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左宗棠明爭暗鬥18年,為什麼?

羽評郡主


在晚清的格局中,曾國藩、左宗棠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兩個大臣。不僅是兩個人的學生、朋友,僅僅是這兩人立下的功勞,就足夠他們在朝堂上擁有一席之地。曾國藩訓練的湘軍主力平定了太平天國,左宗棠68歲抬著棺材,把新疆收了回來。曾國藩跟左宗棠之間,年輕時候,私交不算太差。曾國藩可以說是一手提拔了左宗棠。但到後倆,兩個人卻經常吵架,還常常是公開的隔空罵戰,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們關係不好。

其實左宗棠、曾國藩兩個人,還是有很多共同點。比如他們這麼拼命,都希望能夠做到國家富強,而且他們都選擇通過搞洋務,就是希望能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不過,兩個人經常吵架,分析起來,大致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是因為兩個人雖然都想要大清朝能重新振作起來,兩個人都想通過改良軍隊的裝備,曾國藩搞了一個安慶內軍械所。

圖為安慶內軍械所

左宗棠辦了一個福州船政局,都是想讓中國能自己造出洋槍洋炮,從而重新強大起來。不過,即使目的一樣,但要走的路子卻又一些不同。

圖為福州船政局

在晚清四位漢人大臣中,因為路子不同吵架,那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曾國藩跟李鴻章,可以說是師徒關係,也曾經紅過臉,吵過架。李鴻章跟左宗棠之間,更是吵得不可開交。當時都吵到慈禧面前,爭得面紅耳赤。兩個人爭什麼呢?爭改把國防放在哪裡。

圖為慈禧

李鴻章主張把國防的重心放在海上,因為日本人是一個心腹大患,必須有強大的海軍能防範。左宗棠認為,應當注意西北,尤其是新疆一帶,因為俄國人跟英國人很可能會從那裡進攻。

為了這次爭奪,兩個人是全程噴火。李鴻章還在諷刺左宗棠是個舉人出身,沒有正經的科舉功名。當時就把左宗棠氣得半死,立馬給慈禧寫了一道摺子,說是要再參加一次科舉考試。

圖為李鴻章

可見兩個人爭吵也是相當激烈。不過,也得看為什麼爭吵。李鴻章跟左宗棠兩個人一吵,後來史官們記載這段歷史的時候,把這段時間稱為”同治中興“。因為不管是“海防”,還是“塞防”,都有他們的道理,也都是在為國家辦事,做的都是對國家有利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兩個人的性格關係。左宗棠的脾氣很火爆,當年在湖南當一個幕僚的時候,就敢對一個二品官員說”滾“。換做一般人,或者性格不這麼火爆的人,肯定不會說這麼一句話。而且左宗棠性格十分的執拗,”湖南倔驢子“,這個名號不是白給的。

但左宗棠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在於,他不貪。到死的時候,家裡只剩下一年的俸祿,也沒留下什麼錢財。這個是很難得的,晚清那些大臣,基本沒一個乾淨的。從李鴻章,到後來的鐵帽子王奕劻,都是撈了不少錢。甚至是曾國藩,晚年的時候,歲數大了糊塗,都貪了一筆錢。

圖為奕劻

不過,兩個人吵架,要是一個脾氣好,一個脾氣暴躁,也很難吵起來。關鍵是曾國藩也不是溫順的泥菩薩。雖然曾國藩孔孟那一套儒家的東西學得很好,又被稱為”半聖“,還以度量大聞名。但也有一些湖南人的火爆脾氣。左宗棠又向來直接,不會搞那些彎彎繞的事情。這一點在兩個人的書信往來中,十分的明顯。按照當時官場的規矩,左宗棠是曾國藩提拔上來,照例是要稱他為前輩或者老師,但左宗棠只是跟曾國藩平輩相稱,直接稱為兄弟。

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不吵幾場,都對不住他們的脾氣。

最後一點,兩個人罵得這麼兇,其實也是一種保命的手段。曾國藩跟左宗棠兩個人都是朝廷裡的大權,手上管著兵馬錢糧,兩個人要是聯起手來,對於咸豐、慈禧來說,就是一個心腹大患。

