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家俬2018年營收下滑 債務高企賣“子”償債

本報記者 鄭炳巽 童海華 廣州報道

近日,皇朝家俬控股有限公司(1198.HK,以下簡稱“皇朝家俬”)發佈了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皇朝家俬全年實現營收8.34億港元,同比下降1.74%,實現淨利潤6645.5萬港元,同比增長19.22%。

皇朝家俬作為曾經中國產銷量最大的板式傢俱生產企業,卻在2012年開始遭遇業績大滑坡,連續四年出現鉅額虧損。經過一系列調整,皇朝家俬於2016年開始扭虧為盈,但是其負債總額卻逼近8.5億港元,負債率高達35.47%。為降低債務,皇朝家俬於2018年將旗下兩家全資企業賣出。

據瞭解,近年來,皇朝家俬相繼制定新的發展規劃,推出新產品、完善銷售渠道、嘗試全屋定製,以增加收入,並且於2018年底擬與科學城進行戰略合作,以盤活旗下土地資源,但是皇朝家俬與科學城約定的排他期已過,二者的合作仍未取得實際結果。

營收下降

3月28日晚間,皇朝家俬發佈了2018年年報。2018年,皇朝家俬營業總收入8.34億港元,同比減少1.74%,淨利潤達6645.5萬港元,同比增加19.22%。

皇朝家俬在報告中指出,收入下降在於中國經濟相對疲弱與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影響所致。而淨利潤上升,則緣於其進軍中高端市場,對若干產品價格進行調升並相應降低各項開支費用有關。

2018年皇朝家俬削減宣傳及推廣費用,銷售與分銷成本直接減少19.2%至8520萬港元,行政開支減少0.1%至8940萬港元,融資成本減少1.3%至2200萬港元。另一方面,皇朝家俬推出了多個新產品,進軍中高端市場調升產品價格,2018年整體毛利率增加2.6個百分點至32.0%。

針對皇朝家俬營收下降而淨利潤增長的情況,中國家居建材裝飾協會秘書長鬍中信認為,“這極有可能由於企業將虧本的業務砍掉,成本減少了利潤自然就上來了,並不是因為企業整體的盈利能力上升。而這也是目前傢俱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

據瞭解,皇朝家俬成立於1994年,於2002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成為內地家居行業第一家香港上市公司。

然而,《中國經營報》此前曾報道過其業績出現連年虧損情況。2012至2015年皇朝家俬虧損金額分別為2.25億港元、4.7億港元、1.63億港元、1.12億港元。

胡中信指出,“一方面是定製行業的崛起導致傳統傢俱企業市場空間縮小,另一方面在於皇朝家俬是一家定位中高端且偏高端的企業,但高端需求的增長速度並沒有跟上。”

為了緩解以上局面,皇朝家俬隨後進行“瘦身行動”,關停部分工廠、出售非核心資產、削減開支,從2016年開始扭虧為盈。

賣“子”償債

為了進一步擴大盈利,皇朝家俬於2017年推出了多個高利潤新產品,著手部署全品類一站式整體家居,滿足消費者對家居消費的個性化追求,同時攜手居然之家加速全國渠道佈局,取得淨利潤5574.1萬港元,同比增長61.6%。

雖然皇朝家俬逐年實現盈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該企業實際上正面臨著高額的債務。根據年報,皇朝家俬2018年非流動性總資產與流動性總資產合計23.91億港元,非流動總負債2.42億港元,流動總負債6.06億港元,負債合計8.48億港元。負債率高達35.47%。

因此,皇朝家俬2018年與2017年一樣,均沒有宣派及派付中期股息和末期股息。並且在2018年年中一口氣出賣、轉讓旗下兩個全資附屬公司及債務用以償債。

2018年7月31日,皇朝家俬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哈爾濱投資”同意向買方Wantai Holdings Limited出售待售股份及目標公司“皇朝哈爾濱投資”所欠的債務B,分別作價1萬港元和4212.20萬港元。另一間接全資公司“萬利寶(廣州)傢俱”作為轉讓人,同意向買方轉讓哈爾濱皇朝所欠的債務A,作價人民幣約9365.42萬元。

其中,債務A指哈爾濱皇朝結欠萬利寶(廣州)傢俱總共9365.42萬元人民幣,債務B指皇朝哈爾濱投資結欠哈爾濱投資總共4212.20萬港元。

據瞭解,皇朝哈爾濱投資擁有哈爾濱皇朝100%股權,哈爾濱皇朝是位於哈爾濱道里區群力新區武威路的金鼎廣場4號樓商業開發項目的擁有人。截至2016年年底與2017年年底,皇朝哈爾濱投資連續兩年虧損人民幣118.2萬元和102.7萬元。

出售與轉讓完成後,皇朝家俬不再持有皇朝哈爾濱投資的任何權益。此次交易,最終為皇朝家俬帶來了33萬港元的收益。

持續求變

《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由於近年來傳統傢俱企業面臨著增長壓力,皇朝家俬在賣“子”償債緩解一部分運營壓力的同時,也不斷從自身出發尋求轉變。

東吳證券2017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傢俱行業已由過去30%~40%的快速發展階段步入10%左右的穩增長的發展階段,一定程度說明了現有傳統模式的企業很難獲得超越行業的表現。”

皇朝家俬曾經作為中國產銷量最大的板式傢俱生產企業之一,在其深耕市場階段,每年有400家左右的新店佈局在三四線城市。東吳證券研報指出,隨著家居市場增速一度放緩,消費者對定製家居的需求逐漸增高,成品家居弊端逐步顯露,作為成品家居的代表性企業皇朝家俬首當其衝。

另一方面,《新快報》曾經報道了皇朝家俬因產品存在甲醛超標、實木造假、售後推卸責任等問題,而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信任危機。

由行業龍頭的位置跌落,再到連年虧損、負債累累的皇朝家俬,不得不加快轉變速度。

2018年,皇朝家俬在保持上一年求變基調的同時,於2018年1月舉行的商務年會上,推出方圓、柏林、Cappuccino、胡桃裡等多款風格的產品,7月份又提出“輕時尚全屋定製”概念,與此同時,皇朝家俬還與方圓地產集團、月星家居集團達成合作。

不過,東吳證券指出,“定製家居是以銷定產,考驗的是從設計,到客戶下單,到中後臺拆單生產,最後運輸上門安裝這一系列的流程管理,成品傢俱企業沒有相關管理經驗,初次試水可能會有管理上的缺陷。”

關於2019年的發展規劃,皇朝家俬將重點放在了進一步拓展一、二線城市市場,推出高性價比產品,優化加盟商網絡,擴展B2B業務及傢俱採購項目,以增加收入來源。

記者還發現,皇朝家俬為盤活土地資源,於2018年11月擬與科學城簽訂《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科學城於城市重建方面的專業才能及經驗將令本集團的土地資源獲得良好的發展前景。”為了此次交易,皇朝家俬與科學城約定了排他期,在2019年3月31日前,皇朝家俬不會向除了科學城以外的第三方發起認購股權或其他業務的邀約。

然而,因為直至第一個排他期結束,雙方仍未達成最終協議,皇朝家俬於4月1日又發佈了備忘錄補充公告,將排他期延長至4月30日。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認為,“延長排他期並沒有問題,但也可能反映了兩者之間就合作存在爭議與分歧。如果分歧順利解決,並不影響最後在一起,如果分歧太大,也不排除最終分手的可能性。”

記者就皇朝家俬2018年業績表現與和科學城合作等方面情況,向皇朝家俬執行董事謝錦鵬提出採訪,截至發稿未獲對方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