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城墙的西城二门和东城三门

西安古城墙的西城二门和东城三门

城墙夜景

上两篇文章都给大家介绍了西安古城墙的南北城门,下面给大家介绍剩余的两个东城和西城的。

西城二门

安定门

西安古城墙的西城二门和东城三门

安定门

安定门俗称西门,为西城墙最南一门,原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寓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这座城门原有三重门楼:城楼、箭楼、闸楼。三道城墙,城楼里,箭楼居中,闸楼向外。门楼下均有拱卷式门洞,洞高宽为6米。城楼与箭楼之间有方形瓮城,平时是出入通道,战时是防守要地。城楼北侧有日本天皇访问西安时所建观望台一座,供游客参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门箭楼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城门内为西大街,门外为西关正街。安定门规格为6+1式门洞。

玉祥门

西安古城墙的西城二门和东城三门

玉祥门

民国十五年(1926年),吴佩孚的走狗河南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城达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冻饿战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联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1928年在战火打开的城墙豁口上修建的这座城门,为纪念冯将军由此率部入城的历史功绩,取名玉祥门,为西城墙最北一门。玉祥门规格为5门洞。

东城三门

朝阳门

西安古城墙的西城二门和东城三门

朝阳门

朝阳门是东城墙最北一门,开辟于建国后。因为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城门内为东五路,门外为长乐路。朝阳门规格为5门洞

中山门

西安古城墙的西城二门和东城三门

中山门

中山门俗称小东门,民国十六年(1927年)初,在冯玉祥将军倡议下开辟的中山门,为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而得名。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中山门并列两个门洞,冯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出师之日,冯玉祥在城头向各界欢送群众讲话,说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欢迎他。但后来时局变化,再未率师回西安。中山门规格为双门洞。

长乐门

西安古城墙的西城二门和东城三门

长乐门

长乐门俗称东门,是东城墙的正门,也是最南一门。在建造明城墙时构筑,正式名称叫长乐门。明末李自成由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部下随即纵火焚毁了这座城楼,直到清代重新建造。“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在东门城楼上组建教导队和学兵队,旧址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长乐门规格为6+1式门洞。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旅游小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