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到大渡河流域逛39個旅遊示範村

“五一”到大渡河流域逛39個旅遊示範村


化石文創、音樂狂歡、土司體驗、藏寨尋趣……1月3日至5日,記者走訪甘孜州大渡河流域沿線,看到當地發展鄉村旅遊突破常規,在文化挖掘上下深功夫。除了吃農家菜、賞美景,系列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項目正在瀘定、康定、丹巴等大渡河沿岸縣市加速推進,將於今年“五一”小長假亮相,助推甘孜州鄉村振興。

去年5月,甘孜州啟動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在流域內全面實施精準脫貧攻堅、特色產業融合、生態宜居鄉村建設、優秀文化傳承、鄉村社會善治、鄉村人才聚集、全面奔康提升七項行動,全力打造282個鄉村振興示範村。8月底,瀘定、康定、丹巴首批打造24個旅遊示範村的工作方案編制完成。11月底,丹巴縣聶呷片區15個村也納入首批打造示範村。甘孜州印發《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重點工作責任清單》,落實州級部門重點工作任務93項,縣(市)重點工作任務82項,落實四級責任人126人。同時出臺支持政策,明確為示範區整合首批建設資金1.45億元。

旅遊示範村建設開局良好。在瀘定縣嵐安鄉雲谷音樂度假營地,佔地70餘畝的雲谷音樂基地酒店、帳篷住宿、陽光餐廳等都已打造完畢,音樂廣場、錄音棚等在加緊完善中。雖然音樂基地4月底才能正式營業,但已吸引了不少遊客。周邊的村民嚐到由此帶來的紅利。村民桂世秀家裡種了3畝多蘋果,往年需要運下山才能賣出去。這季收穫的近2000公斤蘋果,在家裡就被遊客基本買光,增收五六千元。(

徐登林 記者 遊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