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超牛逼——3億英鎊砸出新BIG4 歐冠今年或姓“英”

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自2007-08賽季至今,尚沒有一支英超球隊,能在同一自然年度將歐冠和英超一併收入囊中。

而自2012年切爾西放棄英超專攻歐戰至今,英超Big6愈發激烈的內耗,使得英超球隊每每在歐冠陪太子讀書,5年來大耳杯基本淪為“西超杯”,著實要謝天謝地謝英超。

然而,本賽季英超卻顯然不想繼續充當看客,在1/8決賽次回合一齊取勝後,佔據了八強半壁江山的英超四隊。雖然不出意料地迎來了內戰的戲碼,但以集團軍衝鋒的他們,仍擁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

為什麼英超牛逼——3億英鎊砸出新BIG4 歐冠今年或姓“英”

曼城、曼聯、利物浦、熱刺為英超而戰



歷史總是在無聲中自我復刻:2007-08賽季,同樣佔據八強中四席的英超,四強又取其三,並最終在盧日尼基實現“紅魔”與“藍軍”的會師,提前將大耳杯留在英格蘭。

時移世易,又是八強英超有其四,又是相似的英倫內戰,今年的大耳杯,會如願姓“英”嗎?

不捨,也有得

聯賽冠軍勝於歐冠冠軍?放在其他任何聯賽,或許都是偽命題,但惟獨在英超,這一論調始終大有市場。得益於英超商業開發尤其是轉播費的連年攀高,以及英超對上至冠軍下至降級隊的鉅額分紅,踢好英超反而比踢好歐冠收入更多,成為左右英超球隊內外戰取捨的重要原因。

比起西甲時常出現的聯賽殿軍國內幾近降級、歐冠卻走到八強甚至四強的“倒掛”,早年間英超第四對歐冠幾乎是“應付差事”,典型如埃弗頓,連資格賽都是鬼門關。

而直到世紀初“四大家族”曼聯、切爾西、阿森納和利物浦奠定了第一集團秩序,英超才改變外戰全靠曼聯撐門面的尷尬,轉而集體向外戰發力,並在11年前實現了英超對歐冠最徹底的一次包攬。

為什麼英超牛逼——3億英鎊砸出新BIG4 歐冠今年或姓“英”

英超四大豪門時代



遺憾的是,在戰術革命中始終處於從屬地位的英超,卻在短暫的輝煌後迅速平庸,伴隨著“夢三”崛起,以及過去三年的皇馬王朝。

戰術上亦步亦趨、輿論環境又在英國脫歐大背景下趨於保守的英超,跌至歐冠改制以來的最低谷:2012-13賽季,曼聯、切爾西生生輸成小組第三,曼城更是一場不勝墊底出局。僅有阿森納一隊躋身16強,而到八強,徹底沒了英超球隊身影。

痛定思痛,想要在歐冠收復失地,英超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教練大洗牌:更多來自大陸、尤其是在歐冠頗有建樹的名帥相繼執掌豪門教鞭,而在弗格森退休後,Big6中已經難見本土主帥和老帥身影,取而代之的瓜迪奧拉、穆里尼奧、克洛普。

為什麼英超牛逼——3億英鎊砸出新BIG4 歐冠今年或姓“英”

各路名帥入主英超



要麼是歐冠贏家,要麼曾在歐冠打出過下克上的經典演出,下限也是埃梅里這類在歐聯杯稱王稱霸、外戰見多識廣的存在。

即便是索爾斯克亞、波切蒂諾這等教練履歷中和歐冠交集不多的少帥,也都和大耳杯有著別樣的情緣:

前者是1999年諾坎普奇蹟的締造者,也是弗格森的弟子中轉型教練最為成功的存在;後者在熱刺尚未在國內有所建樹的時候,就果斷喊出了力拼大耳杯的豪言,其野心和志向,早已跳出了與阿森納爭雄北倫敦、甚至虛妄的“倫敦之王”之類頭銜。

為什麼英超牛逼——3億英鎊砸出新BIG4 歐冠今年或姓“英”

索爾斯克亞深知歐冠的重要性



事實證明,過去幾年堪稱英超外戰門面之一的熱刺,並未因分心外戰而丟了聯賽前四,反倒令凱恩、阿里、孫興慜、埃裡克森等一眾才俊歷經大戰淬火,愈發早熟。

外戰和內戰哪個更重要?至少在本賽季的利物浦,球迷聽到了不一樣的答案:客戰拜仁至少打出有進球平局才能晉級前,薩拉赫曾如此表態:“利物浦球迷們最想要的錦標是聯賽冠軍,但我本人更希望捧起歐冠,一定要我選擇的話,我願意犧牲自己的夢想,盡力去實現球迷們的夢想。”