圖為咸豐

為了讓上面的領導放心,隔空罵戰,就成了一種保命手段。曾國藩在太平天國打下後,主動解散了湘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曾國藩去世後,左宗棠給他送來一道輓聯。

當時寫這道輓聯的時候,背景還是很有意思的。因為左宗棠把曾國藩都罵出名了,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兩個人關係不好。曾國藩的家屬,對於左宗棠的輓聯,其實還是比較忐忑的。因為輓聯,基本代表對一個人一生的總結。曾國藩一輩子在寫輓聯這件事上,就十分的出名。而左宗棠不送輓聯還好,大不了就這樣。要是寫個讓人難堪的話,那曾國藩可能去世後還得鬧個笑話。

結果,左宗棠寄來的這道輓聯是這樣寫的:“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這道輓聯的意思是,要是說起看人品行才能的本事,謀劃國家大事的忠誠,我自己是比不上曾國藩的;我們之間的友誼,就像金子一般牢固,即使我們常常互相攻擊對方的錯誤,也沒有辜負我們平生的志向。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腦洞外星人


先來看看曾國藩去世後,左宗棠送的輓聯吧:

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

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這是左宗棠對曾國藩的最後告白,也是表明了,左宗棠與曾國藩沒有深仇大恨。那為什麼二人關係不好?有人說是兩人演戲自保。我覺得那麼看就是想太多了,左宗棠心高氣傲,不僅和曾國藩不對付,幾乎就沒幾個大臣是他看得上的。真正的原因,其實就是理念不合,政見不同,而左宗棠又是個耿直性子,眼裡揉不得沙子,看不慣曾國藩有些時候的矯情圓滑,所以處處針對曾國藩。但是內心深處,他明白,曾國藩也是君子。

就像北宋王安石和司馬光,私交原本不錯,但是政見不同,以致在朝堂上爭得你死我活,互相攻擊。但互相對彼此的為人還是認可的。王安石去世時,已經病重的司馬光不能親自上朝,便拜託同僚代自己上奏,一定要對王安石加以肯定,給予應有的待遇和哀榮。這才是君子之交,可以意見不同,但對事不對人。

曾國藩跟左宗棠也是這樣。左宗棠原本是受曾國藩舉薦,在平定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嶄露頭角,成為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優秀將領。但是,時日一久,二人矛盾逐漸產生。其實關鍵在於兩人氣質上的根本差異。曾國藩是真正走科舉仕途起家的,身上有很強的文人氣質,當然也不可避免的有許多文人的酸臭毛病。而左宗棠功名不過舉人,是靠著帶兵打仗起家,性情耿直,眼裡揉不得沙子。

二人的矛盾有如下幾次:首先是咸豐七年,曾國藩陷入江西戰場,朝廷對曾國藩多有要求,但卻不給予足夠的支持,致使曾國藩處處受困。正逢此時,曾國藩父親去世,於是曾藉機上表丁憂,其實是以此要求朝廷給予更多支持。但左宗棠認為,為人臣子就應該全心全力,他覺得曾國藩的行為是臨陣脫逃,故而痛斥其不忠。這件事讓兩人關係蒙上一層陰影。一是因為左宗棠耿直,二是因為不在其位,不知曾國藩的苦。

真正導致二人徹底決裂的是天京攻克後的事情。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攻破天京,曾國藩作為總指揮,上表奏報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貴福已自焚而死。但是左宗棠接到確切消息,洪天貴福已經逃走,於是上表奏報。這件事給曾國藩造成很大打擊。因為左宗棠的奏章如果屬實,就證明曾國藩欺君罔上,這是可以治死罪的。於是曾國藩極力辯解,稱左的情報不可信,左宗棠是譁眾取寵。左宗棠也不甘示弱,二人以奏摺爭論,終致徹底決裂。事後證明,左宗棠說的是對的。但曾國藩也未必是有心欺瞞。畢竟在當時的情況下,洪天貴福能活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左宗棠實事求是,卻絲毫不顧及曾國藩的處境。這種情況下,曾國藩又怎麼能再跟左宗棠和睦相處。

後來,左宗棠西征收復新疆,自認為功高,但朝廷卻以其功不及曾國藩破太平天國為由,僅封伯爵,低於曾國藩的侯爵。此事也讓左宗棠大為不滿,認定曾國藩是靠著趨炎附勢才保全高位,無論在地方任督撫還是一度入京擔任軍機大臣,左宗棠都處處說曾國藩的壞話。

