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地磚到底是幹鋪好還是溼鋪好?

家裡地磚到底是幹鋪好還是溼鋪好?

地磚鋪設,一般分為幹鋪和溼鋪兩種方式。地磚到底幹鋪好,還是溼鋪好呢?這讓很多人在裝修時很傷腦筋。我們來看看這兩種瓷磚鋪貼的方式有什麼區別,你就明白地磚鋪貼哪一種方式更好了。

新房裝修,針對地面上的裝修,通常情況下都會安裝地磚,但是目前為止,鋪設地磚也不是那麼簡單那的,通常會被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幹鋪,另外一種就是溼鋪了,看到這裡的大家,這個時候應該都會糾結,因為這兩種出來的效果不同,而哪一種的又是最好的呢?

家裡地磚到底是幹鋪好還是溼鋪好?

1 幹鋪法

理論上來說,地磚一般採用的是幹鋪法,但方法和鋪貼技術相對較高。

一般是把基層澆水溼潤後,除去浮沙、雜物。然後抹結合層,使用1:3的乾性水泥沙漿,打好水平線,探鋪平整,接著將磚放在沙漿上,用膠皮錘振實。最後取下地面磚澆抹水泥漿,再把地面磚放實振平即可。

幹鋪法能有效地避免地磚在鋪裝過程中出現氣泡、空鼓等現象,但是由於幹鋪法比較費工,技術含量也高,所以一般費用要比溼鋪法高很多。

家裡地磚到底是幹鋪好還是溼鋪好?

2、 溼鋪法

溼鋪法是現在普遍採用的地磚鋪貼方法,價格低廉,鋪貼方便。

鋪貼時也要向做基層的基本處理,然後用普通水和水泥沙漿,打好水平線,探鋪平整。其他的裝修步驟基本上跟幹鋪法相同。

採用溼鋪法,極容易產生空鼓與氣泡,影響地面磚的使用壽命,所以返工率也極高。但是由於溼鋪法操作簡易,且價格較低,所以很多人還在用溼鋪法鋪貼地磚。

家裡地磚到底是幹鋪好還是溼鋪好?

3、注意事項

1.溼鋪法相對薄一點,適用於牆面、地面等非大磚及對厚度有要求的地方(牆磚只能溼鋪),但不太適用於大磚,因為鋪貼難度大、易空鼓。

2.地磚幹鋪厚度大、成本高,不易變形、不易空鼓。雖然地磚幹鋪、溼鋪均可,但個人建議大地磚應該幹鋪。

家裡地磚到底是幹鋪好還是溼鋪好?

溼區砌磚溼鋪工藝地面防水層不易破壞,地磚結合強度高、密度大不滲水。

4、瓷磚幹鋪和溼鋪的區別:

1.幹鋪方法的平整度要比溼鋪法好控制因為乾性砂漿上的地磚一旦調整好,就不會輕易地滑動;而溼鋪法的砂漿由於砂漿內部水分多,施工時調整好的地面有可能會被移動。

2.乾性砂漿內部水分少,基本沒有氣泡產生,不易發生空鼓現象;而溼鋪的砂漿因為水分多,會產生大量的氣泡。

家裡地磚到底是幹鋪好還是溼鋪好?

3.乾性砂漿在鋪貼前,對基層的處理要求要比溼鋪法要求高,因為乾性砂漿水分少,如果基層不加水,基層會吸收砂漿內的水分,而使砂漿內失水,使砂漿與基層黏結不牢固。溼鋪法的砂漿內含有大量水分,要比干性砂漿好得多。

4.乾性砂漿鋪貼地磚前,可以不做基層找平,因為砂漿水分少,對砂漿的厚薄容易調整;而溼鋪法施工必須先找平再鋪貼地磚。

5.幹鋪法的砂漿要注意砂漿的用水量,只需用手能將砂漿握成團,然後鬆開手砂漿掉在地上能夠很鬆散就可以了。

家裡地磚到底是幹鋪好還是溼鋪好?

5、瓦工師傅告訴你幹鋪好還是溼鋪好

1.幹鋪和溼鋪是地面瓷磚鋪貼的兩種形式,從整體效果來看,幹鋪和溼鋪之後的質量其實差不多,只是針對不同情況選擇的方法不同而已,從細處著手的話,幹鋪造成空鼓的情況會少一些,如果想要降低空鼓率的話,就請在使用之前在水裡浸泡二十分鐘。

2.幹鋪比較容易找平,但是容易因為結合層的不平整產生空鼓,需要施工人員有較高的責任心。溼鋪法因為水泥砂漿稠度較低,施工過程中不容易找平,適合較小尺寸的地磚的鋪設,不容易空鼓。

3.現在貼磚一般是牆磚溼鋪,地磚幹鋪,幹鋪比溼鋪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幹鋪比溼鋪更能降低空鼓率那就不一定,關鍵是操作工人對其不同的施工工藝是否熟練,如地面基層不平整,這時採用溼鋪就容易使鑲貼時砂漿厚薄不勻。

4.砂漿收縮應力不一致而容易導致空鼓,象這樣的基層如果採用幹鋪效果就比溼鋪好。如果幹鋪工藝掌握不好比溼鋪空鼓率更高,原因是如地面基層潤溼不夠,使得水泥砂漿失水太快,造成基層與貼磚砂漿粘結力降低,泥漿風乾,不起粘結作用。(幹鋪完工後3-4小時後要記住別忘了在地面鋪貼瓷磚面澆水潤溼,以免因水泥砂漿失水太快,造成釉面磚與砂漿粘結力低而引起空鼓)。

家裡地磚到底是幹鋪好還是溼鋪好?

6、總結

地磚一般是大面積的鋪貼,幹鋪法會比溼鋪要好一些,乾性的砂漿內部水分比較少,基本上沒有起泡產生,不容易發生空鼓現象。

對於到底是溼鋪法好還是幹鋪法好?設計師說要根據施工目的具體來判定,牆磚和較小的瓷磚採用溼鋪法比較好,而大塊瓷磚建議採用幹鋪法,雖然成本大,但有著不易變形,不易發生空鼓的優點,建議家庭客廳儘量採用幹鋪法。

圖文源自於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