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原創: Armstrong 空軍之翼

2017-04-28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 以及來自空軍之翼


蘇-30的誕生

目前“側衛”家族中最暢銷的成員是雙座的多用途蘇-30MK,這不足為奇。蘇-30MK從一開始就面向出口市場,俄羅斯空軍在多年後才開始訂購。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蘇-30SM將成為俄羅斯空軍的主力多用途戰鬥機,並一直持續生產到本世紀20年代



由於伊爾庫茨剋制造的蘇-27UB“側衛-C”雙座型保留了蘇-27單座型的所有火控系統,所以蘇霍伊設計局決定以該機為基礎研製一種遠程截擊機,並能指揮其他飛機作戰。一架蘇-27UB被改裝成原型機,後座座艙增加了一個供武器系統官使用的戰術態勢顯示器,機鼻增加了一個空中加油探頭以通過空中加油進一步提高巡航力。這架飛機一開始被命名為蘇-27PU,後改為蘇-30。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蘇-27PU原型機



1987年,試飛員尼古拉·薩多夫尼科夫、伊戈爾·維琴塞夫和維克托·普加喬夫駕駛這架蘇-30原型機完成了幾次遠程飛行,距離最遠的一次發生在1987年6月23日,蘇-30從莫斯科飛到了共青城然後再返回,總飛行時間15小時31分鐘,飛了13404公里,共進行4次空中加油。伊爾庫茨克在幾架原型機後於1994-1996年間製造了至少6架蘇-30,其中5架(50-54號)交付薩瓦斯列伊卡基地的測試評估中隊。

伊爾庫茨克在1986-1994年間參加了印度斯坦飛機公司納西克工廠按許可證生產米格-27ML戰鬥轟炸機的項目,當時的總經理阿列克謝·費多羅夫與印度同行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所以當印度空軍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考慮購買一種雙座多用途戰鬥機時,伊爾庫茨克生產的蘇-30自然就成為俄印雙方談判的核心。

俄羅斯人在1993年6月於布爾歇機場舉行的巴黎航展上展示了一架掛載了Kh-29、Kh-31和Kh-59M空地導彈和KAB-500制導炸彈模型的蘇-30MK,開始宣傳這種以蘇-30為基礎的出口型多用途戰鬥機。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1993年出現在巴黎航展的蘇-30MK,實際上就是一架蘇-27UB



合同規定印度頭8架飛機將是蘇-30K過渡型,實際上就是安裝了空中加油裝置的蘇-27UB,不具備對地能力,將在後來升級到MKI標準,這8架蘇-30K在1997年4-5月間交付。剩餘32架蘇-30MKI計劃在1998-2000期間交付,但由於研製拖延,印度不得不在1998年12月18日又增購10架蘇-30K。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印度空軍的蘇-30K



18架蘇-30K的戰術編號是SB001-018,裝備洛赫格翁機場的第24“獵鷹”中隊,取代米格-21比斯。

最後這18架蘇-30K也沒有升級成蘇-30MKI,印度與俄羅斯在2007年4月簽訂了一份合同,以一對一的方式把所有18架蘇-30K換成新的蘇-30MKI。2011年7月,這批蘇-30K抵達白俄羅斯巴拉諾維奇第558飛機修理廠等待新客戶,安哥拉在2013年10月購買了其中的12架。2017年1月,安哥拉購買的第一架蘇-30K在巴拉諾維奇進行了大修後的首次飛行。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558修理廠里正在翻新的蘇-30K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2017年1月,安哥拉購買的第一架蘇-30K在巴拉諾維奇進行了大修後的首次飛行



要想完整講述蘇-30MKI的故事就必須先回到蘇聯時代。1983年12月29日,蘇聯政府批准研製蘇-27M(T-10M,M代表現代化),正是該機奠定了蘇-30MKI的所有關鍵技術。

提赫米洛夫儀器製造研究院的設計團隊在塔梅爾蘭·貝克爾巴耶夫領導下為蘇-27M研製了開縫天線的N011雷達,之後研究院又在蘇-27M 712號上測試了具有相控陣天線的N011M雷達。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T10M-11 711機頭安裝的N011雷達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N001M無源相控陣雷達



蘇霍伊設計局在研製蘇-27K艦載型時為該機增加了一對小鴨翼,用於降低著艦進近攻角。1985年5月,維克托·普加喬夫駕駛具有鴨翼的T-10-24原型機進行了首飛(該機在1987年1月20日墜毀)。

