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小毛病時,為什麼百度裡說的基本都是癌症?

農民大群


最近總是有朋友在說生了病不能百度,一百度完就感覺自己應該寫遺書了。事實上確實如此,我自己也偶爾百度一些症狀,一查答案五花八門。

一、答案來自不同人群

別看百度出來的很多答案像模像樣,其實未必是專業人員答的,很有可能是一些人,東拼西湊,複製粘貼而來。對於任何一個疾病都應該有診斷與鑑別診斷,但很少有告訴你如何去鑑別診斷。

二、癌症症狀多種多樣

任何一個癌症臨床症狀都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幾乎任何一個症狀都可以與癌症扯上關係。

三、流量效應

幾乎所有的問答平臺都是有償的,而且流量與收益息息相關。用戶在回答相關問題的時候為了吸引流量,往往譁眾取寵,刻意渲染疾病的嚴重性,吸引讀者的注意。

四、先入為主

可能是百度出來的答案確實告訴瞭如何進行鑑別診斷,或者說常見病可能性大,但由於心理因素,讀者先入為主的的只住了癌症。

六、診斷是一種綜合思維

任何一個疾病的診斷,並不是單單的依靠症狀,往往需要結合具體的臨床和相應的輔助檢查才能做出較為準確的診斷。


其實互聯網只是給我們提供了診斷的思維,並不能替代專業醫生的診斷,有疾病還是應該去醫院就診。


普外三角針


我搞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很多人身體不舒服要在網上查自己得了什麼病?

中醫講望聞問切,西醫也是一樣需要看,諮詢和儀器等檢查才能確診得了什麼病。

如果網上可以通過文字就可以看病的話。那麼要醫院做什麼?國家還用搞醫改,醫保政策嗎?

所以我的建議,大家有什麼不舒服最好去醫院諮詢,即使你所在城市醫院存在掛號難問題,或者自己沒有時間去看病,現在很多地方都有社區醫院,大家有任何不舒服的可以去那裡看。再或者去藥店諮詢也是一種方法。

總之祝願大家身體健康!


回家路上是否有你


百度裡面都是帶有營銷性質的,每次查看完那些信息之後,就有一種暗無天日的感覺。其實根本就不用在意那些東西,看看就好了,不要放在心上,要是真的擔心,還不如自己找個醫院看看,哪怕只是小病小痛,也就當買了個安心,總比被百度嚇得要死好。

那麼何為營銷性質呢?

當自己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皮毛小孩,以為百度上說的都是“金句”,很有權威的話語,說一不二,愣是把百度上的信息當做神聖之言。出來社會之後發現,都是“營銷性質”,也就是說,回答的人都只為了獲取“流量”,且非專業人士,小事可以往大了說,大事更是往死裡說,那些給出答案的作者,你不知道他是人還是鬼,這就好比,你永遠不知道對面和你聊天的網友是一隻貓還是一隻狗。想象得出,那些“鍵盤俠”簡直比魔鬼還要可怕。

自從知道了以後,我會偶爾在網上搜搜看信息,但是一般都不會太過於相信,只會拿來做參考,希望大家也能帶著像我這樣的想法,不要自己嚇自己,一旦身上有不適的地方,要去看醫生才是正確的選擇,不要誤了自己的身體。

每件事都需要經過一定的論證,才能得以下結果,從而針對問題給出正確的解答方案,做人也是這樣,不要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需要站穩自己的原則,不要被別人牽著走。特別是有關身體上的問題,馬虎不得。

我是小丸子大健康,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呱呱分享,與你分享大量健康小常識,探討健康!