但是,雖然兩人表面上勢同水火,實際上從來不因私廢公。左宗棠西征時,曾擔心身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不給予糧草上的支援。但實際上,曾國藩不僅悉心為其籌備糧草,還派遣心腹將領劉松山前往前線相助。而在後來推行洋務運動的過程中,曾國藩的建議多有阻力,左宗棠也是上表表示支持。因為他們都明白,彼此都是忠心為國。

曾國藩左宗棠都是君子,即使有矛盾也能以大局為重。左宗棠最後給曾國藩的輓聯,就是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他佩服曾國藩的忠心和才能,雖然政見不合,互相攻擊“攻錯若石”,但畢竟“同心若金”,一心為國。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相期無負平生”!


伊耆角木


這是當時湖南雙雄,兩人文武全才,都是國家的棟樑。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而左宗堂的仕途顯得好不曲折,極賦才氣的他卻是在舉人的路上戛然而止。後來是做了湖南巡撫的幕僚而名滿天下。

後來太平軍叛亂,左宗黨也加入 了曾國藩的湘軍。而曾國藩也是對這樣的奇才委以重用,在向朝廷的密保時說左宗堂才堪大用。

要知道密保的含金量是極其高的,所以曾國藩也很少用。而朝廷對曾國藩的保舉也是極其看重。一下子左宗堂就會了封疆大吏,坐到了浙江巡撫的位子上。曾國藩是左宗堂的伯樂這是舉世所知的。

左宗堂是杜月笙所說的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這也曾國藩還是有點差距的。

而左宗堂的偶像是諸葛亮平日裡總是以曉亮自喻。在他投奔曾國藩時,正是曾國藩在靖港失敗時練習跳水後,被人救起後落湯雞一般。而比較刻薄的左宗堂在此時還要諷刺曾國藩,做的有些實在過分了。不過不這樣也就 不是左宗堂了。

這只是個小插曲了,在湘軍一步步把太平軍壓制住,轉攻為守。長江以南船頭上飄揚的盡是曾字帥旗。半壁江山都可以說是曾國藩的天下了。一日,在軍營裡湘軍大將齊聚大堂,要求見曾國藩。可是任憑諸將怎麼磨嘰,曾國藩就是不見。隨後,讓僕人從後堂拿出一幅對聯。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這是曾國藩親自書寫的對聯。眾將領閱後立時無語。

原來,他們想學著宋代趙匡胤眾將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可曾國藩卻沒有這樣的野心,一副表明自己心跡的文字,讓眾人看清了他的志向。

這些人中為首的是曾國荃、鮑超、左宗堂。而左宗堂也送上密語鼎之輕重,可否問焉。而曾國藩也是在會見左宗堂時不預習理會。

平定太平天國後,曾國藩的湘軍是朝廷極度犯忌的對角。曾國藩為了顯示中心,親手裁撤了辛辛苦苦打造的湘軍。

善於平衡臣子之間的關係,也是能不讓他們打成鐵板一塊。要有挑撥他們之間關係的本領,也是做皇帝的本領。這也是御人之術的精華吧。

曾國藩和左宗堂知道朝廷想要的是什麼,而他們這樣的極有權勢的人是不可能好的穿一條褲子的。最好打的你死我活的,這是慈禧最想看到的。

而如果他們聯手,也是滿清最為犯忌的。

於是,一場好戲在世人面前呈現了。兩人似乎成了仇家。水火不相容。

可是,在有的資料中顯示,兩人上折都要送到對方的府中讓他看到再呈送。就是彈劾彼此也是默契的互相切磋。這絕對是雙黃,結果就是造成不抱團的情況。朝廷對他們的犯忌也是越來越小。

看看在曾國藩逝世後,左宗堂所寫的對聯吧!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這樣的文字讓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兄弟情誼感人至深。字字透露出彼此間的深情。

曾國藩為官清廉,留給子孫的財產很是有限。他的二公子曾紀紅手頭拮据,向曾的老部下借錢。左宗棠聽後,很有感觸。曾國藩真是兩袖清風啊,立時送給曾紀紅三百兩白銀。對於伯樂的後代如此照顧能看出左宗棠對於曾國藩一直是感恩的!


