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之前,為何英法兩國和德國就對蘇聯很不滿?

sunny__小點


首先,我要先更正你一點,英法或許那時確實對蘇聯有些不滿,而你說德國對蘇聯不滿,那就壓根沒有任何根據。相反,當時的蘇聯和德國,好的就像一對gay一樣,恨不得天天睡在一起,豈有關係不好一說?

我這麼說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德國決定發動戰爭前,十分忌憚蘇聯會在背後捅自己一刀,所以希特勒很重視和蘇聯的關係,希特勒和斯大林還互相給對方慶生,兩國交往甚密,最終雙方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讓希特勒吃了定心丸,才放開手腳對西歐動手。當然,對西歐動手之前,他還和斯大林閃擊了一臉懵逼的波蘭,兩國士兵勝利在波蘭會師,各大報紙都刊登了會師後士兵們相擁慶祝的畫面。瓜分波蘭領土後,德國開始在西歐大殺四方,這也得益於蘇聯在後方提供的大量戰略物資,烏克蘭的小麥牛奶,高加索的石油,以及各種軍用金屬等。德國給錢給科技,蘇聯給物資,給裝備,怎麼能說他們關係不好呢?

至於後來德國想要幹蘇聯,那也是有原因的。西歐基本掃平,英國隔海相望,一時半會也打不下來,下面是自己的小弟意大利,雖然是個廢物,但也可以當個看門的,這一下子就沒有可打的了。狂妄的軍國主義國家就是這樣,一旦戰爭機器運轉起來,它就不可能停息。你說我們德國都這麼強大了,就連世界頂級強國法國也不過彈指一揮間的事,我們憑什麼不能統治世界?(軸心國集團建立的目的就是統治世界)我們為什麼還要花錢花科技買蘇聯的東西?乾脆弄死丫的,他的東西不就都是我的了?所以,當希特勒騰出手來以後,他武斷的錯下判斷,選擇了進攻蘇聯。而這時,蘇聯還把德國當情人一樣對待,雖然也多少有一些防備,但斯大林還是始終不相信昔日好友希特勒會真跟自己鬧掰,於是乎戰爭伊始,德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成百萬計的殲滅和俘虜蘇軍,要不是蘇聯幅員遼闊,再加上嚴寒又來幫了一把,估計斯大林就得去柏林蹲局子去了。

以上都是歷史真實記載的,千真萬確的史實。所以說,蘇德戰爭前他們關係不好,我真心不懂。

另外英法對蘇聯有意見,那是肯定的。因為英法同波蘭是有同盟條約的,蘇德閃擊波蘭,瓜分波蘭領土,這不就是打英法兩國的臉麼?況且蘇聯趁德國肆虐西歐時,斯大林為了建立所謂的緩衝區,不斷對波羅的海各國用兵,早已在國際引起了巨大不滿,所以英法是肯定對蘇聯不太待見的。

縱觀歷史,其實各國之間很難很難有真正的什麼友誼。用丘吉爾的一句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是對國際各國之間關係最好的總結。

而且,通過二戰,更讓我們中國學會了一句話——落後,就要捱打。不管什麼朋友不朋友,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化,只要自己強大了,拳頭硬了,你才會有話語權,你才有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資本,靠誰也不如靠自己。畢竟,有些時候拳頭比嘴皮子講道理更好使一些。

以上純屬個人偏見,不知對與不對,僅供參考吧。





花樣十二里


以前看過一些地攤文,說英法制定計劃要進攻蘇聯,要炸掉巴庫油田,要滅了蘇聯,這個時間是1940年。這個未免有點異想天開了,1940年前幾個月,雖說沒什麼戰事,但是英法還是如坐針氈,畢竟和德國是一個戰爭狀態,當時的英法全力備戰對德國的戰事。至於蘇聯,英法頂多想一下。

蘇德戰爭前,蘇聯和英法確實矛盾重重,1939年,英國法國蘇聯在莫斯科談判,談判內容是,讓蘇聯保障波蘭安全,而蘇聯要求英法保障波羅的海三國的安全。蘇聯提出的是,派蘇軍進入波蘭提供保護,三方針對的就是德國,但是英法拒絕了。而派兵進入波蘭則是一個必要條件,沒有軍隊的介入,光憑几個人在那說兩句,根本就沒法保護。

蘇聯眼中,是兩大帝國主義矛盾不可調和,而納粹德國最具威脅。蘇聯提倡建立反法西斯戰線,英法一概不同意。而英法對於蘇聯的警覺則高過了對德國的警覺。而英法既想讓蘇聯保護波蘭,又不想讓蘇軍進入波蘭,這種只有政治協定而沒有軍事協定的聯盟根本就沒什麼意義。

