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紀實:身處絕境的第9鎮新軍;秣陵關起義;南京攻略…

蔣介石的一生299、清末紀實:身處絕境的第9鎮新軍;秣陵關起義;南京攻略…

清末紀實:身處絕境的第9鎮新軍;秣陵關起義;南京攻略…

10月30日(1911年10月30日),徐紹楨率第九鎮新軍司令部,步兵17協(轄步兵第33、34兩標),馬隊第9標,炮隊第9標,工程隊第9營,輜重隊第9營,憲兵隊3個營…開赴秣陵關…

…協:旅…

…標:團…

新軍移駐秣陵關後,張勳派人監視,觀察動靜…

為達到“監視”效果,張勳部下(舊軍)包圍了新軍…張勳部下把炮口對準秣陵關…

“他們一旦做出不軌行為…可以就地滅之…”一位舊軍士兵說。

新軍將士忍無可忍。

新軍將士忍無可忍時,徐紹楨勸導大家“再忍忍”。

新軍將士決定“再忍忍”。

看到新軍如此沉得住氣…舊軍派人行刺徐紹楨。

“這些人早晚要反…提前打掉帶頭的,他們就反不起來了…”一位舊軍士兵說,“事情發生了…再去應對…就晚了…要在事情發生前,防患於未然…”

11月4日,兩名滿族軍官懷槍求見徐紹楨,試圖行刺…由於他們神情緊張、冷汗直冒…他們的意圖被新軍將士察覺…

新軍將士沸騰了…他們將兩名刺客押到徐紹楨面前…他們將刺客的槍摔在徐紹楨面前…由於槍質量不佳…槍著地那一刻走了火…流彈擊中睡在旁邊的一頭騾子…騾子“騰”的跳了起來…騾子痛的“嗷嗷”大叫…

“。。”徐紹楨。

徐紹楨在群情激奮、大勢所趨的情形下…決定發動起義。

徐紹楨聯絡了革命黨人範鴻仙。

徐紹楨向範鴻仙訴說了新軍的最大問題:缺少彈藥。

…新軍為什麼缺少彈藥,見《蔣介石的一生298》…

為幫助新軍起義,範鴻仙急返上海…範鴻仙在三天之內調運炸彈1200顆,購置手槍500支…運往南京,可是…沒等到武器炸藥全部運到,徐紹楨就提前發動了起義…

“我明明告訴他(指徐紹楨),等彈藥運到再起義…”範鴻仙抱怨的說。

徐紹楨發動起義…事情是這樣的:11月8日,駐秣陵關的新軍與城內督署衛隊營官兵約定一塊起事…被發覺…衛隊營管帶(相當於營長)被殺,官兵泰豐戰死…

事情洩露後,舊軍圍攻秣陵關…

秣陵關的新軍在行動倉促,彈藥不濟情況下…急攻雨花臺張勳巡防軍守軍…

…雨花臺:南京市雨花臺風景區…位於南京市南邊5公里處…

由於行動倉促彈藥不濟…新軍在死傷300多人情況下…仍未攻克雨花臺…

“守軍工事堅固也是一個原因…”一位新軍將士說。

11月9日,在彈藥用盡情況下,第九鎮新軍分別向鎮江、蕪湖退卻…秣陵關起義失敗。

第九鎮進攻南京失敗後,徐紹楨赴上海與革命黨洽商…上海都督陳其美與江、浙各省起義將領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決定…組織江浙聯軍,再攻南京…

…洽商:洽談商量…

11月11日,江浙聯軍總司令部在鎮江成立…徐紹楨任總司令,範鴻仙、于右任等任顧問,孫毓(yù)筠(jūn)任軍事參議…司令部設有參謀、經理、執法、軍醫、秘書、外交、交通、庶務等部以及警備隊,上海總兵站…在新編組的江浙聯軍中,有淞軍司令洪承典部…約1000人,淞軍統領黎天才部…600餘人,蘇軍司令劉之潔部…3000人,浙軍司令朱瑞部…3000人,鎮軍林述慶部…3000人,第九鎮新軍…7000人…

清末紀實:身處絕境的第9鎮新軍;秣陵關起義;南京攻略…

…淞軍:吳淞軍…

…蘇軍:江蘇軍…

…浙軍:浙江軍…

…鎮軍:鎮江軍…

此外,還有柏文蔚率領的淮軍2000人,徐寶山率領的揚軍2000人,江陰、淞江等地的巡防營,起義海軍艦艇14艘…

…揚軍:揚州軍…

11月15日至20日,各處革命軍陸續集中於鎮江及其西南地區…總兵力約3.2萬人。

集結軍隊的同時,聯軍司令部發布了檄文:洗二百年來之奇辱,會看赤日之再起,拯大千世界之沉痾,快搗黃龍而痛飲…

…痾(kē):病…

…沉痾:久治不愈的病…

…檄文:古代用於聲討、揭發罪行的文書…

司令部發布的檄文,翻譯一下是:洗雪清軍入關以來漢人蒙受的恥辱…一起迎接再次降臨的光明…將國家從腐朽不堪的清朝中拯救出來…快點進攻南京吧…直搗黃龍…之後,我們一塊痛飲…

此時,在南京城郊各地的清朝軍隊…有張勳江防營約6000人,王有宏巡防營約6000人,胡令宣帶領的2000人,督署衛隊2000人,旗營兵3000人…兵力總數近2萬人。

…江防營:張勳帶領的巡防營擔任“江防”任務…被稱為“江防營”…

…江防:長江的軍事防禦…

…胡令宣:清末徐州官員…

…督署衛隊:保護總督的、直屬於總督的衛隊…

清朝軍隊在南京城內外各要點嚴陣以待,並於紫金山、雨花臺以及各城門配備火炮、機槍…防守嚴密。

…紫金山: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位於南京市東部市區…又稱鐘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

清朝軍隊指揮部設在北極閣。

…北極閣:南京城內的一座丘陵…位於南京市市中心…

由於之前作戰失利…徐紹楨“鉚足了勁”…

為萬無一失的攻佔南京…徐紹楨在各軍部隊編組就緒後,三次召開聯軍參謀團會議…會議最後議定…採取以聯軍主力攻奪天堡城,另以一部進攻雨花臺的雙管齊下戰術。

…具體部署如下:吳淞軍攻北路…收復烏龍山、幕府山兩炮臺;

浙江軍為中路…由麒麟門進佔紫金山…向朝陽門、太平門進攻;

江蘇軍攻南路…經淳化鎮向雨花臺進攻;

鎮江軍為預備隊…隨中路前進,奪取天堡城;

滬軍擔任警戒;

海軍配合陸軍進攻…海軍負責掩護、運載陸軍登岸;

鎮江軍一部與揚州軍進攻浦口,斷敵退路;

…烏龍山:南京市棲霞區烏龍山…位於南京市東北方向10公里處…瀕臨長江…是長江上的重要要塞…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政府在烏龍山頂部建造了炮臺…

“1911年辛亥革命後,江浙聯軍攻打南京…聯軍將獅子山炮臺視為攻打南京的‘最關鍵之地’…清軍則盤踞該炮臺,利用克虜伯大炮拼死抵抗…

請看下集《蔣介石的一生300、清末紀實:南京攻略2;烏龍山的戰鬥;張勳的反擊…

》”

清末紀實:身處絕境的第9鎮新軍;秣陵關起義;南京攻略…

人有人志,國有國魂。紀錄為中國富強努力的人,紀錄近代以來的中國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