我是喜歡歷史的正能量,請大家關注我的文字!


每天來罐正能量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湖南人,之前關係挺好,曾國藩對左宗棠還有提攜之恩,但在太平天國被剿滅後,兩人就突然間反目了。

根據左宗棠的曾孫左景伊所說,這可能是兩人保全自己的策略。平了太平天國後,曾國藩的勢力如日中天,名頭一時無兩,全國的軍隊幾乎全部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手中,而且李鴻章還是曾國藩的弟子,這種形勢下,沒有一個皇帝能坐的住,歷史上“功高震主”的人都是什麼下場,他們都清楚的很,所以才用了這樣的辦法來打消皇帝的猜忌。

另外一點,這兩人的確也有點不和,左宗棠個性太強、鋒芒畢露,眼裡容不的沙子,在官場上很容易得罪人,他曾說過“我之黑白分明,固非專鬧意氣者”,是說看不慣曾國藩的行為,而導致失和。


紅黑聖西羅


從兩個人的經歷來看,左宗棠跟曾國藩走的是不同的路線。曾國藩是靠克己奉公毀家救國,帶領家鄉子弟為晚清政府浴血奮戰,才在朝廷佔有一席之地。曾國藩的中庸之道至今受人熱道,最終曾國藩的師徒門生,家鄉子弟都富達天下。我個人看來,曾國藩是私心大於公心,守舊大於激進。雖然左宗棠有受過曾國藩提攜,但是左宗棠一開始都是憑著個人聰明才智和,敢拼敢為的精神上位,有無湘不成軍無左宗棠不成湘。左宗棠一生都是處於改革派,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強軍富國,保衛國家的領土完整。而且左宗棠在整個朝廷中輔助人物又位高權重,權力地位有壓倒曾國藩的勢頭。左宗棠跟曾國藩鬥爭18年最終看來是在朝廷的勢力地位的鬥爭,是政治理念的鬥爭。從歷史上看來,左宗棠絕對的民族英雄,他的所作所為至今天都給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曾國藩影響卻小於左宗棠。處個人自身發展曾國藩絕對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模範,就國家民族發展絕對推崇左宗棠。


一騎紅層


如果曾國藩和左宗棠關係好,他們倆就不會安享晚年了。

做政治考量,如果兩個漢人都擁有軍閥化軍隊,而且關係很好,你是皇帝你睡得著?

政治有個現象,下面不鬥就開始鬥上面了,所以為了下面官員不產生聯合,皇帝通常是分化下面官員,讓他們相互鬥爭,相互制約,皇帝居中平衡。

所以,即使是關係很好的兩個人,擁有了皇帝忌憚的權力,他們表面上也會鬥爭,越鬥爭皇帝越喜歡,他們就越安全。

唐朝李靖打了勝仗回朝,李績就會參他一本,通常小罪,比如縱兵劫掠,瞞報戰利品,誇大軍功等,皇帝看到了很高興,所以兩個人都安享晚年,如果這兩個人看起來關係很好,那估計很危險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


曾左互鬥18年,有苦肉計的意思,做給滿族皇族看。咸豐、慈禧用曾左二人為總督,剿太平軍(長毛賊)、打捻子,滅疆獨,收回新疆,建了大功。但滿人又暗中防曾左漢臣聯合造反,所以曾左互鬥,對二人當官反而有利,做給滿人貴族咸豐慈禧看的


作家謝金敏


清朝皇帝從來就不信任漢臣,曾國藩,左宗棠是清朝高官,是人中之精,為了保護自己,不讓皇帝猜疑,採取了互懟,顯示了自己才能,讓皇帝放心,我倆不是一路人,不會造反。

和坤和紀曉嵐也是一樣的,都忠於皇帝。在朝堂互懟,乾的工作出色,皇上放心。


仼雙貴


文人也好,武將也罷,盡忠報國都是為名和利,為父母妻子兒女生活的更好,兩人互懟是為了爭得名位而後得到更厚的奉祿!古代人在有尊貴婢賤之分的年代,以具忠孝禮仁儀.品德修行者為尊貴,得到世人敬仰!所以兩人各從自己的角度來註解治國理政觀點!(中國老百姓).9.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