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漢中市發展慢嗎?

Tyler梁州笑笑生


看了一些回答,很多都是地理貼。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漢中人,個人覺得,到目前為止,作為偏遠內地的五線城市,發展得不錯,很有生命力!。

我曾在西安、上海、深圳這些大城市工作學習過,2018年底才徹底回漢中長期工作生活(以前都是節假日回家,非常短暫,體會不了太多)。就這幾個月的所見所聞,漢中各方面都在朝著旅遊加宜居的方向發展!

交通上面,西成高鐵大大縮短了沿線各城市間的通勤。漢中機場二期改擴建,今年開通了更多航線。

旅遊作為漢中的主打產品,興漢勝景,油菜花節。。。相信大家前段時間在抖音裡已經有所瞭解了吧?最近有統計說,漢中清明三天,幾百萬遊客湧入,人數還超過了西安!有人說造假,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幾百萬,但我天天都在南鄭和漢臺之間往來,路上,酒店門口很多旅遊大巴,連共享單車都不夠騎了!

有人說,漢中沒什麼大企業,沒什麼競爭力。我不這樣認為,我很慶幸漢中發展到今天仍然保持著青山綠水。

現在的漢中發展,方向沒問題,只要找好項目,加強軟環境的建設,走可持續性發展之路,雖然見效慢,但利在長遠!





乾渴的仙人掌


陝西省西南部漢中盆地有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市,漢中市是陝西省轄下的一個地級市,轄一區十縣,總面積約27246平方公里,人口約385萬,



北靠陝西省寶雞市和西安市,東接陝西省安康市,南和四川省廣元市和巴中市接壤,西面和西北面和甘肅省隴南市交界,漢江從城南穿城而過,



漢中工業以飛機制造、汽車製造、機械、建材等為主要產業,交通有108、210、316國道過境,有多條高速公路通往省內外,鐵路有安陽線、寶成線鐵路通過,交通可以說是四通八達,



漢中市是陝西省新興工業城市,也是陝西省的農業城市,也許是受地域因素影響,漢中經濟發展一直處在陝西省中等水平。


佳陽1368


應邀。漢中市位於陝西省西南部,是漢王朝的發祥地,是漢江源頭,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坐盆地,漢中平原,是魚米之鄉、天府之國,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又是文化名城、旅遊城市、生態示範區、珍稀動物保護區。


漢中北與寶雞、西安為鄰,南與廣元、達州毗連,東與安康相接,西與隴南牽手。這裡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江河分水嶺,四季分明,氣侯溫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合人類生存。全市有2.7萬平方公里。漢中處於中國西部,發展相對落後於中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

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西部的開發和投資力度,出臺了各種優惠扶持政策,全國國力強盛,國泰民安,想信不久的將來,漢中會和全國其它西部城市一樣,迅速發展,蒸蒸日上,又會象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苗萬平談情感


{原創}悟空,你問陝西漢中市發展慢嗎?



本作者認為漢中的發展並不慢。

一個城市的發展不能像企業的發展速度快。俗話說的好:“船小好調頭,船大難擺度。”這句話用在企業發展與城市發展上再貼切不過了,也就進一步說明一座城市管理比企業難。


陝西的漢中市放在全國面上比,她確實慢了些,但在陝西省本省比,漢中的發展並不慢。2016年漢中國民生產總值(GBP)115·619億,增長9,全省排第六;

公共財政收入78·76億,增長10,全省排名四。

漢中的地理位位於陝西省西中南西部,為南北雙方的一箇中間地帶。它夾在關中與四川之間,關中為北方地區上游,奏嶺為並中的南面屏障;四川為南方地區上游,大已山脈為四川的北面屏障。漢中就夾在奏嶺和大巴山之間。

這樣,處在兩個上游地區之.的漢中所體現的南北利害關係的膠著程度遠非淮河所能比.擬,淮河南北尚有廣闊的地域可作迴旋,

漢中地區則完全沒有迴旋餘地。

漢中的礦產資源從資料上看,包括煤炭釆掘業、黑色金屬礦釆選業、有色金屬貴金屬礦釆選、化工原料礦釆選業及非金屬礦釆選加工止有44種,礦業地150餘處,包括列入全省儲量的礦產27種,礦產地100餘處。全漢中市有各類礦山企業443個,包括國有礦山24個、集體礦山214個、股份制礦山7個、有限責任公司礦山15個、私營及個體礦山183個。礦山從業人員2·87萬人,年產礦石量1012·82萬噸,實現礦產業總產盾5·14億元。其中,大中型礦山企業14個,年產礦石量349·25萬噸,實現礦業產值2·82億元。