為什麼英超牛逼——3億英鎊砸出新BIG4 歐冠今年或姓“英”

克洛普&薩拉赫:英超歐冠我全都要



然而,球隊頭牌的表態並未得到主帥迎合,克洛普明確回應:“哪怕是客場,我們也要力爭歐冠晉級。”而結果正如“渣叔”的承諾,打出本賽季歐冠最佳一戰的利物浦,3-1擊潰拜仁,實現了1/8決賽英超對德甲總比分17-3的屠殺。

儘管代價是利物浦從12月領先9分,到如今多賽一場僅領先1分,但這樣一支有取捨、有血性的利物浦,顯然更能代表如今英超對歐冠的態度:只要我們想,我們就一定能!

燒錢,只為大耳杯

如果大陸名帥的紛至沓來,提升的是英超球隊的外戰經驗,改變的是球隊的戰術哲學,滌盪的是陳腐的內外之別,那麼更加實打實的改變,顯然來自於球市上的持續輸血。

過去幾個賽季,英超球隊在歐冠早早出局,相對貧乏的戰術體系、單薄的人員儲備難辭其咎。典型如曼城被摩納哥吊打,就是一眾中後場老朽被姆巴佩為首的青年軍亂棍打死。

為什麼英超牛逼——3億英鎊砸出新BIG4 歐冠今年或姓“英”

曼城回憶起了曾被姆巴佩支配的恐懼



而上賽季歐冠決賽薩拉赫開場就被拉莫斯暗算,頭號球星倒下後完全沒有B方案的紅軍,自此無力迴天。更別提他們是用八強中身價最低的門將卡里烏斯守門,這種配置打進決賽已是超常發揮,奪冠實在強人所難。

但本賽季,名列八強的利物浦和曼城,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補強:利物浦在嚐到範戴克的甜頭之後,又以創紀錄身價引進了阿利松,打造防線雙保險。此外,凱塔、法比尼奧、沙奇裡等人雖然未能改變球隊既有戰術框架,卻極大豐富了球隊輪換,球隊傷病明顯比上季同期少得多,便是明證。

而曼城在追逐瓜帥心儀的後腰未果後,以創造隊史轉會紀錄的身價引入馬赫雷斯,雖然看似和薩內、斯特林等人重複建設。但伴隨著貝爾納多-席爾瓦的逐步後撤,曾是英超MVP的阿爾及利亞邊鋒輪換價值愈發凸顯,也豐富了球隊前場的配置方式,成功為阿圭羅等人減負。

為什麼英超牛逼——3億英鎊砸出新BIG4 歐冠今年或姓“英”

貴的東西的缺點,也只有貴而已



即便本賽季花錢相對保守的曼聯和熱刺,也並非摳門,而是將前朝留下的遺產逐步消化:

目前,索爾斯克亞已經喚醒了重返夢劇場後鬱鬱寡歡的博格巴,而波切蒂諾也在避免身價4000萬歐的達文松-桑切斯等人成為沉沒成本。伴隨著索帥轉正、熱刺搬進新球場,下賽季兩隊的引援力度將只高不低。

事實上,2007-08賽季英超包攬歐冠八強、並最終捧杯的往事,同樣建立在瘋狂引援的基礎上:那一年曼聯補充了特維斯,前場三人組正式成立;納尼、安德森和哈格里夫斯也極大充實了球隊中場。

為什麼英超牛逼——3億英鎊砸出新BIG4 歐冠今年或姓“英”

當年曼聯的鋒線也是靠錢砸出來的



切爾西同樣不甘人後,馬盧達、阿內爾卡和伊萬諾維奇相繼來投,離隊的達夫、古德約翰森和加拉等人的空缺,得到了足夠彌補,甚至為2012年藍軍問鼎埋下了草蛇灰線。

而創造利物浦隊史轉會紀錄的託雷斯,更無須多提,金童的到來,使得利物浦在英超時代首次和冠軍如此接近。而即便最摳門的阿森納,愛德華多、拉斯-迪亞拉、薩尼亞和法比安斯基同樣物有所值……

為什麼英超牛逼——3億英鎊砸出新BIG4 歐冠今年或姓“英”

今年的歐冠冠軍,會姓“英”嗎?



花錢,不一定能買到冠軍;但不花錢,冠軍一定不會自己出現。相似的節點,相似的投入,相似的競爭心態,這一次,大耳杯真要成為英超囊中之物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