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戰場不堪用 金牌等於零

軍人生來為戰勝。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訓練尖子的支撐作用不可或缺。

訓練尖子是訓練場上的標杆樣板,是比武賽場上摘金奪銀的種子選手,更是掌握過硬殺敵本領的拔尖人才。訓練尖子憑著自身優秀的軍事素質和看家本領,在各類競技場上一展英姿,成為一支部隊的名片。近幾年,我軍選手在國際賽場屢屢摘金,為國家和軍隊贏得了榮譽。

賽場上需要訓練尖子,戰場上更需要打仗能力。曾立下赫赫戰功的傳奇狙擊手張桃芳,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用手中的水連珠步槍,在32天內以436發子彈擊斃了214名敵人!幾乎達到了兩發子彈就擊斃一個敵人的殺傷率,創造了中國軍人在抗美援朝中狙擊殺敵的最高紀錄。可以想見,像張桃芳這樣的戰場尖兵多一點,未來戰場上的勝算就會多一些。

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昔日,訓練尖子在賽場能奪冠,但上了戰場不一定能殺敵。從賽場尖子到戰場尖刀,中間還隔著個“實戰檢驗”。和平時期,雖然我們遠離戰火硝煙,但世界並不太平。賽場摘金奪銀再多,上了戰場如果不能發揮作用,那練的本領終究還是假把式,做的只能是無用功。

仗怎麼打,兵怎麼練。要在實戰化訓練中不斷磨礪官兵,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錘鍊過硬本領。結合實戰化條件下的練兵備戰,讓訓練尖子適應實戰環境,讓賽場與戰場對接,讓訓練尖子既要成為賽場的主角,更要成為戰場的鋼刀利刃。

實踐證明:哪個單位重視在實戰化訓練中發揮尖子作用,哪個單位的實戰化訓練工作效益就高;哪個單位不重視抓尖子,尖子不尖,尖子不多,哪個單位訓練就死氣沉沉,工作就平平沓沓。

戰場不堪用,金牌等於零。廣大官兵們一定要牢記習主席訓令,大力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把“手中活”練成“必殺技”,緊跟“新轉型”練出“新本事”, 將賽場練就的本領儘快投入到部隊的練兵實踐中,加快實現了從“參賽選手”到“實戰能手”的轉變,努力把自己鍛造成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尖兵。

战场不堪用 金牌等于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