乍看起漢中這麼多礦產資源為何漢中整體發展並不快?漢中的這點礦山、礦山企業別說與全國礦山資源大省市比了,就是與陝西本省的延安、榆林市比,漢中的礦產資源與涉礦企業也是小兒科,屬於小打小鬧的礦山企業與產值。

漢中能有今天的成就,還是以農業及旅遊業產業為主。該市的農作物還上過太空。2017年底,漢中市又以漢中優越的地理位置在籌建物流中心,增加漢中市的國民收入。本作者認為,漢中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引導下,漢中的發展.速度會加快,全省排名還會上升!


行知20265071


漢中將來發展一定很快,漢中歷史上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三國時,劉備正是聽從了諸葛亮的計策得漢中者可以定天下。而現在漢中位於陝甘川三省交界處,多條高速公路途經漢中,建成或規劃中的多條高鐵也經過漢中,必將超越寶雞,成為陝西笫二天城市。漢江穿城而過,屬亞熱帶氣候,城市佈局合理,青山綠水,吸引了大批甘肅,四川的人去漢中購房定居,將來發展一定很快。


關山54


從全國整個情況來看,漢中發展卻實有些慢,漢中只是最近幾年發展步子稍大點。當然發展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l資金,領導作為與否都是制約一個地方發展快慢的原因。其實慢也有慢的好處,可以借鑑其它地方發展的優質方案,使城市發展更適合本地:實際情況。更有長遠性,遠瞻性,規劃更新,更具體,少走彎路。發展慢不怕,後來者居上經常發生,厚積薄發有潛力。總的說來,一要膽大,二要地方領導有魄力‘有作為。漢中未來將成為陝南最重要的城市只是時間問題。隨著多條高速',高鐵的貫通,漢中經濟騰飛將指日可待。


寒溪漁翁


豈止是慢,自上世紀末國企衰落,很多人忍受不了陝南的閉塞、遠走他鄉,2003年,本人突訪廣西岑溪,想不到這個不算髮達的南國小城竟有很多漢中老鄉……在珠三角與東南沿海倒處都能遇上漢中人。本人查了一下百度,漢中人均GDP僅高與甘雲幾個國家最落後的地方,曾經的三線重地,如今已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真是造化弄人啊,等到工打不動了,這邦人該怎麼辦?政府和人民大家還在想……


近地點角距


漢中地處秦嶺腹地以南,物產豐富,氣溫氣候宜人,宜居。就題主"漢中發展慢嗎"這一問題而言,是慢了。原因:交通不便。近年來隨著西漢高速公路,西成高鐵的開通,交通現狀發生了很大改善。經濟滯後。地理優勢沒有很好的轉化為經濟優勢。既然具有南國氣候特徵,卻無多少拿得出手的特色商品,是否自給自足了?吸引了多少外地人享受宜居環境?旅遊有區域特點優勢,也沒轉變為吸引,留住遊客的特色優勢。內在動力不足。城市框架早年已拉大,城市面貌卻沒跟上時代潮流的步伐。觀念、創新思維意識欠活躍。有地理位置相對優越條件的滿足、知足感,缺失了追趕超越的緊迫感;有南方北方位置爭議回擊的積極性,卻少了放眼觀天下,看未來的博大胸懷。我替漢中急啊!不適合口味時勿噴!


莫忘初心242650426


發展的相當慢,歷任一二把手都是本土人士,眼界不開闊,沒在經濟發達的地方歷練過,對發展經濟沒有良方,再加上之前不通高鐵,相對閉塞,所以曾經的三線城市現在已經蛻變到五線城市了。


瓷海陶緣


沒什麼發展的東西呀,沒有深處內陸,山地居多,交通不夠發達,10年之前,,很差勁,,近幾年修了西漢高速,西成高鐵,交通便利些,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說的就是秦嶺進漢中入巴蜀,,可以想想怎麼發展,,,這地方有有誰投資了,,,現在說發展實際說的就是經濟,其實就是工業,,,而漢中基本沒有什麼工業,,除了幾個鋼廠,陝航,,而且都是汙染指數高的國營企業,,談不上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