小丸子大健康


自從地球上有了人類,就沒有停止過人類對自己的探索研究,隨著大腦的不斷進化很多高級文明得以實現,電燈打被了幾千年的黑暗世界飛船可以登月,互聯網遍佈全球交通工具使人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日行一千以不在是神話,科技在不斷的發展更新,可是人類最大的致命問題且進展緩慢停滯不前,哪就是人體疾病,各種癌症至今不能治癒仍然是處在探索階段,腦部疾病,心臟病,糖尿病,白血病,肺病,這些疾病無時無刻地在吞噬人的生命目前治療方案無非就是維持和實驗中尋找破解之法,生命的存在才有動力與創新,因此人一但身體有所不適就會查一查與知相似的資料做到心中有數,往往一些文章都非專業醫生所做無理無據誇大病情不可全信,查百度資料也僅做參考而以還是要到正規醫院去確珍病情,其實人是很清楚自已得了什麼病的,這都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百分之九十的病不是與生俱來的,(遺傳病除外)都是後天自己造成的結果,人體好比一臺機器小毛病總會有關建在於保養,過冷,過熱,超負荷,都會造成難以修復的傷害只有精心維護時時保養才能運轉長久。


往事隨風285349785


您好!

很多大病都是從小症狀開始的。如果感覺到身體不適,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檢查。百度等一些網絡渠道提供的只是症狀參考,但不一定都具有科學價值,並且還容易造成人的心理恐慌。

因此,建議就算是身體出現一些小症狀也要到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診治。另外,平時身體沒有問題也要進行定期體檢,讓自己的健康得到保障。


黃勇醫生


很多網友為醫生抱不平,“不相信醫生,自己去百度上看病呀!”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網友對百度深深的敵意,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網友A:醫生覺得我還有救,但百度直接給我判了死刑…

網友C:本來能活到80歲,查完百度18歲就英年早逝了.....

前幾年的“魏則西”事件是百度永遠也抹不去的黑歷史,有網友說,看病先上百度,把排在前幾位的醫院全部避開,保準錯不了!

拋開百度的機車不說,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網上查病呢?

去醫院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很高,小病就不去麻煩醫生了。

有的醫生水平低,服務態度差,挫傷了患者去醫院就醫的積極性。

工作太忙,請假比登天還難,除非病倒在工位上。

只有老頭老太太才會去醫院排隊,年輕人都選擇通過更便捷的途徑解決問題。

中國醫療資源緊張,供需極不平衡,又逢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一些有遠見的科技公司嗅到了商機,開闢出一條聯合醫院和醫生開展線上掛號、問診的新路,直擊患者痛點。

四大線上醫療平臺,你用過哪一款?

目前用戶群體龐大的兩個品牌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分別是由互動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創建的。

兩相對比,有不少相似之處。

合作的醫院涵蓋了全國各個省市從市區到郊區,從三甲醫院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從公立到私立,應有盡有。春雨醫生比較周到的是把醫院的性質和級別都寫的清清楚楚,相對減輕患者甄別醫院水平的壓力。

涵蓋範圍廣,也就意味著誤診幾率更高,所以患者在選擇醫院的和醫生的時候應該辯證的看問題,帶著智商上線。

兩個平臺都具備線上諮詢功能,可以按地區、醫院、科室、疾病進行檢索。經過親身試用,小編髮現春雨醫生網站操作比好大夫在線更便捷,界面也更清新,但是線上諮詢收費比好大夫在線高,按照醫院的級別和醫生的職稱從收費50元—500元不等。

好大夫在線的線上諮詢費用不高,基本在50元以內, 電話諮詢按分鐘計費。

好大夫在線與春雨醫生的區別和優勢在於線上掛號功能。很多比較難掛號的三甲醫院或者知名專家可以到好大夫在線試一試,有可能撿到號,但是和現場掛號一樣,需要排隊等待。普通掛號不收費,線上提交資料後線下走取號程序,專家號需要收費,在800元左右。

與春雨醫生相比好大夫在線功能齊全,但是界面確實一言難盡,操作也繁瑣,拉低了平臺的檔次,既然廣告已經打到綜藝節目上了,為啥不在網站設計上下點功夫呢。

接下來我們說一說近兩年來在微信平臺迅速崛起的兩大健康品牌丁香醫生無埃私人醫生

無埃私人醫生和丁香醫生都有官網,但服務主要在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上。

兩個新興品牌在視覺上更清新簡約、顏值在線,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加上便捷的操作和科普知識的傳播迅速得到大批用戶關注。

丁香醫生系列產品有丁香園、丁香媽媽等,以傳播科普知識起家,逐漸發展了線上諮詢和線上開藥功能。丁香醫生還有一個令人佩服的地方是敢說,敢於站在強大的惡勢力的對立面,“權健”和“莎普愛思”的曝光都是從丁香醫生開始的。

