徽駱駝的秉性是順境中的奉獻。徽州人骨子裡敬重的是中華儒學,追求的是耳濡目染的理學精神。無論是為官為賈,無論是從文從醫,都力求為社會效力,為百姓辦事。在徽州的史籍中,記載著大量的好善義舉。如嘉慶《績溪縣誌》列入善行義舉的人,明代有一百四十五人,清代有四百五十四人。而徽州商人致富後,將修橋補路謂之“積德”。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位於龍川村的胡宗憲故里,胡宗憲一生最大的功績在於平定倭寇,他曾經先後八次上書嘉靖帝,要求給他們三年時間訓練出一支強大的抗倭軍隊。奏章得到恩准後,他立即派參將戚繼光招募兵士嚴格訓練,終於培養出一支威震天下的“戚家軍”。所以歷史學家稱:“沒有胡宗憲就沒有戚家軍”。他們大小八十餘戰,戰無不勝。

徽州人的駱駝精神

綠色的植物攀爬在古意盎然的徽派小樓,錯落有致的馬頭牆依然清晰的記取著過往的歷史滄桑。一代代徽州人也在徽駱駝精神的傳承鼓勵中,讓徽州人的精神影響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