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山西,再看長治(上)

本文原創,所述僅為個人觀點。

從冬天到到春天,從立冬到清明,終於把長治十二個縣區從自己接觸的角度梳理了一遍,把自己對本土各個縣區的認識和理解以一家之言呈現給大家。雖認知有限,存在不少堪誤,但也算對自己生活地方的一個小結。

回望山西,再看長治(上)

在長江三峽水庫沒有興建的時候,尤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在長治常常遇到從安徽、江蘇這些十年九澇和從黃泛區山東、河南來山西討生活的人,他們或做工、或上門乞討。在他們眼中的山西是個好地方,尤其長治這地界,有山有水,寒暑交替、四季分明。家家手中有糧、口袋中有閒錢,溫飽不飢。

在那個時候,看著為了一碗飯而上門乞討的安徽人和來自山東在長治農村蓋房的副業隊,在上小學的我只覺的家鄉確實很富裕。

不知不覺中,蓋房的山東人慢慢的消失了,山西漸漸開始學習山東的“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理念。逃荒要飯的安徽、江蘇也漸漸的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做生意的搞裝修得的江蘇和安徽人在長治成為一個潮流。

這期間,山西工業製造倒下了不少,煤焦鐵能源行業卻愈來愈生猛,但是,與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的差距卻越來越大。曾經比肩的省份兄弟一個個衝刺三萬億、四萬億成為經濟強省,而地處中部的山西卻衰退到與老、少、邊、窮省份齊肩,在能源價格下行時候,一度尷尬徘徊在倒數。

回望山西,再看長治(上)

長治是山西的一個縮影,雖代表不了山西,但是無論地理上、還是經濟上卻是山西的一個典型的翻版。山西有汾河,貫穿全境;長治境內濁漳河縱橫全域,衝下太行山劃分了冀豫省界。山西境內呂梁山和太行山縱橫南北,省內分佈著幾個盆地,而長治境內也夾帶著太行、太嶽夾帶著眾多區域性河谷盆地。在經濟上,煤焦鐵電都佔了六成江山。

回望山西,再看長治(上)

在長治十二個縣區中,以潞州區八一廣場太行東西街為中線,處於上風的南部的上黨區、西南長子縣和東部屯留區以基礎能源煤炭開採為主,這片區域沒有化工行業、也沒有冶金行業,這裡風清日麗,但美中不足的是大片煤礦採空和高高的井架充實其中。東部越過老頂山在壺關北部是以冶金為主的常平工業園區。

在以八一廣場太行東西街北部,無論是西北、還是往北越過機場,就逐漸進入傳統的煤焦鐵電化工密集區區無論是長北漳電、漳電還是潞城店上工業園區、襄垣五陽、屯留潞安煤基油都集中在這一片。東北部除除潞城山西化肥廠外,基本沒有什麼工業設施分佈。

但是東部多山,無論東南還是東北,於是在地理上就形成了長治東部的平順、壺關以濁漳河谷地民居古建文化群為內涵和太行山大峽谷為典型的太行山水主題。利用鄭州地處南北方大動脈優勢,和晉城接壤河南的區位優勢開通了與河南兩省間、與晉城兩地間的免費公交以增加與山下的中原的地域上的交往。畢竟,鄭州歷來是長治物流的主要集散地。

在西南部,以長子縣和屯留原農業大縣為基礎發展的煤炭行業以及延伸的電力和風能、天然氣新興能源產業,為西南部的發展注入了活力。缺陷就是產業單一,對能源依賴性較大。長臨高速開通,促進了長治與臨汾的交往,使省域最南端運城在空間距離上變近,物流的便利也就意味著晉南和長治交流更加頻繁。

對於長治西北的沁源和緊挨著沁縣的來說,這裡連接著山西幾個最熱門旅遊景點,靈石王家大院、介休綿山、祁縣喬家大院、甚至平遙古城,但是交通不便,不要說從人頭攢動的晉中引流,就是從長治地區去以上景點旅遊大巴也是走長太高速從榆社繞了圈。坐守太嶽自然好風光,油松奇景聞天下,一山相連人流卻天壤之別。