由於N011和N011M雷達比N001更重,使蘇-27M的重心前移,這將降低敏捷性。解決方案有兩個,一是重新設計機身,優化重量分佈,但代價過大;二是在前機身增加一個小型升力面以抵消重心前移。顯然後者更加簡單,鴨翼能使壓力中心前移改善靜不穩定性,結果蘇-27M的靜不穩定性從蘇-27的中立穩定提高到-5~6%。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正在TsAGI T-109風洞中測試的T10M模型,可以看到增加的鴨翼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蘇-27M的鴨翼還有許多其他好處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蘇-30MKI上的全動鴨翼是對稱偏轉的,角度從+7度到-70度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在航展上演繹“眼鏡蛇”和“鉤子”機動的蘇-35 709號機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弗羅洛夫輪盤”機動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T10M-10 710現成為了117S發動機測試臺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現在5架T10M/蘇-27M被塗成俄羅斯騎士表演隊式樣,但從未公開表演過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蘇-30I-1墜毀瞬間



蘇-30MKI的先進性還體現在航電設備上,其核心是RLSU-30MKI“豹”(Bars)無源相控陣雷達系統。“豹”雷達的設計基於提赫米洛夫儀器製造研究院的N011M,並配備了印度斯坦飛機公司海得拉巴分部研製的RC1和RC2計算機。N011M原型雷達在1991年製造完畢,並在1996年裝在蘇-27M 712號上開始試飛,其相控陣天線能在毫秒級時間單位裡把波束從一個目標切換到另一個目標,實現真正的多目標交戰。這臺無源相控陣雷達的主要缺點是掃描角度較小,在機鼻每側只有45度,對於高機動性戰鬥機來說遠遠不夠,所以“豹”的相控陣天線安裝在了一個可向左右各偏轉25的液壓支架上。但由於這個液壓支架的動態性比傳統機械掃描雷達更差,所以“豹”雷達一般工作在電掃模式下,僅在必要時才使用機械掃描,整個天線陣列重110千克。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在季霍米羅夫公佈的N011M數據中,雷達對戰鬥機大小的目標迎頭探測距離為140公里,能同時跟蹤不少於15個空中目標

蘇-30MKI的其他火控傳感器包括俄製OLS-30(35Sh-01)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烏克蘭製造的“蘇拉-K”頭盔瞄準具、以色列埃洛普公司的SU967平顯和拉斐爾公司的“利特寧”瞄準和導航吊艙。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OLS-30I光電瞄準系統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蘇拉”飛行員頭盔提示系統(HMCS)



蘇-30MKI加強了機身結構,最大載彈量增加到8噸,機身和機翼的12個掛點能夠掛載各種空空導彈,如多達8枚的半主動雷達制導R-27R或R-27ER導彈以及兩枚紅外製導的R-27T或R-27ET,或者多達10枚的主動雷達制導的RVV-AE,或6枚R-73。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全空空掛載的蘇-30MKI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蘇-30MKI使用多重彈射掛架掛載通用航彈



蘇-30MKI的AL-31FP發動機具有一個設計巧妙的矢量噴管,噴管可以上下偏轉15度。為了實現有限的三維矢量控制,兩臺發動機的噴管水平軸線都向內旋轉了32度(右側噴管向右,左側噴管向左),所以兩個噴管呈V形偏轉運動,實現了一定程度的三維控制。兩個噴管對稱偏轉可提供俯仰控制,差動偏轉可提供滾轉和偏航控制。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蘇-30MKI的AL-31FP渦扇發動機配備了二元矢量噴管,可上下偏轉各15度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噴管的水平軸線向內偏轉32度,這個巧妙的設計使寬間距噴管在推力矢量和差動操作中能同時提供縱向和橫向控



由於蘇-30MKI需要把新的氣動佈局和推力矢量發動機整合進全新的飛控系統,而且航電也使用萬國組件,所以研發進程曠日持久,整整推遲了四年,首架具有全狀態的蘇-30MKI 05號直到2000年11月26日才在伊爾庫茨克首飛。2002年6月22日,一架安-124裝載著首批兩架蘇-30MKI從伊爾庫茨克飛到印度。2002年9月27日,印度空軍在洛赫格翁空軍基地為首批10駕蘇-30MK舉行了服役儀式。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第一架蘇-30MKI原型機改裝自一架量產型蘇-30,安裝了AL-31FP推力矢量發動機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印度空軍200餘架規模的蘇-30MKI機隊到2015年初達到了55%的妥善率,能隨時保證110架飛機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HAL納西克生產線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18架蘇-30MKM在2007年6月-2009年8月間交付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蘇-30MKM的Avitronics光電傳感器陣列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第二種蘇-30MKI派生型是蘇-30MKA(“A”表示阿爾及利亞),俄羅斯編號蘇-30MKI(A)



