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須知道這些事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黑洞的第一張照片即將出現,

但是你知道這個“洞”有多麼難拍嗎?

首先,就要“六神合體”——

“六神合體”

前年4月,一組地球超級觀測陣列出現,它們被統稱為“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天文學家把分佈在全世界的6座(後新加入2座)大型天文臺以電子方式相互連接,它創造了一個與地球等寬的“虛擬望遠鏡盤面”,也就是說這個望遠鏡跟地球幾乎一樣大。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動畫片《六神合體雷霆王》截圖

舉世界之力,

我們終於獲取了2萬6千光年外

一顆黑洞的無線電數據。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今晚——就在幾小時之後的今晚9點,“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將發佈第一張黑洞“照片”。

更確切地說,這張萬眾期待的照片拍攝的是黑洞周圍的神秘區域,即視界線。而在此邊界內,即使是速度最快的“光”,也無法逃出黑洞的魔掌。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銀河中心最“坑”的存在

起初,事件視界望遠鏡瞄準了兩個超重黑洞:一個是名叫人馬座A*(Sagittarius A*)的黑洞,位於銀河系中心,比太陽重約400萬倍;另一個則位於附近的M87星系中心,比太陽重約1500倍。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供圖:NRAO, AUI, NSF

巡天之眼:上圖是智利66個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射電望遠鏡(ALMA)的一部分。

後來,將南極望遠鏡和智利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望遠鏡(ALMA)納入進來。阿塔卡瑪陣列望遠鏡使事件視界望遠鏡的精度提高了10倍,如果月球上放著一顆高爾夫球,那麼你在地球就能清楚看見。這種神視覺,使我們能夠拍攝到黑洞周圍極小的視界。

供圖:D. COE, J. ANDERSON和R. VAN DER MAREL(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

重磅黑洞

1000倍於哈勃

拍攝黑洞需要分辨率極高的觀測儀器,即便是哈勃望遠鏡,也要提升1000倍分辨率才能滿足拍攝黑洞的要求。事件視界望遠鏡通過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終於滿足了拍攝需求。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供圖:NASA/JPL-CALTECH

銀河巨物:美國宇航局一架望遠鏡觀測到的遙遠星系中,一圈恆星環繞著中心的一個黑洞。

全球大部分地區都要晴好

多年時間,研究團隊一直在調整多座望遠鏡的觀測時間,併為每個地方配備關鍵電子儀器。儘管萬事俱備,但最終還有無法控制的一個關鍵因素——天氣。為了將這種影響最小化,射電望遠鏡通常都安放在高海拔,比如山頂或荒漠高原上,但是,突然侵入的雲朵和雨雪仍會導致天文臺無法工作;此外,高海拔地區的強風也會讓望遠鏡宕機。

10000臺電腦的硬盤被裝滿了

每一個天文臺產生的數據量都非常龐大,無法通過電子渠道傳輸。所有望遠鏡產生的數據量,相當於10000臺電腦的存儲空間。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黑洞是一隻永遠吃不飽而且無所不吃的怪獸,是一切物質的墳墓,引力極巨大。它們其實就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由巨大恆星坍縮形成的恆星黑洞,能將十個太陽壓縮成比北京市還小一半。星系中心的超重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數十億倍。它們的起源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人馬座A*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供圖:歐洲航天局/哈勃&美國宇航局

恆星WR 124(又名Hen 2-427),其周圍環繞著年齡為1萬年的M1-67星雲,這對宇宙伴侶都屬於人馬座。

早在1974年,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個非常緊湊的電磁波。它來源於距離地球2萬6千光年的人馬座中的某個區域,科學家們將其稱為人馬座A*(英文簡稱Sgr A*)。如今,人們得知這個電磁波的源頭是一個超重黑洞,位於我們星系的中心,質量是太陽的400多萬倍。

