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池片遭美國337調查 江西這家企業“中招”了

光伏电池片遭美国337调查 江西这家企业“中招”了

在國內光伏企業紛紛佈局海外市場的時候,美國卻開始了“圍追堵截”。近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票決定對特定光伏電池片及其下游產品啟動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151),晶科能源、隆基股份等7家國內企業在列。其中,晶科能源是我省內最大的光伏企業,更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光伏組件製造商。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曹琦/文

國內太陽能領域龍頭被美國列入337調查

據瞭解,美國ITC此次發動337調查主要是應韓國光伏企業韓華新能源請求。3月4日,韓華新能源認為自己的專利權遭到了侵犯(美國註冊專利號9893215),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請求美國ITC發佈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被列入調查的企業,都是國內太陽能領域的龍頭,且海外市場正在成為這些企業訂單的重要構成。其中,晶科能源是江西省內最大的光伏企業,以生產太陽能硅片為主,也是國內最具規模的太陽能硅片生產基地之一。

目前韓華新能源已先後在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發起相關訴訟,聲稱競爭對手使用其專利太陽能電池鈍化技術來提高產品的性能。“該鈍化技術指的就是當下市場比較火熱的PERC技術,每當太陽能電池效率紀錄又一次被打破時,背後都有PERC技術的推動。”一些業內人士表示。

“在PERC電池的轉換效率方面,晶科一直是佼佼者,轉換率高達23.95%。”江西合鑫鑫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湯經理告訴記者。該技術的突破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去年晶科能源全年總收入就實現了250.4億元,淨利潤4.065億元,相比2017年增長186.9%,全年毛利率為14.0%。而其中海外出貨量佔八成,中東非、拉美、亞太等區域市場份額近30%,北亞、北美、歐洲等區域市場份額達到10%以上。有專家預測認為,2019年PERC電池產能或許可以達到100GW。在美國市場,韓華新能源想要搶佔一席之地,必然面臨與老牌巨頭晶科能源等企業正面交鋒。

據瞭解,去年晶科能源在美國剛拿到了1.43GW的新訂單沒幾個月,韓華新能源在美國就新建了1.7GW的組件工廠,被外界認為想通過專利侵權控訴來獲得市場空間。

面對專利侵權控訴,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均表示反對。“基於晶科能源對韓華新能源的投訴和所聲稱的專利的初步分析,公司認為這些投訴沒有技術或法律依據。”晶科能源在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隆基股份方面則表示,隆基產品與涉案專利採用的技術方法並不一致,韓華專利採用的是ALD技術,隆基採用的PECVD技術。

面對美國的調查,中國企業面臨哪些影響?據專家表示,如果美國ITC的337調查認定晶科能源和隆基股份存在侵權的行為,那這兩家中國企業的產品就會被禁止進入美國。此外,國際專利訴訟需要耗費長達數年的時間,一旦訴訟結果不利,那購買產品的客戶也可能需要承擔連帶責任,面臨韓華新能源的索賠風險。

在全球市場擴張,加速產能佈局

從另一方面看,該事件也反襯了晶科能源、隆基股份等中國企業的強大。以晶科能源為例,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組件出貨量排名行業全球第一,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組件製造商。2018年組件總出貨量突破11.5GW,實現三連冠,並進一步拉開了與第二名的距離。

據瞭解,晶科能源在“531光伏新政”後國內市場需求放緩的背景下,居然業績穩中有升,這主要得益於其領先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強大的全球市場佈局。

江西省工信廳新興產業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晶科在國內主要有江西上饒和浙江海寧兩個基地,上饒是晶科企業總部和最大的生產基地。目前產能大部分在國內,其海外市場開拓也做得比較好,組件銷量近80%在國外。”

早在2011年的時候,晶科能源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只有百分之三點多,到了2016年全世界市場佔有率就高達9.6%。

在2019年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上,晶科能源副總裁餘木森表示,在拉美,晶科能源市場份額佔40%以上;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等十餘個主要國家市場排名第一;在太平洋地區、北亞位列第一,東南亞位列第三。

這樣一家江西企業是如何走出去,成為全球光伏巨頭企業的?2017年,當時的中國市場表現強勢,國內不少光伏企業也跟著水漲船高,考慮到受限於產能以及全球市場對於公司產品的強勁需求,晶科為了維持產能均衡分配原則,主動放棄了很多國內訂單,這也導致2017年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從此前的10%下滑到6%左右,不過換來的是晶科全球平均市佔率從9%上升到12%以上。

實際上,在全球市場的不斷擴張,已讓晶科能源在產能上急速佈局。如今,晶科能源的上饒光伏發電技術領跑者250MW項目也在今年年初開工,旨在對基地的技術標準和競爭優選標準等各方面做進一步的提升,以及對已具備規模化量產能力但尚未釋放產能的先進技術進行重點扶持,併為下一代儲備技術的應用與量產做準備,引導國內光伏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省內中小光伏企業面臨挑戰和機遇

一方面是巨頭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是不少中小光伏企業在掙扎中求生存。“晶科市場重心主要放在國外,目前很多江西的政府光伏工程採購名單中,都沒有看到他們的身影。”江西光伏行業一些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不同於晶科能源這些巨頭,本土的中小企業更多的還是面臨很多挑戰。”

他還向記者表示,“現在光伏項目的大頭主要在扶貧項目,競爭非常激烈,特別是電價低的省份,回收成本比較慢,相比江浙滬地區光伏企業要難做不少。比如工商業用電電價江西平均每度0.65元,江浙滬那邊每度一塊多,所以就算是幾千平方的屋頂都有公司搶著做。”

“平價上網的電站容量越大,需要的土地就越大,起碼需要50萬平方以上的荒地,這都是一些大型光伏製造企業才玩得起。而在戶用光伏市場,本來這個市場挺大,比如我們就有碰到業主想建,物業不讓的情況,怕影響小區外觀整體環境。所以,公司只能跟地產開發商、政府工程的綠建項目合作。”江西合鑫鑫有限責任公司湯經理說。

是挑戰也是機遇,據瞭解南昌市已率先出臺了《推進綠色發展管理工作實施細則》,規定建設單位優先選擇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用於採暖、製冷、照明和熱水供應等。其中,要在2020年實現綠色建築面積佔新建建築面積的50%以上的目標,也讓不少中小企業看到了機會。

“距離目標只有一年多了,希望能在今明兩年業績再上一層樓。”湯經理表示,“國家政策大方向應該還是鼓勵地方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來支持光伏的發展。”

據瞭解,由江西省工信廳、住建廳和發改委等部門將會同光伏企業,討論制定一系列適合江西省情的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