與無埃私人醫生一樣,丁香醫生品牌創始人也是醫生出身,科普作者中很大一部分是醫學工作者。由於公司座標杭州,因此合作的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南方城市。

丁香醫生線上諮詢服務語音和圖文資訊收費不同,不同醫生收費也會有所區別,經過親身試用,回覆較快,基本一天之內會回覆,回覆內容具有一定的指導性。

丁香醫生團隊新媒體思維活躍,運營團隊很強大,賬號長期排在健康類賬號第一名,在知名度大幅提升的基礎上也開始通過科普賣產品。除了科普內容的輸出,丁香醫生還是一款用藥助手,可以在線申請開藥,購買處方藥。

如果你想知道每天該吃幾個雞蛋,洗澡該洗多長時間這類日常科普知識,丁香醫生是個不錯的選擇。

和丁香醫生相比,無埃私人醫生(以下簡稱無埃)的重點放在縮短就醫時間、節約就醫成本上,科普的對象是包括癌症在內的具體疾病。

無埃起步較晚,品牌創始人是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博士。正因如此,無埃在醫療資源上更佔優勢,協和醫學博士們畢業之後會散落在國內各個頂尖的三甲醫院就職,用戶不需要甄別醫院的實力,也不用擔心醫生的能力。

如果你的目標是優質醫療資源,無埃私人醫生是你的菜。

無埃私人醫生線上諮詢服務由公眾號協和博士說提供,平臺醫生目前均在職,諮詢費用統一為90元/次(圖文、語音不限)。經過親身試用,醫生會在48小時內回覆,可以追問。

無埃私人醫生區別於丁香醫生、好大夫和春雨醫生的特色是“二次診療服務”。

由於醫生水平不同,遇到好醫生還是壞醫生全憑運氣,誤診和無法確診是常有的事,患者在遇到誤診、治療意見不統一、治療效果不明顯等情況時需要一個幫忙拿主意的人。

無埃團隊根據患者初診的檢查結果、病情描述和病例等資料,組織對應專家進行會診,確定治療方案。患者線上提交資料,省去了到大醫院就診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平臺收費500-5000不等。

無埃也提供掛號服務,但是與好大夫平臺掛號的形式不同,無埃的掛號相當於“加號”,即使各大平臺和現場都沒辦法掛到,他們也有辦法讓用戶在指定的時間內看上病。

不過和好大夫等平臺相比,收費偏高,更適合比較著急又想指定醫院和醫生的患者,如果你的病不著急看,誰看都可以,建議選擇普通的掛號方式。

另外,無埃還根據中國醫療現狀結合國外醫療模式進行大膽探索,推出私人醫生業務。就像美國的每個家庭都有家庭醫生和家庭教師一樣。

私人醫生是一人購買全家受益的服務,私人醫生會給用戶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定期上門服務,包括全面的健康檢查,和就醫綠色通道服務,用戶可以指定醫院和醫生進行治療,不用浪費時間和精力在看病的任何環節上。

私人醫生助力還提供上門採血、代診、陪診服務,每位家庭成員每一種慢病都會安排一位專科醫生進行管控。

私人醫生服務全面周到,但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每年20萬的服務費確實偏高,但是對於高淨值家庭來說卻是物超所值的。

測評結束

為了讓大家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線上就醫方式,身體不舒服,不會只知道上百度,每一款小編都親自試用過哦,以上四個平臺有沒有你常用的?

希望各大平臺能在服務的各個環節逐漸完善,給患者提供更便捷、更人性化的就醫服務,同時為緩解醫患關係做出努力,讓患者在通往健康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協和博士說


有病看醫生!

有病看醫生!

有病看醫生!

重要的話說三遍。


猴子的芝麻


百度被莆田系佔領了,只有誇大宣傳,觸到你痛點,你害怕了,才可能去醫院,不管去誰家的醫院進去了大家發財。


健康領路第一人


胡說八道,誤診很高,至今未找到癌的病因,隨便定論是最不負責任,依據從何而來?好的也當壞的治,不是病死的,是西醫治死的。


看看449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