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楓:區塊鏈金融業目前“廣種薄收” 需規範標準、深度開發

【互鏈脈搏訊】在4月10日舉行的2019中國國際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大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巡視員李曉楓以“區塊鏈金融業應用概況與分析”為主題進行了相關演講。互鏈脈搏作為官方支持媒體參與並報道本次會議。

李曉楓:區塊鏈金融業目前“廣種薄收” 需規範標準、深度開發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統計:在調查的34個機構中,有24家機構開展區塊鏈項目,共有區塊鏈項目45個。主要是聯盟鏈與私有鏈,其中聯盟鏈有39個,私有鏈有6個”,李曉楓首先給出了一組數據,並分別從應用現狀、建設模式、項目依託、場景分佈、場景特點等幾方面解讀金融機構目前的區塊鏈應用狀況。李曉峰總結,目前的應用情況實際上是“廣種薄收”,還需再進行深度的開發。

李曉峰提出目前區塊鏈金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首先是技術層面,技術尚不成熟,擴展性問題非常突出;性能、隱私保護、數據安全、跨鏈設計不同賬本之間信息交互等方面存在重大技術障礙。其次是管理協調層面,不同市場主體參與方存在利益協調問題。同時還有標準層面,在API、網絡安全、數據隱私保護、跨鏈不同賬本信息互操作等方面尚缺乏標準。

“區塊鏈金融業是典型的技術與應用相結合的案例驅動,目前已進入技術結合應用、案例驅動階段,但尚未完成其餘階段”,指出問題的同時,李曉楓還提出了現階段的發展建議:規範區塊鏈技術,推進標準化評測;下一步統籌行業深化試點應用,組織技術攻關,加快明確監管框架;重視自主可控,出臺配套產業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