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袁世凱每年支出240萬元,超過美國總統


袁世凱與他的秘書。袁世凱是近代史上響噹噹的大人物,無論把他視作“竊國大盜”還是“中國華盛頓”,他都是歷史研究繞不開的角色。今天我們換一個角度認識他,不討論他的政治得失,而是考察一下他的工資收入情況。

1890年的袁世凱。晚清時期,袁世凱的仕途是從軍旅開始的,其官場經歷變化較多,我們不能在這篇短文中一一論及。我們只挑選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職位,看看他的工資收入是怎麼變化的。清末民初各級官員對應著相應的工資待遇,一目瞭然。

清末穿冬裝的袁世凱。1897年,光緒帝擢升袁世凱任直隸按察使,這是他在地方任職的起點。直隸按察使的品級為正三品,每年俸銀130兩、養廉銀8000兩,養廉銀已是俸銀的60多倍。

1909年,在河南安陽賦閒的袁世凱。1898年9月,袁世凱升任從二品的工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是京官,工資結構與地方官不同,養廉銀沒了,多了祿米,具體待遇是:俸銀155兩、祿米155斛。由於京官清苦,朝廷又發“恩俸”155兩。

1900年,時任山東巡撫袁世凱與德國官員合影。1899年冬,袁世凱由工部侍郎升任山東巡撫,這是40歲的袁世凱首次出任封疆大吏。山東巡撫正二品,俸銀155兩、養廉銀15000兩。

直隸總督袁世凱察看京師大學堂譯學館。1901年11月,李鴻章去世,袁世凱受命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實授。直隸總督為從一品,俸銀180兩、養廉銀15000兩,直隸總督兼管北河,加支養廉銀1000兩。

清末袁世凱戎裝照。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是袁世凱賬面上的工資,說實話不算多。但是,清朝官場收受“陋規”成風,比如冰敬、炭敬之類就是公開的秘密,這方面的到賬金額可能數十倍、數百倍於正式收入。

1912年的袁世凱。進入民國,袁世凱做了大總統之後,其年俸有多少呢?1913年12月30日,北京政府國務會議議決,總統年俸36萬元,公費年支150萬元,交際費年支54萬元。袁世凱一年的支出大約為240萬元。相比之下,副總統年俸為12萬元,國務總理年俸為1.8萬元。

1913年,袁世凱前往天壇祭天。根據歷史學者何家偉的縱向對比,袁世凱年俸36萬元,算下來月俸3萬元。在那個年代,3萬元可以購買2331石稻米,摺合到農民種地的收穫,他的月俸可抵農民種777畝地的收入。

民國初年,袁世凱訪問北京德國公使館。另據何家偉的橫向對比,袁世凱每年240萬元的個人開支,遠遠超過同時期的美國總統和法國總統。中國當時經濟發展水平在全世界是相對比較落後的,而袁世凱的個人開支居然比當時經濟發達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首長開支還要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