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張桃芳,朝鮮戰場上令美軍聞風喪膽的狙擊兵王

今天狼君給大家講述的歷史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的狙擊之王——張桃芳。他出生在江蘇省興化市,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為志願軍第二十四軍七十二師第二一四團八連的一名戰士。

歷史人物——張桃芳,朝鮮戰場上令美軍聞風喪膽的狙擊兵王

晚年張桃芳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張桃芳參與了著名的“冷槍冷泡運動”,在上甘嶺戰場上,張桃芳用三個月的時間,以442發子彈,斃敵214人,在世界狙擊手排行榜上名列第八。要知道,當時的志願軍狙擊手使用不是專業狙擊步槍,而且沒有配備光學瞄準鏡,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機瞄”,並且最遠狙殺達到了800米。

可能有些人覺得數字會有水分,這裡我要告訴大家,在當時志願軍狙擊手戰果確定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狙擊小組通常兩人一組,一人負責狙擊。而因為當時的通訊技術達不到要求,小組的另一人是不具備觀察手的能力的,所以另一人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確定戰果。要求被擊中的目標十五分鐘後沒有任何反應才計入戰果。

歷史人物——張桃芳,朝鮮戰場上令美軍聞風喪膽的狙擊兵王

朝鮮戰場上的張桃芳

因為張桃芳所在的四人狙擊小組給對面美軍陣地的造成了極大壓力,是美軍不敢生活做飯,只能吃罐頭,出來解手都不敢,只能將排洩物裝進罐頭盒裡,再從戰壕裡面扔出來。為緩解前線壓力,美軍也調來了狙擊手,也恰巧輪到張桃芳出戰,一場狙擊大戰拉開帷幕。

當時張桃芳按慣例進入狙擊臺,一串機槍子彈就貼著他的頭皮飛過,張桃芳腦袋一縮,趴在了交通壕裡,而敵人也錯過唯一一次能夠狙殺張桃芳的機會。張桃芳夠著槍揹帶,把自己的“水連珠”拿了過來。(當時為了方便狙擊手出入陣地,槍是一直放在陣地上的)張桃芳用槍托頂起一個鋼盔露出交通壕,想引誘對方開槍,但對方並未射擊,顯然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狙擊手。

歷史人物——張桃芳,朝鮮戰場上令美軍聞風喪膽的狙擊兵王

M1944式莫辛-納甘騎步槍

張桃芳無奈只得收回鋼盔,在交通壕裡匍匐前進,然後猛地躥了出去,對面狙擊手也立即開槍,子彈追著張桃芳走。張桃芳佯裝中彈,摔進了另一掩體裡。張桃芳利用對手被矇蔽的間歇,尋找起了對手。當發現對手正準備射擊時,對手也發現了他,躲過了張桃芳的子彈,並隨即開火還擊。張桃芳因為是單發步槍,無法快速步槍,被對方的持續火力壓制在了掩體後面。

正當張桃芳一籌莫展之時,他發現美軍狙擊手似乎判斷錯了他的位置,在左側射擊的時間比較多,張桃芳便決定利用他這個漏洞進行反擊。他隱蔽移動到掩體右側,在美軍狙擊手射擊完右側調轉槍口向左側的時候,他猛地站起身來,並瞬間擊發。美軍狙擊手發現他的時候為時已晚,就一個零點幾秒的反應時間,張桃芳的子彈就從美軍狙擊手的頭中穿過。

歷史人物——張桃芳,朝鮮戰場上令美軍聞風喪膽的狙擊兵王

美軍早就將重機槍在狙擊戰中應用

張桃芳在朝鮮戰場上創造了單人殺敵人數的最高紀錄,因此榮獲志願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勳章。戰後,張桃芳被調離原部隊,在198名戰士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的入選人,成長為我國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

2007年10月29日,張桃芳在濰坊軍分區第一干休所逝世,享年76歲。

歷史人物——張桃芳,朝鮮戰場上令美軍聞風喪膽的狙擊兵王

青年張桃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