長治的路網從南部主城區以輻射狀匯聚於武鄉延伸往太原和從黎城出境於晉中和河北,處於北端外圍的黎城、武鄉缺少直接相接的高等級道路,除非走長邯高速繞行長太高速。這制約著武鄉太行紅色文化對冀中平原影響和輻射。如果說河北太行山高速的開通意味著長治不用再經邯鄲、邢臺直接通過涉縣北上到石家莊成為現實。那麼在北部黎城、武鄉間修建一個高等級道路對長治全流域旅遊來說更是個點睛之筆。

也許,未來的黎霍高速的建成會讓長治北部的黎城、襄垣、沁源直接連接成為現實,改變沁源一下雪就成為孤島的歷史,減輕沁源縣鄉道路交通壓力和物流成本。

回望山西,再看長治(上)

地理上的東山西水,讓長治主城區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盆地,化工和冶金行業都位於這個盆地外圍,北部三垂岡、東部老頂山無形中的隔離,讓主城區成宜居之地。但是本世紀初規劃建設的一座煤礦卻讓城市鄰水而居止步西端,轉向西北。最早修建的水上公園也被廢棄。

回望山西,再看長治(上)

長治主城區以第三產業為主,早年間工業企業基本完成退城入郊,通過騰籠換鳥完成產業轉移。老城區人文景點雖有亮點,但獨木難成林,再加上各縣縣城位置都離主城區近,造成市內旅客過夜留宿有限,都分散在縣域。

在主城區因地制異圍繞王村機場規劃了高新技術開發區起步區,以機場為中心點,合理利用周邊的空間和土地發展產業園區經濟,以避機場對淨空的限制帶來種種制約。雖說有無奈在其中,但更符合潞州區的現狀發展。潞州區東山西採空的地理劣勢,也就意味著長北電廠以南是現今發建設重點,東南部高鐵周圍是未來是發展方向。

煤炭經濟成全了長治,但也嚴重製約了長治未來城市空間發展。即使現在四區設置,也深受煤炭產業掣肘。除南部平原的司馬煤業稍遠以外,西部三元煤業和小常煤業都緊挨著主城區形成的採空,讓城建向西和西南發展成為一種不現實。城建規劃發展不得不利用沿水庫一帶和環機場周圍的存量土地來做文章。

至於上黨區,由於都市效應和煤礦採區,註定了除韓店駐地外,蘇店往北長陵路和快速路兩側的規劃就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和突破,至於屯留區和潞城區似乎財力上的關係有點有心無力,對內只能著重發展本區域的中心,對外依靠市級統一全盤統籌部署和規劃。

回望山西,再看長治(上)
長治本級財政相對不缺錢,財力富餘,年年有結餘。但是資金利用效率不高,存在浪費和重複投資。

在園林、城市水系和道路甚至城市監控等市政建設上尤為明顯。

在當前,位於市中心紫金西路角沿段從紫金西路取直開通後二十年間就沒翻修過,破損的道路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這裡基本保留著二十年前長治的原生態,這是一個骨子的真實的長治。繼續向北前行,八一廣場後原開發區管轄的原封不動的捉馬、改造了半個的化家莊、整村拆遷建設中的小化、徹底轉變為社區的史家莊這四個村莊則展示了在過渡中逐漸變化的長治。

歷經多年終於完成的黑水河河道沿岸的不鏽鋼護欄、大理石護岸讓一路之隔多年一成不變的人民公園相形見慚,人民公園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時代的前進已經與長治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動物種類還是那麼幾種,設施還是那麼簡陋,無論是觀賞度還是舒適度都遠遠落後其他地市。

走在長治主城區,車水馬龍,綠樹成蔭、街頭花園比目皆是,老巷民居點綴其中,商業區的熙攘人流,無不展示著一個小城的活力與澎湃。然而,這一切基本與其他城市大同小異。能體現古城特色的也只有城隍廟和上黨門,但是對於一個歷史底蘊深厚的古城這一切又略顯單薄。作為主城區難以在旅遊市場上形成區域性虹吸效應,匯聚各方人流,致使長治旅遊市場分散,能形成合力的景點品牌寥寥無幾。

回望山西,再看長治(上)

回望山西,再看長治(下)

山西優勢在於煤,而兩山一帶的地形制約又讓交通處於劣勢。然而,發達的現代物流讓入晉拉煤車輛更多,但卻讓本土外運工業產品成本更大,這一點,對於長治對外經濟影響更舉足輕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