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巨頭再度虧損:市場份額跌出前五,郭臺銘的降價法寶不靈了?

2016年,富士康以700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連年虧損的電視巨頭夏普,拿到70%的所有權,擬通過夏普進軍顯示屏行業。郭臺銘接手後一年,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次年夏普實現盈利115億日元,但是2018年,夏普卻再度虧損達177億日元,事實證明,郭臺銘對於顯示屏行業的算盤還沒有打響。

電視巨頭再度虧損:市場份額跌出前五,郭臺銘的降價法寶不靈了?

首先來了解下,未收購前夏普是如何從一代巨頭最後步入連年虧損的困局。夏普距離今天已經有107年的歷史,從一些小的文具開始,到收音機,最後進入電視機行業已經是1951年。

它生產出了日本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再到1960年生產出第一臺彩電,2000年推出第一臺液晶電視,夏普用技術革新成為了日本家電行業的老大,國際的家電巨頭,旗下的液晶屏幕生產線位居全球大尺寸生產線前三名。在2000年至2008年是夏普的最後的頂峰,隨後因為盲目地擴張建廠,產能過剩,導致新廠開工率不及30%,虧損接踵而來,最多的時候是2011年-2012年,累計虧損9000億日元。

電視巨頭再度虧損:市場份額跌出前五,郭臺銘的降價法寶不靈了?

為了扭轉虧損,夏普改造過生產線,將大尺寸面板生產線改為小尺寸手機面板,成為蘋果、小米供應商。但是很快,隨著LG和當地面板商JDI等的競爭,特別是更新換代過快,讓夏普疲於市場,又轉回大尺寸面板。2016年富士康收購夏普後,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採取了最常用的“價格戰”。

電視巨頭再度虧損:市場份額跌出前五,郭臺銘的降價法寶不靈了?

根據數據顯示,在2016年底,夏普電視大幅降價,與國內的海信、創維和TCL打價格戰,確實獲得了成效。2017年,夏普發佈消費級8k電視,這次又站到了前端,加上精簡人力、擴大產品線,最終實現了2017年的轉虧為盈。

而2017-2018年,顯示屏行業再次發生了變革。2017年,京東方8.5代生產線投產,一躍成為大尺寸產量第一名,隨後華星光電追擊,2019年成為新的出貨量第一名。這番追擊中夏普市場佔有率下降。

目前不管是小尺寸面板,還是大尺寸面板中國的出貨量都達到全球第一,在這樣的情況下,面板的價格不斷地下跌,夏普的“價格戰”不再具有吸引力,電視銷量萎縮,市場份額從第三名跌到第六,最終導致2018年夏普的收入同比降低44%,再度虧損。

電視巨頭再度虧損:市場份額跌出前五,郭臺銘的降價法寶不靈了?

不管是手機還是家電,屏幕都是主要成本之一,而屏幕的產品鏈更加廣泛,富士康郭老闆同樣佈局顯示屏行業並沒有錯,但是當下,特別是國內的顯示屏行業已經崛起,從出貨量和更新速度上,夏普都無法比擬。不過最近夏普曝光了摺疊屏技術,未來在摺疊屏上實現逆襲也不是沒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