蘇-30MKI最終成熟後,俄羅斯國防部也在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間訂購了自己蘇-30SM,先後下達了6份合同共計116架蘇-30SM,其中俄羅斯空軍分得88架,俄羅斯海軍航空兵分得28架。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俄羅斯空軍的蘇-30SM,悠閒的後座們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蘇-30SM生產線



2014年12月,俄羅斯黑海艦隊駐克里米亞薩基的第43強擊機團也開始換裝蘇-30SM,如今該團已經具有了一個齊裝滿員的蘇-30SM中隊。隨後蘇-30SM開始裝備波羅的海艦隊的第72航空基地,之後是北方艦隊的北莫爾斯克-3基地。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俄羅斯海軍蘇-30SM



2015年9月,多姆娜基地的4架蘇-30SM被部署到了敘利亞,為俄羅斯空軍的攻擊機提供護航。該機在戰鬥中掛載了典型的空空武器,一般是4枚R-27R中距彈和兩枚R-73近距彈。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2015年10月,蘇-30SM在敘利亞作戰時在翼尖安裝了“希比內”-U干擾吊艙

哈薩克斯坦在2014年和2015年簽署了兩項合同,購買了11架蘇-30SM。頭4架在2015年4月交付塔爾迪庫爾幹空軍基地,在2016年12月又交付兩架。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2015年5月,哈薩克斯坦空軍和防空軍成為蘇-30SM的第一個國外客戶

蘇-30SM的國產化

俄羅斯蘇-30SM在配置上接近印度的蘇-30MKI,其RLSU-30MK-R“豹-R”(N011M-R)雷達經過了細微改進,增加了額外的操作模式,但仍保留印度製造的計算機。蘇-30SM安裝了俄製敵我識別裝置和L-150“粉彩”雷達告警接收機、法國薩基姆公司的Sigma 95NAA慣導系統、泰利茲SMD-55和SMD-66多功能顯示器、CTH 3022平顯、TLS 2020和NC 12戰術導航接收機,烏克蘭兵工廠的“蘇拉-K”頭盔瞄準具。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泰利斯CTH3022廣角衍射平視顯示器也被“陣風”戰鬥機選用



西方國家在俄烏交惡後開始制裁俄羅斯,於是俄羅斯就致力於蘇-30SM的國產化,使用國產BINS-SP-2慣導系統(已安裝在蘇-35上)、MFI-66顯示器、IKSh-1KI-1平顯、VIM-95和VND-94塔康接收機、NSTs-T-03頭盔瞄準具取代了上述進口設備。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與出口型相比,蘇-30SM裝備的“豹-R”雷達略微提升了性能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俄羅斯在新加坡航展上首次展出了蘇-30SME模型



俄羅斯在2016年啟動了一個項目進一步提高蘇-30SM的性能,計劃於2019年完成。

這種蘇-30SM改進型將配備新的計算機系統,並能發射一系列新武器,如R-77-1和R-74M空空導彈、Kh-31M、Kh-35U和Kh-38M空地導彈等。蘇-30SM還將升級全新的S-107-2通訊套件。

俄羅斯還計劃對雷達進行兩步升級,第一步使用俄製計算機取代印度產品,第二步升級雷達的性能,使其具有更遠的探測距離、更高的抗干擾性能和新操作模式。俄羅斯人曾考慮用T-50 PAK FA N036雷達的有源相控陣天線取代N011M-R的無源天線,但目前已經放棄。

2013年俄羅斯國防部向卡盧加無線電工程研究所(KNIRTI)下達合同,為俄羅斯多種戰鬥機提供全新的L-420“希比內-U”(U可能代表統一)自衛套件,將首先裝備蘇-30SM。

印度也為自己的蘇-30MKI制定了一個重大升級計劃,非正式名稱是超級蘇霍伊或超級30。俄印雙方已就升級內容談判了很久,仍沒最後敲定。蘇-30MKI的升級目標和俄羅斯方案類似,但大量使用進口組件,其中包括以色列製造的計算機。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印度展出的“超級”蘇-30MKI模型,安裝完善的電子戰套件,可執行防空壓制任務



2016年6月25日,一架蘇-30MKI在機腹掛載一枚俄印研製的“布拉莫斯-A”導彈在納西克機場進行了期待已久的首次試飛。2016年12月,蘇-30MKI進行了“布拉莫斯-A”導彈的首次無動力分離測試。2017年2月,印度官員表示“布拉莫斯”將在2-3個月內對一艘靶艦進行進行首次實彈試射。


轉載:蘇-27“側衛”進化論(三)——三翼面迷思

印度的部分蘇-30MKI即將整合俄印聯合研製的、顛覆傳統的“布拉莫斯”空射2.5馬赫超音速巡航導彈

本文轉載自空軍之翼,已標註原作者,旨在用於學術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