1、奇點

根據愛因斯坦方程,在黑洞中心,一顆恆星全部的質量都坍縮成了密度無限大、無量綱的點,即為奇點。奇點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是在我們對重力的理解中,奇點卻指向了一個數學意義上的一個“洞”。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供圖:NRAO, AUI, NSF

物質核心:這幅插畫描繪的是銀河系中心超重黑洞的樣子。

2、視界

圍繞在人馬座A*周圍約2060萬公里範圍內的視界,即為光都無法逃出的黑洞引力邊界。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3、靜態極限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供圖:NRAO, AUI, NSF

射電星:銀河系中心區域的近景,那裡正是超重黑洞的所在。

黑洞的旋轉會扭曲空間,使環繞在其周圍的物質公轉速度加快或減慢。在某些環繞軌道上,某些物體以光速相對於黑洞的旋轉而運動,從而看上去像是靜止狀態。這一軌道即為靜態極限。當速度到達極限的時候,反而看似靜止,看似悖謬的理論,卻也易於理解,比如當人類扎馬步一直保持靜止,反而會感到非常非常累。

4、X射線噴流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供圖:NASA, CXC, STANFORD, J.HLAVACEK-LARRONDO ET AL

美國宇航局一架望遠鏡觀測到了迄今為止最強勁的超重黑洞X射線輻射。該黑洞距離地球約39億光年。

雖然人馬座A*如今看起來很平靜,但在2萬年前左右,它可能吞噬了一顆恆星或者比太陽重100倍的氣體雲。這頓“大餐”產生的X射線噴流從黑洞的兩極向外噴射。(黑洞的兩極與星系盤面的夾角為15度)

天文學家以毫米級無線電波觀測這些黑洞,因為在這個波長範圍內,光可以透過星系中心濃厚的氣體與塵埃,相對暢通無阻地到達地球。

物質被吸進黑洞去了哪裡呢?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白洞是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性質正好與黑洞相反的特殊天體。白洞目前還僅是一種理論模型,尚未被觀測所證實。黑洞、白洞和蟲洞,是構成宇宙的三大重要器官。

黑洞密度無窮大,質量無窮大,空間極度彎曲,連光都不能逃逸。黑洞能吸收在其引力範圍內的任何物質,卻不能向外噴發任何物質。黑洞的內部必然存在蟲洞,黑洞裡的超密物質將轉化為能量,經過蟲洞,由白洞向外噴發。這個噴發,首先是極高溫度和壓力的超級能量流,是超光速的,愛因斯坦所說的光速是速度的極限,只適用於物質世界。黑洞吸入、蟲洞經過、白洞噴出——這個方向是不可逆的。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斯蒂夫·霍金,黑洞理論的集大成者、甚至在晚年提出黑洞根本不存在的可能性,使得好不容易被我們讀懂一些的宇宙,瞬間更加撲朔迷離。最後,我們曾期待他在遺作《十問》中能解答我們關於他一切研究的真相,直到讀到下面的一席話語,我們才發現,沒有答案,才是一切的答案。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攝影:Richard Ansett,BBC

“我在這個星球上過著一種非凡的生活,我利用奇思異想和物理定律穿越宇宙。我到過銀河系最遠處,旅行進入過黑洞,還返回過時間的起點。在這個地球上,我經歷了高潮和低谷、動盪與安寧、成功和痛苦。我遭遇貧窮,享用富裕,曾經矯健,又身患殘疾。我既受到讚揚,也受到批評,但從未被忽視過。通過我的研究,我非常榮幸地能夠為人類對宇宙的理解做出貢獻——

但如果宇宙中不存在我所愛且愛我的人,那的確會是一個空虛的宇宙。沒有他們,偌大宇宙的一切奇蹟都對我毫無意義。”

(摘自《十問:霍金沉思錄》)

預告:

今晚9點,我們將發佈黑洞的“地表最強視頻”,

敬請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

點擊文末

超低價格

預訂《華夏地理》2018典藏版

還有大禮相送哦!

在看黑洞照片之前,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