蘇聯制定的條件其實是很符合反法西斯戰線所需的條件的,蘇聯也確實很清楚德國的威脅,這點美國人也是承認的。而英法卻只顧自己利益,對蘇聯的要求各種反對。這場四五個月的談判,最終還是以破產告終。

與此同時,德國人向蘇聯拋出了橄欖枝,蘇聯和德國簽訂了條約。隨後德國人就發動了襲擊,突襲波蘭,而後蘇聯也跟著派兵進入波蘭。這個時候,英法坐不住了。

英法禍水東引的策略基本破產,英法能看蘇聯順眼才怪。不過,國與國之間的事情,只能是利益為重。而後蘇德戰爭爆發,英國還是一樣要援助蘇聯,目的並不是幫蘇聯,主要目的是不能讓德國得逞。

英國,說實話,就是歐洲的一根攪屎棍,英國和歐洲從來都不是一德一心。


軍武文齋


1941年慘烈的蘇德戰爭爆發,德國先是高歌猛蘇聯採用“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策略,讓德國人感受蘇聯的冬天和炮火有多猛烈?德國打蘇聯可以理解,為什麼英法和蘇聯這個名義上的盟軍也不對付呢?看看不夠全面的原因有哪些吧?



一、蘇俄政權和英法政權屬於對立面

1917年沙俄一聲槍響,十月革命爆發俄國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建立了當時世界上第一個並且唯一一個蘇維埃政權。並提出解放殖民地和號召世界無產階級武裝奪取政權。這可讓擁有很多殖民地的英國法國慌了,而且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起來的英國和法國,擁有著龐大的工人階級,並且蘇聯並不是口頭宣傳而是用行動支持各國革命。對於動搖自己國家根本的蘇聯,資本主義國家英法自然恨得牙癢癢。



二、蘇聯國土遼闊實力雄厚

在腐朽的沙俄時代俄國都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而比沙俄英明的蘇聯政權實力更加不得了。沙俄時代由於工業和經濟落後以及統治階級腐敗,導致一戰沙俄表現不佳。而俄國蘇維埃建立後,對外打退國干涉勢力,對內鐵血鎮壓國內叛亂。之後悶聲發展工業幾個五年計劃下來,蘇聯國家實力迅速提升。



三、蘇聯成立後的經濟政策損害英法利益

蘇維埃政權建立之前的俄國,向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借了很多外債,而蘇俄成立後直接不承認欠外債的事情。另外把蘇聯國家裡的所有外國公司收歸國有,實行計劃經濟使得市場經濟的英法在蘇聯沒了公司還進入不了蘇聯市場。兩種社會性質,導致他們必定相互仇視!



四、蘇聯和德國到處劃分其他國家。

蘇聯政府當時的名聲並不好,不斷輸出革命,不斷蠶食周邊小國,壯大自己的國土面積。另外面對英法的封鎖,蘇聯和德國走得很近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蘇聯和德國就把波蘭給瓜分了,最讓英國和法國不爽的就是蘇聯動了芬蘭。要不是蘇聯在芬蘭吃了打虧,讓德國看到蘇聯不強大的假像,恐怕德國也不會那麼快和蘇聯鬧翻。結果讓自己東西兩線開戰,蘇聯憑藉這些年的發展把德國給打殘了。




木秀於林風必吹之,蘇聯的政權性質,經濟政策,等等和英法不同必然會引發衝突,英法不甘心被自己壓著的國家崛起,可是二戰結束蘇聯成了歐洲最強,英法沒落要不是拉著美國建立北約抗衡蘇聯,恐怕!!


闕魚肥


直接原因有很多,我認為主要是蘇芬戰爭和蘇聯出兵波蘭。

根本原因,當時的國際大趨勢仍然是反共產主義為主,對法西斯主義還沒那麼反感。當時的一票歐美國家都是很怕共產黨的,也很怕蘇聯,如果當時能讓他們選擇是讓蘇聯和德國中的一個立刻亡國,他們一定會選蘇聯!這也是為什麼以張伯倫為首的一眾奉行綏靖政策的英法政客們會默許德國攻打波蘭,就是因為他們被希特勒忽悠了,希特勒成功讓他們相信自己只想要布爾什維克主義滅亡,只想往東打。可見英法美是有多想讓蘇聯垮掉,即使會讓德國變強也在所不辭。根本原因就是蘇共執政!

再說點個人想法,如果德國當時堅持一路往東打,打完波蘭打蘇聯,那德國基本不會輸掉二戰,將會變的更加強大。德國自己已經非常強大,而如果他親英法美,打蘇,那他一定能獲得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的大量支持,你想想美國給蘇聯援助了多少東西,斯大林都說沒有美國的援助不可能贏!要是把這些都援助給本就工業實力雄厚的德國,那德國不知道要變強多少!!!(當然前提是小日本別打珍珠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